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前叉
本专利技术涉及前叉,尤其涉及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前叉。
技术介绍
已知在车轮的两侧分别配置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的前叉(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前叉中,第1缓冲器没有内置螺旋弹簧而是内置有阻尼力产生部,第2缓冲器没有内置螺旋弹簧和阻尼力产生部而是内置有空气弹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29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对于乘坐舒适性的提高有要求。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满足上述的要求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前叉。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前叉包括分别配置在车轮的两侧的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第1缓冲器的互相滑动的第1管和第2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阻尼力产生部随着第1管和第2管的滑动而产生阻尼力。第1弹簧将第1管和第2管向伸长方向施力。第2缓冲器的互相滑动的第3管和第4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2弹簧将第3管和第4管向伸长方向施力。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前叉,第1缓冲器的第1弹簧和第2缓冲器的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配置在车轮的两侧的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所述第1缓冲器包括:第1管和第2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且互相滑动;阻尼力产生部,随着所述第1管和所述第2管的滑动而产生阻尼力;以及第1弹簧,将所述第1管和第2管向伸长方向施力,所述第2缓冲器包括:第3管和第4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且互相滑动;以及第2弹簧,由将所述第3管和所述第4管向伸长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29 JP 2016-1500981.一种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配置在车轮的两侧的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所述第1缓冲器包括:第1管和第2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且互相滑动;阻尼力产生部,随着所述第1管和所述第2管的滑动而产生阻尼力;以及第1弹簧,将所述第1管和第2管向伸长方向施力,所述第2缓冲器包括:第3管和第4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且互相滑动;以及第2弹簧,由将所述第3管和所述第4管向伸长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缓冲器包括:第1缸,设置在所述第1管;第1杆,设置在所述第2管;以及第1活塞,设置在所述第1杆,并且与所述第1缸的内周面滑接,在与所述第1缸之间形成所述阻尼力产生部的油室,所述第1弹簧配置在所述第1活塞的可动区域外,所述第2缓冲器包括:第2缸,设置在所述第3管;第2杆,设置在所述第4管;以及第2活塞,被设置在所述第2杆,并且配置在所述第2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