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汉雄专利>正文

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5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包括两条滑杆,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安装在包体的后背部,当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由于包体的重力作用,会使上托板和下托板发生相对运动,气囊式气压泵内的空气受压而产生反压现象并达到避震功效,使人在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背包的不同重力的压迫;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
,特.指一种背包的气压避 震装置。技术背景由于背包及书包产品使用十分普及,使得大部份人只顾及产品外 观而往往忽视了背包结构上的实际功能及保护性的重要。相信一般学 生或旅游人士也有相同经历,每当安排日常活动如上学所须携带的书 本习作或安排旅游出发前的行李时,往往他们也只考虑到所须携带物 品的需要性,于是不断把书包及背包填满而巳,但却忽略了本身体能 及身体能否应付这些超出负荷的装备,当身体长期承受沉重压力可能 导致身体各部位的劳损,包括手与腕部、肩膀、颈部及背部,若不加 改善更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而一般传统书包及背包的结构及功能 上,并没有相关之设计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及有效率的产P叩o为了减轻背包负重给人带来的损害,有人卖用新型在背部设置缓. 冲装置,例如在背包后背装设气垫,但缓冲装置是固定在背包上的, 当背包破烂时,缓冲装置也随之报废,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两条 滑杆,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 至少一个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 托板连接。 '所述的上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下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有 一肩带与下托板连接。所述的下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上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上 托板向上成型有上卡板,下托板向下成型有下卡板。所述的气囊式气压泵为四个。两滑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固定在包体后背部, 当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由于包体的重力作用,会使上托板和下' 托板发生相对运动,气囊式气压泵内的空气受压而产生反压现象并达 到避震功效,使人在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背包的不同重 力的压迫;而且,本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 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其包括两条滑杆2, 两滑杆2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7,两滑杆2上部固定有上托板3,下 部活动套接有下托板4,上托板3和下托板4之间设置有四个气囊式 气压泵5,气囊式气压泵5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3和下托板4连 接,有一肩带6与下托板4连接,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包体l的后 背部,当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包体l由于自身重量会通过肩带 6使下托板4向上移动,下托板4向上移动时,气囊式气压泵5受压 縮,从而达到避震的作用。见图2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与实滩例1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上托板3是活动套接在两滑杆2上的,而下托板4则 固定在两滑杆2上,且,上托板3向上成型有上卡板31,下托板4 向下成型有下卡板41,应用本实施时,只要在包体l的后背部的上 部缝制一开口向下的上口袋ll,在下部缝制一开口向上的上口袋12, 上托板3的上卡板31卡入上口袋11中,下托板4的下卡板41卡入 下口袋12中,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包体l由于自身重量会通 过上口袋11使上托板3向下移动,上托板3向下移动时,气囊式气 压泵5受压縮,从而达到避震的作用。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安装在不 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 性化需求。当然,以上所述之实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 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 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 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包括两条滑杆,其特征在于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上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下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有 一肩带与下托板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下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上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上 托板向上成型有上卡板,下托板向下成型有下卡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压避震装置的背包,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气囊式气压泵为四个。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压避震装置的背包,其特征在 于两滑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
,特指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包括两条滑杆,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包体的后背部,当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由于包体的重力作用,会使上托板和下托板发生相对运动,气囊式气压泵内的空气受压而产生反压现象并达到避震功效,使人在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不会感觉到背包的不同重力的压迫;而且,本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文档编号A45F3/04GK201079122SQ20072005725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林汉雄 申请人:林汉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包的气压避震装置,包括两条滑杆,其特征在于: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汉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