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型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72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塑成型设备和成型方法,设备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吹针结构;吹针结构,吹针结构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和炮头;底座固定设置在在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炮头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驱动炮头移动;炮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为:炮头伸入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并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时位于模腔内;第二位置为:炮头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缩回,未在模腔内。通过吹针结构内的炮头伸缩,将待焊接件固定,再进行二次合模焊接,保证了待焊接件的位置固定,不会脱落。通过预成型坯料对应的安装槽,使待焊接件与之高温融合成一体。

Blow mould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塑成型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成型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其中当有待焊接件需要焊接在型胚上,而该型胚由于加工原因,被放置在模具中时,常规的方案为:模具打开,将待焊接件夹持在工装上,通过焊接动力头推动焊接件,推动压力由比例阀控制,使焊接件与型胚接触,再进行焊接;内置焊接装置退出,然后合模。原先的方式,焊接件仅仅只能焊接在内部,无法与外面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设备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焊接严密性,同时是油箱内外部互通。成型设备,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吹针结构;所述吹针结构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和炮头;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上,所述炮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驱动所述炮头移动;所述炮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炮头伸入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时位于模腔内;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炮头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缩回,未在模腔内。如上所述的成型设备,其中,还包括:预成型模,工作时置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两侧形成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配合,以辅助使坯料预成型。如上所述的成型设备,其中,还包括:内置焊接装置,具有机械手,工作时,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所述内置件位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以将待焊接件安装到所述炮头。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包括:预成型步骤,预成型模置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将坯料预成型,形成预成型坯料,并且,在所述预成型坯料上形成安装槽,以焊接待焊接件;安装步骤,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开模,吹针结构的炮头伸出,向伸出的所述炮头上安装待焊接件;成型步骤,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高温融化所述待焊接件外壁以及所述安装槽处,并通过挤压使所述待焊接件与所述安装槽融合成一体。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完成步骤,在所述成型步骤后,所述炮头缩回,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开模。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预成型步骤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前,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插入预成型模,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别和所述预成型模合模,形成两个独立的所述预成型坯料,两个独立的所述预成型坯料,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设备和方法,通过吹针结构内的炮头伸缩,将待焊接件固定,再进行二次合模焊接,保证了待焊接件的位置固定,不会脱落。同时,通过预成型坯料对应的安装槽,使待焊接件与之高温融合成一体,并且,安装槽内外都与待焊接件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成型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成型设备中吹针结构部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底座3、驱动装置4、炮头5、内置焊接装置6、加压管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设备,参见图1和图2,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和吹针结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可以是左右方向合模的模具,也可以是上相方向合模的模具。本申请中,优选的采用左右合模,也就是说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分别为左模具和右模具。吹针结构是集成到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的,具体下面会说明。所述吹针结构包括底座3、驱动装置4和炮头5。驱动装置4和炮头5都安装在底座3上,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炮头5移动;底座3固定设置在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所述炮头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优选的,底座3固定设置在一个模具上即可以,例如设置在第一模具1上。需要理解的是,吹针结构的功能是,通过炮头5固定待焊接件,以实现位置固定,保证焊接精度。(待焊接件另一端与外面相通,也就是说,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分别形成有预成型坯料,待焊接件一端在坯料内,一端从露出);因此,在待焊接件数量较大时,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座,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以及空间布局,可以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都设置。炮头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炮头5伸入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时位于模腔内;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炮头5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缩回,未在模腔内。在工作过程中,炮头5处于的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一点,并不是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点上工作。根据待焊接件的焊接位置,调整炮头5具体的位置。优选的,底座3上可以设置有滑轨31,以方便炮头5的移动,当然,滑轨31仅作为可选的结构,其他结构同样可以用于本申请。进一步,还可以在炮头5旁边并配的设置加压管7,用于在焊接待焊接件时,辅助的向预成型坯料之间加压。底座3一般设置在模具(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模腔外,避免影响工作,对应的,模具上会形成由对应避让孔,以供炮头5移动。进一步还包括:预成型模。工作时置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两侧形成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配合,以辅助使坯料预成型。该预成型模,可以使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分别形成一个预成型坯料。待焊接件固定到炮头5后,再使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合模,此时不需要预成型模,最终两个独立的预成型坯料形成一个完整的,同时待焊接件也焊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成型模可以和第一模具1或第二模具2是一体的,直接让坯料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上分别形成独立的预成型坯料,以方便后续安装待焊接件,尤其是待焊接件是在整个结构内部,因此,分成两部分,将待焊接件置于中间,再合模使两个预成型坯料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优选的还包括:内置焊接装置6。其具有机械手,工作时,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处于开模状态,所述内置件位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以将待焊接件安装到所述炮头5。该内置焊接装置6可以理解为一个机械工装,能够将待焊接件套设在炮头5上。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成型方法,包括:预成型步骤,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合模,将坯料预成型,形成预成型坯料,并且,在所述预成型坯料上形成安装槽,以焊接待焊接件;一般的,上述模具的避让孔与该安装槽的位置对应,以使后续步骤中,炮头5可以移动到指定位置。安装步骤,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开模,吹针结构的炮头5伸出,向伸出的所述炮头5上安装待焊接件。炮头5伸出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节。例如待焊接件最终需要焊接在整体结构内部,那么炮头5就可以穿过安装槽,位于预成型坯料内。如果待焊接件在整体结构外,炮头5可以与安装槽齐平,保证焊接即可。成型步骤,所述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合模,高温融化所述待焊接件外壁以及所述安装槽处,并通过挤压使所述待焊接件与所述安装槽融合成一体。进一步还包括:完成步骤,在所述成型步骤后,所述炮头5缩回,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开模。在所述预成型步骤中,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前,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插入预成型模,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和吹针结构;所述吹针结构包括底座(3)、驱动装置(4)和炮头(5);所述底座(3)固定设置在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所述炮头(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驱动装置(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驱动所述炮头(5)移动;所述炮头(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炮头(5)伸入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时位于模腔内;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炮头(5)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缩回,未在模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和吹针结构;所述吹针结构包括底座(3)、驱动装置(4)和炮头(5);所述底座(3)固定设置在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或第二模具(2)上,所述炮头(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驱动装置(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驱动所述炮头(5)移动;所述炮头(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炮头(5)伸入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并在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合模时位于模腔内;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炮头(5)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缩回,未在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成型模,工作时置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之间,两侧形成模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配合,以辅助使坯料预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焊接装置(6),具有机械手,工作时,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处于开模状态,所述内置焊接装置(6)位于所述第一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林徐松俊吴陆顺刘巍丛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