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63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且导线的一端靠近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右后盲点探头插件,所述波纹管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的一侧设置有卡座,且波纹管的外侧位于右后盲点探头插件与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之间均匀设置有线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线卡将导线与波纹管固定在一起,保证了导线的整洁、美观,且线卡方便安装和拆卸,可反复使用,通过卡座使波纹管牢靠地固定在燃油车的内部,避免了导线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且装配工序简单,成本较低,通过密封圈和密封板同时嵌入在插头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插针的密闭效果。

A Rear Bumper Wire Harness for Fuel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 bumper wire harness of a fue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wire. One end of the wire is near the interface of the second left rear door wire harness,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face of the first left rear door wire harness,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ire is near the interface of the first left rear door wire harness, and a right rear blind spot probe plug-in is arranged.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llows is near the plug-in of the left rear fog lamp.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llows is located between the right rear blind spot probe plug-in and the left reversing radar probe plug-in, and a wired card is even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fixes the conductor and bellows together by a wire clip, which ensures the tidiness and beauty of the conductor, and the wire clip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and can be used repeatedly. The bellows are firmly fix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fuel truck through a clamp seat, thus avoiding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conductor and other parts,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The bellows are embedded in the plug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 sealing ring and a sealing plate. The inner part ensures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insertion p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具体是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
技术介绍
线束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各个电气组件,提供电流及信号的传导通路,使各个电气件保持通信的畅通以及正常的运作,就像人的神经网络,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其中后保险杠线束主要集成车载倒车雷达、后摄像头。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授权公告号CN102103897A),该专利技术能够以较为方便的将线束固定在车厢内部,但是没有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线卡,不能降低使用成本,没有设置装配工序简单的卡座,不能防止导线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没有设置密封圈和密封板,不能提高插针的安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线卡,不能降低使用成本,没有设置装配工序简单的卡座,不能防止导线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没有设置密封圈和密封板,不能提高插针的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外部贯穿设置有波纹管,所述导线与波纹管的交界处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堵,且导线贯穿防水堵,所述导线的一端贯穿防水堵连接有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且导线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堵连接有左后盲点探头插件,所述导线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且导线的一端靠近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右后盲点探头插件,所述导线的一端靠近右后盲点探头插件的一侧设置有右后雾灯插件,且导线的一端靠近右后雾灯插件的一侧连接有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所述导线的一端靠近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的一侧连接有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且导线的一端靠近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的一侧连接有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所述导线的一端靠近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的一侧连接有左后雾灯插件,所述波纹管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的一侧设置有卡座,且波纹管的外侧位于右后盲点探头插件与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之间均匀设置有线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与波纹管通过线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的直径不小于波纹管的内径的3/4,所述导线的外部的绝缘层为一种耐油、耐高温、阻燃型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嵌入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端嵌入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外部靠近密封圈的一侧套接有密封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座包括开口卡环,所述开口卡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卡扣,所述固定半卡扣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半卡扣,且固定半卡扣的一端的前侧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活动半卡扣的顶端的后侧设置有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卡包括上卡圈,所述上卡圈的底端设置有下卡圈,且上卡圈的两端的下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下卡圈的两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钩,所述卡钩嵌入在限位孔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线卡将导线与波纹管固定在一起,保证了导线的整洁、美观,且线卡方便安装和拆卸,可反复使用,通过卡座使波纹管牢靠地固定在燃油车的内部,避免了导线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造成导线或其他零部件收受损,提高了线束的安全性,且装配工序简单,成本较低,当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与燃油车内部的插头连接时,密封圈和密封板同时嵌入在插头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插针的密闭效果,防止插针被外部的水汽或油污染,提高了线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中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中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中线卡的爆炸图。图中:1、导线;2、防水堵;3、右后盲点探头插件;4、右后雾灯插件;5、左后雾灯插件;6、左后盲点探头插件;7、卡座;71、开口卡环;72、固定半卡扣;73、转轴;74、活动半卡扣;75、螺栓;8、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1、线卡;111、上卡圈;112、限位孔;113、下卡圈;114、卡钩;12、波纹管;13、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1、外壳体;132、密封圈;133、密封板;134、插针;14、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包括导线1,导线1的外部贯穿设置有波纹管12,导线1与波纹管12的交界处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堵2,导线1贯穿防水堵2,导线1的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导线1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左后盲点探头插件6,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雾灯插件4,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雾灯插件4的一侧连接有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的一侧连接有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导线1的一端靠近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的一侧连接有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导线1的一端靠近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的一侧连接有左后雾灯插件5,波纹管12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5的一侧设置有卡座7,波纹管12的外侧位于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与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之间均匀设置有线卡11。为了固定导线1,导线1与波纹管12通过线卡11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导线1的安全性,导线1的直径不小于波纹管12的内径的3/4,导线1的外部的绝缘层为一种耐油、耐高温、阻燃型材质的构件。为了提高插针134的密闭效果,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包括外壳体131,外壳体131的一端嵌入设置有密封圈132,密封圈132的一端嵌入设置有插针134,插针134的外部靠近密封圈132的一侧套接有密封板133。为了导线1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卡座7包括开口卡环71,开口卡环7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半卡扣72,固定半卡扣7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半卡扣74,固定半卡扣72的一端的前侧贯穿设置有转轴73,活动半卡扣74的顶端的后侧设置有螺栓75。为了保证导线的整洁、美观,线卡11包括上卡圈111,上卡圈111的底端设置有下卡圈113,上卡圈111的两端的下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12,下卡圈113的两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卡钩114,卡钩114嵌入在限位孔112的内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当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与燃油车内部的插头连接时,密封圈132和密封板133同时嵌入在插头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插针134的密闭效果,防止插针134被外部的水或油污染,提高了线束的安全性,波纹管12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5的一侧设置有卡座7,首先,逆时针转动螺栓75,打开活动半卡扣74,然后,把波纹管12放入固定半卡扣72的内侧,再把开口卡环71固定在燃油车后保险杠的内部,从而使波纹管12牢靠地固定在燃油车的内部,避免了导线1与其他的零部件搭接,造成导线1或其他零部件收受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包括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的外部贯穿设置有波纹管(12),所述导线(1)与波纹管(12)的交界处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堵(2),且导线(1)贯穿防水堵(2),所述导线(1)的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且导线(1)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左后盲点探头插件(6),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雾灯插件(4),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雾灯插件(4)的一侧连接有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的一侧连接有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的一侧连接有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的一侧连接有左后雾灯插件(5),所述波纹管(12)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5)的一侧设置有卡座(7),且波纹管(12)的外侧位于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与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之间均匀设置有线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包括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的外部贯穿设置有波纹管(12),所述导线(1)与波纹管(12)的交界处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堵(2),且导线(1)贯穿防水堵(2),所述导线(1)的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且导线(1)的另一端贯穿防水堵(2)连接有左后盲点探头插件(6),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二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第一左后门线束对接口(1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的一侧设置有右后雾灯插件(4),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后雾灯插件(4)的一侧连接有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右倒车雷达探头插件(10)的一侧连接有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且导线(1)的一端靠近中间倒车雷达探头插件(9)的一侧连接有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所述导线(1)的一端靠近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的一侧连接有左后雾灯插件(5),所述波纹管(12)的外侧靠近左后雾灯插件(5)的一侧设置有卡座(7),且波纹管(12)的外侧位于右后盲点探头插件(3)与左倒车雷达探头插件(8)之间均匀设置有线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车后保险杠线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红富傅丹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德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