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正极片及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正极片及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为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突出优点,在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小数码类电池方面具有广阔应用空间。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趋加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已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策共识。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客户的所有要求,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正极片及其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金属基片、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导电连接的正极耳和涂覆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上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正极活性物质95.0%-98.5%;正极粘结剂1%-1.5%;正极导电剂0.5%-0.8%;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镍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金属基片、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导电连接的正极耳和涂覆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上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正极活性物质95.0%‑98.5%;正极粘结剂1%‑1.5%;正极导电剂0.5%‑0.8%;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镍含量小于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镍含量,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4:6~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金属基片、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导电连接的正极耳和涂覆于所述正极金属基片上的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正极活性物质95.0%-98.5%;正极粘结剂1%-1.5%;正极导电剂0.5%-0.8%;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镍含量小于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镍含量,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4:6~7: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通式为LiNixCoyMn(1-x-y)O2,其中0.4≤x≤0.88,0.1≤y≤0.4,1-x-y>0,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通式为LiNiαCoβMn(1-α-β)O2,其中0.5≤α≤0.88,0.1≤β≤0.4,1-α-β>0,α>x;且/或,所述第一活性组分的中位粒径D50满足以下关系:11μm≤D50≤13μm,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中位粒径D′50满足以下关系:11μm≤D′50≤13μm,所述D′50大于所述D50;且/或,所述第一活性组分与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5:5或者4:6或者6:4;且/或,所述正极导电剂为碳纳米管、导电炭黑、导电石墨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且/或,所述正极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者聚乙烯醇;且/或,所述正极金属基片的厚度为12μm±2μm,所述电池正极片的厚度为136μm±3μm;且/或,所述正极金属基片为铝箔片。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正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浆料制备步骤,将所述第一活性组分、所述第二活性组分、所述正极粘结剂、正极导电剂按所述正极涂层中的重量份数比例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固含量为65%-75%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覆步骤,将所述正极浆料涂覆在所述正极金属基片上,制得正极涂覆中间产品;正极浆料干燥固化步骤,将所述正极涂覆中间产品放置于80℃~120℃的环境中进行干燥固化,制得正极固化中间产品;正极片加工步骤,对所述正极固化中间产品依次进行辊压、裁剪加工,制得正极片半成品;正极耳焊接步骤,在所述正极片半成品上焊接正极耳,制得所述电池正极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正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制备步骤中,所述正极浆料的固含量为68%-72%;且/或,所述电池正极片加工步骤的实施方式为:将所述正极固化中间产品辊压为136μm±3μm厚的第一片体,将所述第一片体裁剪为56mm±0.5mm宽的长条形片体,制得所述正极片半成品。5.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电池负极片、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电解液和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正极片,所述电池正极片、所述电池负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电解液都设于所述电池外壳内,且所述电池正极片、所述电池负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都浸于所述电解液内,所述电池负极片位于所述电池正极片与所述电池外壳之间,所述第一隔膜设于所述电池正极片与所述电池负极片之间,所述第二隔膜设于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电池负极片之间,所述电池负极片包括负极金属基片和涂覆于所述负极金属基片外的负极涂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的透气度均为300s/100ml~400s/100ml,孔隙率为38%~47%,穿刺强度4N-5N;且/或,所述电池负极片的宽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宁,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