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汉雄专利>正文

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5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其包括两条滑杆、肩部气垫和背部气垫,其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肩部气垫连通,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背部气垫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不同负重情况而自动调整气垫内的充气量,从而达到智能式自动调节肩部气垫及背部气垫内的充气量,实现护脊及减压的功效,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
,特指一种背包的智能自 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技术背景由于背包及书包产品使用十分普及,使得大部份人只顾及产品外. 观而往往忽视了背包结构上的实际功能及保护性的重要。相信一般学 生或旅游人士也有相同经历,每当安排日常活动如上学所须携带的书 本习作或安排旅游出发前的行李时,往往他们也只考虑到所须携带物 品的需要性,于是不断把书包及背包填满而巳,但却忽略了本身体能 及身体能否应付这些超出负荷的装备,当身体长期承受沉重压力可能 导致身体各部位的劳损,包括手与腕部、肩膀、颈部及背部,若不加 改善更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而一般传统书包及背包的结构及功能 上,并没有相关之设计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及有效率的产叩o为了减轻背包负重给人带来的损害,有人技术在背部设置缓 冲装置,例如在背包后背装设气垫,但缓冲装置是固定在背包上的, 当背包破烂时,缓冲装置也随之报废,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背 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两条 滑杆、肩部气垫和背部气垫,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 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 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 与肩部气垫连通,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背部气垫连通。所述的上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下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有 一肩带与下托板连接。所述的下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上托板活动套接在两滑杆上,上 托板向上成型有上卡板,下托板向下成型有下卡板。所述的一组气囊式气压泵包含两个气囊式气压泵。两滑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固定在包体后背部, 当人负重登山或行走过程中,由于包体的重力作用,会使上托板和下 托板发生相对运动,当背包负重向下压时,气囊式气压泵内的空气受 压而把空气从排气管直接充入肩部气垫及背部气垫内,因此,可以根 据不同负重情况而自动调整气垫内的充气量,从而达到智能式自动调 节肩部气垫及背部气垫内的充气量,实现护脊及减压的功效;;而且, 本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 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其包括两条滑杆4、 肩部气垫2和背部气垫3,两滑杆2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11,两滑 杆4上部固定有上托板5,下部活动套接有下托板6,上托板5和下 托板6之间设置有两组气囊式气压泵7,每组气囊式气压泵包含两个 气囊式气压泵7,气囊式气压泵7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5和下托 板6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7通过排气管8与肩部气垫2连通, 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7通过排气管9与背部气垫3连通,有一肩 带10与下托板6连接,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包体l的后背部,当 背包负重向下压时,包体1由于自身重量会通过肩带10使下托板6 向上移动,下托板5向上移动时,气囊式气压泵7内的空气受压而把 空气从排气管8、 9直接充入肩部气垫2及背部气垫3内,因此,可 以根据不同负重情况而自动调整气垫内的充气量,从而达到智能式自. 动调节肩部气垫2及背部气垫3内的充气量。见图3所示,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上托板5是活动套接在两滑杆4上的,而下托板6则 固定在两滑杆4上,且,上托板5向上成型有上卡板51,下托板6 向下成型有下卡板61,应用本实施时,只要在包体1的后背部的上 部缝制一开口向下的上口袋101,在下部缝制一开口向上的上口袋102,上托板5的上卡板51卡入上口袋101中,下托板6的下卡 板61卡入下口袋102中,当背包负重向下压时,包体l由于自身重 量会通过上口袋101使上托板5向下移动,上托板5向下移动时,气 囊式气压泵7内的空气受压而把空气从排气管8、 9直接充入肩部气 垫2及背部气垫3内。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 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以上所述之实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 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 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 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包括两条滑杆、肩部气垫和背部气垫,其特征在于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肩部气垫连通,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背部气垫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下托板活动 套接在两滑杆上,有一肩带与下托板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 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托板固定在两滑杆上,上托板活动 套接在两滑杆上,上托板向上成型有上卡板,下托板向下成型有下卡. 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 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气囊式气压泵包含两个气囊式气 压泵。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 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滑杆之间还设有一横架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背包、旅行包
,特指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其包括两条滑杆、肩部气垫和背部气垫,其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肩部气垫连通,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背部气垫连通,本技术根据不同负重情况而自动调整气垫内的充气量,从而达到智能式自动调节肩部气垫及背部气垫内的充气量,实现护脊及减压的功效,而且,本技术可以安装在不同款式的背包上,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换,更换方便,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文档编号A45F3/04GK201079121SQ20072005725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林汉雄 申请人:林汉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包的智能自动调节充气气垫及减压装置,包括两条滑杆、肩部气垫和背部气垫,其特征在于:两滑杆上套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气囊式气压泵,气囊式气压泵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连接,其中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肩部气垫连通,另一组气囊式气压泵通过排气管与背部气垫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汉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汉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