【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将多束激光合成为一束是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的重要方法,其思路在于将多路高光束质量的子激光进行合成,最终实现高光束质量、高功率输出,其主要实现方式包括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非相干合成各子激光器单元可以独立调节而无需对其相位、偏振态等参数进行控制,即可实现非相干的功率定标放大,因此拥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其中,光谱合成技术作为典型的非相干合成技术,是利用光谱合成器件(如:光栅、棱镜等)实现空间上分布排列的不同波长的子激光束进行共线合成,由于光谱合成不需对各子激光的相位、偏振、以及振幅进行控制就能实现合成光束在远场和近场保持较好的重叠,光束质量不随合成单元数目而改变,能够在实现高功率的同时达到高光束质量的目的,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光谱合成的主流方案为密排布光纤激光器通过多层介质膜(MLD)的光栅光谱合成,该方案以密排布的不同中心波长但波长接近的光纤激光器作为子激光输入,多层介质膜(MLD)光栅作为光谱合成器件。但是,在合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种子激光源(1)、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光束光学变换模块(4)和衍射光学元件(5);其中,所述种子激光源(1)包含多个子激光源(1‑1、1‑2、…1‑n),所述多个子激光源(1‑1、1‑2、…1‑n)出射的激光束的波长接近但不相同;所述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包括多个光束对准耦合头(2‑1、2‑2、…2‑n),多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2‑1、2‑2、…2‑n)在空间上成阵列分布;多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与多个所述子激光源的出射口一一对应连接,以使所述多个子激光源(1‑1、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种子激光源(1)、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光束光学变换模块(4)和衍射光学元件(5);其中,所述种子激光源(1)包含多个子激光源(1-1、1-2、…1-n),所述多个子激光源(1-1、1-2、…1-n)出射的激光束的波长接近但不相同;所述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包括多个光束对准耦合头(2-1、2-2、…2-n),多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2-1、2-2、…2-n)在空间上成阵列分布;多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与多个所述子激光源的出射口一一对应连接,以使所述多个子激光源(1-1、1-2、…1-n)出射的每种激光束通过所述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耦合准直后,以密集阵列分布的多个独立子孔径的形式平行输入到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中;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对输入其内的每束种子激光束进行功率放大;所述光束光学变换模块(4)将从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出射的多束激光束进行光学变换,使其入射到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表面;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设置在所述光束光学变换模块(4)的焦平面处,将经由所述光束光学变换模块(4)入射的多束激光束进行非相干光谱合成,实现高功率激光的共孔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指向调节单元;所述指向调节单元与多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2-1、2-2、…2-n)连接;所述指向调节单元根据经过所述板条激光增益模块(3)后的每束激光束在板条宽度方向的倾斜像差,分别对所述光束耦合对准模块(2)中每个所述光束对准耦合头的指向调节,以减小每个子激光束在板条宽度方向的倾斜像差,优选的,所述指向调节单元可通过半主动调节V型槽中的光束对准耦合头和点胶固定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光束对准耦合头下方的转动平移台来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孔径板条放大激光非相干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军,杨晶,韩琳,彭钦军,许祖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