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杯拨叉及自动杯体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95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5:50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杯拨叉,其包括两个并行间隔设置的支叉,各支叉上分别设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且两第一卡件相对设置,两第二卡件相对设置,且第二卡件的位置高于第一卡件;使用时,两第一卡件之间的间距和两第二卡件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被分杯体上沿的直径,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相邻被分杯体上沿之间的高度差。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杯体分离器,包括盛杯筒和分离机构,所述的盛杯筒安装于分离机构上;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动力部件和前述的分杯拨叉,所述的动力部件与分杯拨叉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的分杯拨叉前移或后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自动泡饮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杯拨叉及自动杯体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分离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杯拨叉及自动杯体分离器,该自动杯体分离器能够应用于自动泡饮设备中。
技术介绍
一次性杯因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毋需清洗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所、酒店、餐厅、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通常将一次性杯叠装放置于盛有饮品的容器旁,以方便人们取用;但是,一方面由于暴露于空气中的一次性杯易受灰尘和细菌污染,所以会对人们的饮水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无法满足高档场所的需求。因此,自动杯体分离器应运而生。目前,现有的自动杯体分离器工作原理是:通过V形夹持机构夹取位于存杯桶最末端的一次性杯,然后推动按钮促使该一次性杯下落,以实现取杯。此种自动杯体分离器能够实现分离取杯,并保证饮水卫生安全,但其缺点是:1、取杯分离时易夹扁杯子,误操作概率高;2、智能化程度低,需要依赖人工取杯;3、使用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分杯拨叉及自动杯体分离器,该自动杯体分离器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的优点,能够应用于自动泡饮设备中。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杯拨叉,包括两个并行间隔设置的支叉,各支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杯拨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行间隔设置的支叉(231),各支叉上分别设有第一卡件(232)和第二卡件(233),且两第一卡件(232)相对设置,两第二卡件(233)相对设置,且第二卡件(233)的位置高于第一卡件(232);使用时,两第一卡件(232)之间的间距和两第二卡件(233)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被分杯体上沿的直径,所述第一卡件(232)和第二卡件(233)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相邻被分杯体上沿之间的高度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杯拨叉,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行间隔设置的支叉(231),各支叉上分别设有第一卡件(232)和第二卡件(233),且两第一卡件(232)相对设置,两第二卡件(233)相对设置,且第二卡件(233)的位置高于第一卡件(232);使用时,两第一卡件(232)之间的间距和两第二卡件(233)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被分杯体上沿的直径,所述第一卡件(232)和第二卡件(233)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相邻被分杯体上沿之间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杯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件(233)的下沿设有坡面,所述坡面前端的厚度小于坡面后端的厚度,所述坡面后端的厚度大于相邻被分杯体上沿之间的高度差。3.一种自动杯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杯筒(1)和分离机构(2),所述的盛杯筒(1)安装于分离机构(2)上;所述的分离机构(2)包括动力部件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杯拨叉(23),所述的动力部件与分杯拨叉(23)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的分杯拨叉(23)前移或后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杯体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机构(2)还包括分离座(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宇白虹黄妙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和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