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4
后门结构包括:铰链,被提供在后门的上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将后门固定为相对于车身是可旋转的;锁定部,被提供在车身上且位于开口部的下端处;闩锁机构主体,被提供在后门的下端部处,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被锁定到锁定部而将后门锁定在关闭状态;以及加强板,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加强板上,并且该加强板被配置为固定到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在该结构中,在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处形成开口,加强板包括被插入到开口中并从由内面板和外面板包围的后门的内部空间向外凸伸的凹入部以及能够接合到内部面板的接合部,并且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凹入部的底表面上并且倾斜,使得从底面的支撑部的凸伸量随着从内部面板一侧向外面板一侧移动而变小。

Back do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门结构
本公开涉及被提供在车辆中的后门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后车门(后门)中,后车门的一端经由铰链部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用于将后车门锁定到车身侧的锁定机构安装在与铰链部相对的端部上。锁定机构被配置为闩锁机构主体,该闩锁机构主体例如包括提供在车身侧上的锁扣和提供在后车门侧上并且被锁定到锁扣(striker)的闩锁构件(爪部)。PTL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包括被锁定到锁扣的闩锁构件的闩锁机构主体通过加强板被安装在构成后车门内壁的内部面板上。PTL1:JP-A-2010-070115在PTL1中,闩锁机构主体经由基部(座椅表面)安装在加强板上。提供在闩锁机构主体处的闩锁构件被设置在与连接后车门的铰接点和锁扣的线(以下称为“中心线”)正交的方向上。另一方面,由于提供有加强板的内部面板的支撑部沿着水平方向或沿着朝向车身前部上升的方向(以下称为“前上方向”)设置,所以也沿着该方向提供座椅表面。然而,在后车门的铰接点处于车身的前侧的车辆中,由于中心线朝向车身前部倾斜,因此当闩锁构件与中心线对齐并在相同方向上倾斜时,在现有闩锁机构主体中,其座椅表面也在朝向车身后部上升的方向上倾斜(以下称为“后上方向”),座椅表面的角度与内部面板的支撑部的角度不匹配。因此,需要以新的方式制造闩锁机构主体,从而导致高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实施例的目的不仅是针对后门的铰接点处于车身前侧的车辆使用现有的锁定机构,而且是为了防止成本增加。(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后门结构(其中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彼此接合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形成在车辆的后端部处的开口部)包括:铰链,其被提供在后门的上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将后门固定为相对于车身是可旋转的;锁定部,被提供在车身上且位于开口部的下端处;闩锁机构主体,其被提供在后门的下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被锁定到锁定部而将后门锁定在关闭状态;以及加强板,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其上,并且该加强板被配置为固定到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其中开口形成在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处,加强板包括:凹入部,其被插入到开口中并从由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包围的后门的内部空间向外凸伸,以及接合部,其能够接合到内部面板,并且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凹入部的底表面上,并且倾斜而使得从底表面的支撑部的凸伸量随着从内部面板的一侧向外部面板的一侧移动而变小。根据上述配置(1),在凹入部被插入到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处形成的开口中的状态下,加强板被安装在内部面板上。由于在其上安装有闩锁机构主体的凹入部的底表面倾斜,使得相对于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凸伸量随着从内部面板一侧向外部面板一侧移动而变小,所以凹入部的底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角可以被设定为大于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角。因此,即使当闩锁机构主体的座椅表面的方向在后上方向上倾斜时,加强板的倾斜也可以与座椅表面的倾斜相匹配,并且不需要以新的方式重新制造现有的闩锁机构主体。因此,即使在后门的铰接点处于车身的前侧的车辆中,也可以使用现有的闩锁机构主体,而不会增加成本。(2):在(1)的后门结构中,内部面板包括支撑部的从车身后侧端部向下延伸的折叠部,接合部包括被形成为以便接合到折叠部的后接合部,底表面与后接合部之间的边界被定位为低于后接合部与除后接合部之外的接合部之间的边界,并且开口延伸到折叠部的一部分。根据上述配置(2),形成在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处的开口延伸到折叠部的一部分。由于底表面与后接合部之间的边界被定位为低于后接合部与除后接合部之外的接合部之间的边界,所以底表面可以包括除后接合部之外的接合部之间的台阶差,使得可以控制加强板和内部面板在车身的纵向上的尺寸。(3):在(1)或(2)的后门结构中,接合部包括后接合部,该后接合部形成为接合到内部面板的比凹入部更处于车身后部的部分,并且在后接合部分和除后接合部分之外的接合部分之间的边界处形成强度降低部。当后门关闭时,后门的下端部(即,折叠部)邻接在被提供在车辆的后端部的开口部的边缘等处的挡雨条上,并且被推到车辆的后部。因此,折叠部以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和折叠部分之间的边界为中心向车辆的后部旋转。此时,当加强板不响应折叠部的移动而移动时,存在内部面板和加强板之间的焊接部可能断裂的风险。根据配置(3),由于强度降低部形成在后接合部和接合部的其他部分之间的边界处,所以加强板可以响应于折叠部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焊接部的断裂。(4):在(1)至(3)中任一项中的后门结构中,接合部包括后接合部,该后接合部形成为接合到内部面板的处于凹入部的车身后部的部分,并且后接合部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设置于与闩锁机构主体重叠的位置处的变形容许部。(5):在(4)的后门结构中,变形容许部包括突出部。当后门关闭时,内部面板接收来自闩锁机构主体的负载,并且通过以从闩锁机构主体在车辆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来增加折叠的内部面板的方向上的力。根据配置(4)和(5),后接合部包括变形容许部,并且因此此时跟随内部面板的运动,从而可以使加强板变形。因此,加强板可以响应于内部面板的移动而移动,并且因此可以防止加强板和内板在彼此接合处的焊接点的断裂。根据一些实施例,即使在后门的铰接点被设置于车身的前侧的车辆中,也可以使用现有的闩锁机构主体,从而防止成本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后门的锁定设备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后门的锁定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闩锁机构主体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加强板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内部面板的透视图;图7中的(A)和(B)是示出根据比较性示例的锁定设备的示意图,图7中的(C)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锁定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8中的(A)是示出根据比较性示例的加强板和内部面板的示意图,图8中的(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加强板和内部面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在实施例中描述或在附图中示出的组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其相对布置等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仅仅是描述的示例。例如,表示相对或绝对布置的描述,诸如“在某个方向”、“沿某个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同轴”等不仅被用来严格地表示这种布置,而且还被用来表示具有一容差的相对位移状态,或者达到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的某个角度和距离。例如,表示“相同”、“相等”和“同质”的对象处于等同状态的描述不仅严格地表示等同的状态,而且表示在获得相同功能的程度上存在一容差或差异的状态。例如,对诸如正方形形状和圆柱形形状的描述不仅表示几何上严格意义上的诸如正方形形状、圆柱形形状等的形状,而且还表示在可以实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括凹入部和突出部、倒角部等的形状。另一方面,“包括”、“装备”、“提供”、“包含”或“具有”一个部件的描述并不排除其他部件的存在。在下文中,表示诸如“前”、“后”、“上”和“下”的方向的描述是在后述后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方向。图1至6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后门结构10。在附图中,箭头“a”指示从车身的后部到其前部的方向,箭头“b”指示其相反方向。在图1中,后门12通过将构成后门12的内壁的内部面板22和构成后门12的外壁的外部面板36接合而形成,并且被提供为用于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门结构,在所述后门结构中,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彼此接合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形成在车辆后端部处的开口部,所述后门结构包括:铰链,被提供在所述后门的上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后门固定为相对于车身是能旋转的;锁定部,被提供在在车身上且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处;闩锁机构主体,被提供在所述后门的下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被锁定到所述锁定部而将所述后门锁定在关闭状态中;以及加强板,所述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且所述加强板被配置为固定到所述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其中,在所述内部面板的所述支撑部处形成有开口,所述加强板包括:凹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开口中并从由所述内部面板和所述外部面板包围的所述后门的内部空间向外凸伸,以及接合部,能够接合到所述内部面板,并且所述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的底表面上并且倾斜,使得由所述底表面的所述支撑部凸伸出的凸伸量随着从所述内部面板一侧向所述外部面板一侧移动而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4 JP 2017-2050241.一种后门结构,在所述后门结构中,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彼此接合并且被配置为打开和关闭形成在车辆后端部处的开口部,所述后门结构包括:铰链,被提供在所述后门的上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后门固定为相对于车身是能旋转的;锁定部,被提供在在车身上且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下端处;闩锁机构主体,被提供在所述后门的下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能够通过被锁定到所述锁定部而将所述后门锁定在关闭状态中;以及加强板,所述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并且所述加强板被配置为固定到所述内部面板的支撑部,其中,在所述内部面板的所述支撑部处形成有开口,所述加强板包括:凹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开口中并从由所述内部面板和所述外部面板包围的所述后门的内部空间向外凸伸,以及接合部,能够接合到所述内部面板,并且所述闩锁机构主体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的底表面上并且倾斜,使得由所述底表面的所述支撑部凸伸出的凸伸量随着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见晃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