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41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4
本公开涉及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包括支架、发动机盖、顶盖、后围板、后备箱盖、相对设置的两个车身侧围以及驱动装置,发动机盖和后备箱盖固定在支架上,顶盖、后围板和车身侧围可移动地连接于支架,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并与顶盖、后围板和车身侧围连接,以驱动顶盖、后围板和车身侧围移动,使顶盖、后围板、车身侧围与发动机盖、后备箱盖能合并成整体式白车身,或分开成爆炸式白车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可以模拟并向员工展示白车身各部分的组立过程,方便员工更好地观察并理解白车身各零部件的质量精度对白车身组立过程及白车身整体品质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教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白车身的精度品质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地提高白车身的质量逐渐成为汽车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白车身的制造及组立过程中,白车身的各零部件、结构总成等构件的尺寸及精度,都会影响白车身的整体品质,各零部件、结构总成等构件的精度越高,白车身需要进行质量整改的次数越少,研制周期越短,白车身的品质越高。为保证白车身的整体品质,提高车身车间员工的质量精度意识十分重要。现有的培训过程往往通过课本及幻灯片的方式向员工讲解白车身的组立过程以及白车身各零件和总成的精度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直观性,不利于员工了解白车身的实际组立过程并直观地感受到各零部件精度对白车身整体品质的影响,导致员工的培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该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可以直观地向员工展示白车身的组立过程,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质量精度意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包括支架、发动机盖、顶盖、后围板、后备箱盖、相对设置的两个车身侧围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发动机盖和所述后备箱盖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和所述车身侧围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和所述车身侧围连接,以驱动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和所述车身侧围移动,使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所述车身侧围与所述发动机盖、所述后备箱盖能合并成整体式白车身,或分开成爆炸式白车身。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顶盖和后围板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身侧围左右移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顶盖和后围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两个所述车身侧围连接。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位于所述发动机盖、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和所述后备箱盖的上方,所述下部支架位于所述车身侧围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架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下部支架上。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多根第一吊绳和第二吊绳,每根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固定,另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所述滚轮上,每根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后围板固定,另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所述滚轮上。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架上的多个定滑轮,每根所述第一吊绳远离所述顶盖的一端绕过对应的所述定滑轮后与对应的所述滚轮连接,每根所述第二吊绳远离所述后围板的一端绕过对应的所述定滑轮后与对应的所述滚轮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齿条,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齿条配合的输出齿轮,所述齿条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的两侧,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车身侧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滑轨和与该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轨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架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车身侧围上。可选地,所述发动机盖通过第三吊绳固定在所述上部支架上,所述第三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盖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固定,所述后备箱盖通过第四吊绳固定在所述上部支架上,所述第四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后备箱盖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上部支架固定。可选地,所述发动机盖、所述顶盖、所述后围板、所述后备箱盖和所述车身侧围均为半剖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为自锁型涡轮减速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减速直流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顶盖、后围板、车身侧围移动,以模拟白车身各部分的组立过程,从而直观地向员工展示白车身焊接组立工序,方便员工更好地观察并理解白车身各零部件的质量精度对白车身组立过程及白车身整体品质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质量精度意识。此外,在白车身的实际组立工序中,只有顶盖、后围板和车身侧围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的,而发动机盖和后备箱盖是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的,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中,顶盖、后围板和车身侧围是可移动地,发动机盖和后备箱盖是固定不动地,以使员工能更好地明确并区分白车身的焊接组立部件。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的侧视图;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的俯视图,其中,后围板、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未示出;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的第一电机与滚轮、吊绳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上部支架12下部支架2发动机盖3顶盖4后围板5后备箱盖6车身侧围7第一电机71输出轴81滚轮82第一吊绳83第二吊绳84定滑轮9第二电机91输出齿轮100齿条110翼子板120前车门130后车门140第三吊绳150第四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相对于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而言的,具体地,朝向顶棚的方向“上”,朝向地板的方向为“下”,朝向左车轮的方向“左”,朝向右车轮的方向为“右”。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包括支架1、发动机盖2、顶盖3、后围板4、后备箱盖5、相对设置的两个车身侧围6以及驱动装置,支架1用于安装和支撑发动机盖2、顶盖3、后围板4、后备箱盖5、车身侧围6和驱动装置,发动机盖2和后备箱盖5固定在支架1上,顶盖3、后围板4和车身侧围6可移动地连接于支架1,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架1上并与顶盖3、后围板4和车身侧围6连接,以驱动顶盖3、后围板4和车身侧围6移动,使两个车身侧围6能向靠近发动机盖2和后备箱盖5的方向移动,顶盖3和后围板4能向靠近车身侧围6的方向移动,以使顶盖3、后围板4、车身侧围6与发动机盖2、后备箱盖5能合并成整体式白车身,或者,使两个车身侧围6能向远离发动机盖2和后备箱盖5的方向移动,顶盖3和后围板4能向远离车身侧围6的方向移动,以使顶盖3、后围板4、车身侧围6与发动机盖2、后备箱盖5分开形成爆炸式白车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顶盖3、后围板4、车身侧围6移动,以模拟白车身各部分的组立过程,从而直观地向员工展示白车身焊接组立工序,方便员工更好地观察并理解白车身各零部件的质量精度对白车身组立过程及白车身整体品质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质量精度意识。此外,在白车身的实际组立工序中,只有顶盖3、后围板4和车身侧围6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的,而发动机盖2和后备箱盖5是通过紧固件与车身固定的,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中,顶盖3、后围板4和车身侧围6是可移动地,而发动机盖2和后备箱盖5是固定不动地,以使员工能更好地明确并区分白车身的焊接组立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发动机盖(2)、顶盖(3)、后围板(4)、后备箱盖(5)、相对设置的两个车身侧围(6)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发动机盖(2)和所述后备箱盖(5)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并与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连接,以驱动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移动,使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所述车身侧围(6)与所述发动机盖(2)、所述后备箱盖(5)能合并成整体式白车身,或分开成爆炸式白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发动机盖(2)、顶盖(3)、后围板(4)、后备箱盖(5)、相对设置的两个车身侧围(6)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发动机盖(2)和所述后备箱盖(5)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并与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连接,以驱动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车身侧围(6)移动,使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所述车身侧围(6)与所述发动机盖(2)、所述后备箱盖(5)能合并成整体式白车身,或分开成爆炸式白车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顶盖(3)和后围板(4)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7)、用于驱动所述车身侧围(6)左右移动的第二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7)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顶盖(3)和后围板(4)连接,所述第二电机(9)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两个所述车身侧围(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上部支架(11)和下部支架(12),所述上部支架(11)位于所述发动机盖(2)、所述顶盖(3)、所述后围板(4)和所述后备箱盖(5)的上方,所述下部支架(12)位于所述车身侧围(6)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7)安装在所述上部支架(11)上,所述第二电机(9)安装在所述下部支架(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分体展示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71)上的多个滚轮(81),所述多个滚轮(81)沿所述输出轴(71)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多根第一吊绳(82)和第二吊绳(83),每根所述第一吊绳(82)的一端与所述顶盖(3)固定,另一端绕设在对应的所述滚轮(81)上,每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轩张剑徐健郭小雷施振建董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