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59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涉及隧道电缆槽浇筑技术领域,包括左右对称式的框架车体、设于框架车体左右侧的结构相同的支模机构、设于框架车体上的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支模机构包括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支撑主杆、并排连接支撑主杆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吊杆、设于吊杆下端的第一油缸、连接于第一油缸推顶端的模板,所述模板为电缆槽模板或挡边模板,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用于推顶定位挡边模板的推顶方向水平的第二油缸。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支模定位不准确,不牢固,反复拆装模效率低下,不能连接快速浇筑的技术问题。

Formwork car for tunnel cable tren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mwork car for tunnel cable trench,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nnel cable trench casting, including a symmetrical frame car body, a formwork supporting mechanism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ame car body, a walking wheel along the track on the frame car body, and the formwork suppor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upport main rod which can move horizontally and a support main rod which is connected side by side.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suspenders, a first cylinder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spender, and a template connected to the pushing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are provided. The template is a cable groove template or a baffle template, and a second cylinder at the pushing direction level for pushing and positioning the baffle template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frame body.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uch as inaccurate positioning, unstable, inefficient repeated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moulds, and unable to connect with rapid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
本技术涉及隧道电缆槽浇筑
,特别是一种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
技术介绍
在对穿山隧道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在隧道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并且设置电缆槽,也就是在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预留长条状的电缆槽用于铺设隧道电缆,但是在以往施工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力进行模板的支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定位不准确,浇筑完一段之后还得将模板进行拆卸,然后浇筑下一段,又要重新支设,不能连续快速浇筑,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支模定位不准确,不牢固,反复拆装模效率低下,不能连接快速浇筑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包括左右对称式的框架车体、设于框架车体左右侧的结构相同的支模机构、设于框架车体上的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支模机构包括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支撑主杆、并排连接支撑主杆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吊杆、设于吊杆下端的第一油缸、连接于第一油缸推顶端的模板,所述模板为电缆槽模板或挡边模板,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用于推顶定位挡边模板的推顶方向水平的第二油缸。优选的,所述框架车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架板、连接于主架板两侧的竖向设置的侧架板、分别连接主架板和侧架板的加强斜板,所述行走轮设于侧架板的底端。优选的,所述加强斜板与侧架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杆。优选的,所述支撑主杆滑动设于连接在框架车体的套管内,所述支撑主杆借助于设在框架车体上的第三油缸运动。优选的,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一端转动连接框架车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主杆开放端的伸缩杆。优选的,所述挡边模板连接于最内侧的靠近框架车体的第一油缸上,所述电缆槽模板连接于外侧的多个第一油缸上。优选的,所述挡边模板为板状结构,所述电缆槽模板由两个侧板和底板组成,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和侧板的衔接处为弧形,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的空隙还设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油缸的推顶端与两个侧板之间通过用于驱动两侧板相对底板转动的调节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第一油缸推顶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杆的一端,两个所述的第一杆另一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侧板内壁,在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推顶气缸,所述推顶气缸的推顶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杆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两侧的转轴,所述行走轮借助于驱动电机运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套在外杆内的与外杆滑动设置的内杆。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上端与支撑主杆转动连接,所述吊杆下端与第一油缸转动连接,所述挡边模板与所述第一油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推顶端与挡边模板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吊杆和第一油缸以及可移动的支撑主杆三者相配合的形式,能够准确的对电缆槽模板和挡边模板进行定位,定位准确且牢固,并且无需反复的拆装,在浇筑形成之后,模板直接进行提升即可取下,然后通过行走轮移动至下一段,然后降下重新回到支设部位,实现了连续快速的浇筑过程,大大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节机构和电缆槽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架车体,2、行走轮,3、支撑主杆,4、吊杆,5、第一油缸,6、电缆槽模板,7、挡边模板,8、第二油缸,9、主架板,10、侧架板,11、加强斜板,12、套管,13、第三油缸,14、伸缩杆,15、侧板,16、底板,17、密封条,18、固定座,19、第一杆,20、第二杆,21、连接座,22、推顶气缸,23、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包括左右对称式的框架车体1、设于框架车体1左右侧的结构相同的支模机构、设于框架车体1上的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2,所述支模机构包括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支撑主杆3、并排连接支撑主杆3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吊杆4、设于吊杆4下端的第一油缸5、连接于第一油缸5推顶端的模板,所述模板为电缆槽模板6或挡边模板7,在所述框架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推顶定位挡边模板7的推顶方向水平的第二油缸8。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吊杆4和第一油缸5以及可移动的支撑主杆3三者相配合的形式,能够准确的对电缆槽模板6和挡边模板7进行定位,定位准确且牢固,并且无需反复的拆装,在浇筑形成之后,模板直接进行提升即可取下,然后通过行走轮2移动至下一段,然后降下重新回到支设部位,实现了连续快速的浇筑过程,大大提高了效率,支撑主杆3在水平方向移动,调节模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一油缸5在竖直方向推顶,调节模板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实现了准确调节,当电缆槽模板6和挡边模板7的位置均定位好之后,开始往挡边模板7和拱璧之间的空档内浇筑混凝土,当然浇筑段的前端和后端也设置了前后模板用于封堵混凝土外流和封堵电缆槽模板6的两端面,前后模板不属于本模板车上的结构,只是配合本模板车使用,浇筑时电缆槽模板6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凝固后会形成电缆槽,可根据电缆槽的形状制定电缆槽模板6的形状,由于挡边模板7会受到混凝土较大的挤压力,所以还设置了第二油缸8用于稳固挡边模板7。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所述框架车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架板9、连接于主架板9两侧的竖向设置的侧架板10、分别连接主架板9和侧架板10的加强斜板11,所述行走轮2设于侧架板10的底端。本实施方式提供了框架车体1的具体架构,该结构具有稳定性好,造价成本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隧道。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为了进一步的加强稳定性,所述加强斜板与侧架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杆。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主杆3滑动设于连接在框架车体1的套管12内,所述支撑主杆3借助于设在框架车体1上的第三油缸13运动。本实施方式中的套管12为支撑主杆3的滑动提供了导向的作用,支撑主杆3可以在套管12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确保了水平移动,而且通过第三油缸13的推动,为支撑主杆3的移动提供了动力。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2,在所述框架车体1上还设有一端转动连接框架车体1、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主杆3开放端的伸缩杆14。本实施方式中的伸缩杆14位于支撑主杆3的上方,为支撑主杆3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导向和支撑的作用,稳定支撑主杆3,防止支撑主杆3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差。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2,挡边模板7连接于最内侧的靠近框架车体1的第一油缸5上,所述电缆槽模板6连接于外侧的多个第一油缸5上。本实施方式中,挡边模板7设置在最内侧,目的是为了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阻挡,而其它第一油缸5上则设置电缆槽模板6,其作用是深入浇筑混凝土的空档内,占用一定的空间,预留电缆槽的位置。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挡边模板7为板状结构,所述电缆槽模板6由两个侧板15和底板16组成,所述侧板15与底板1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6和侧板15的衔接处为弧形,所述底板16和侧板15之间的空隙还设有密封条17,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式的框架车体、设于框架车体左右侧的结构相同的支模机构、设于框架车体上的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支模机构包括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支撑主杆、并排连接支撑主杆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吊杆、设于吊杆下端的第一油缸、连接于第一油缸推顶端的模板,所述模板为电缆槽模板或挡边模板,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用于推顶定位挡边模板的推顶方向水平的第二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式的框架车体、设于框架车体左右侧的结构相同的支模机构、设于框架车体上的沿轨道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支模机构包括可沿水平向移动的支撑主杆、并排连接支撑主杆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吊杆、设于吊杆下端的第一油缸、连接于第一油缸推顶端的模板,所述模板为电缆槽模板或挡边模板,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用于推顶定位挡边模板的推顶方向水平的第二油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车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架板、连接于主架板两侧的竖向设置的侧架板、分别连接主架板和侧架板的加强斜板,所述行走轮设于侧架板的底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斜板与侧架板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滑动设于连接在框架车体的套管内,所述支撑主杆借助于设在框架车体上的第三油缸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车体上还设有一端转动连接框架车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撑主杆开放端的伸缩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沟用模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模板连接于最内侧的靠近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明曹松俊徐君诚张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