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55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阀块、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和出油三通接头;阀块和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进油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和润滑系统吸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实现齿轮箱磨损实时在线监测的目的,减少了安装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所带来的泄露点,节省了安装所需的材料及安装成本,同时又不影响齿轮箱主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在线油液金属颗粒计数的检测设备,主要用于风电机组齿轮箱早期磨损故障监测。由于该传感器对于被检测油液的流速和压力有一定范围的要求,因此安装该传感器时,为了不影响齿轮箱润滑系统主油路正常工作,常需要额外增加一条带动力源的旁路油路来安装金属颗粒传感器,但会造成齿轮箱泄漏点和维修点增多,能耗提高,齿轮箱造价及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传统的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有如下几种方式:1.将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直接串联入润滑系统吸油管中。若传感器接口直径与吸油管直径不匹配(扩径或缩径),变径接口处会产生压降,导致润滑系统电机泵使用寿命降低;即使传感器接口直径与吸油管直径相匹配,大通径的传感器检测精度相对较低,会导致整体油液里金属颗粒的测量不准确。2.额外安装一条由电机和电机泵组成的旁路油路来安装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方法。额外增加的旁路油路系统泄露点多,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并且旁路油路系统结构复杂,存在造价成本高及能耗高的问题。3.利用润滑系统溢流阀位置来安装一个小口径的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此安装方法只有过滤器内部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溢流阀才会触发启动,油液才能流经传感器,无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利用润滑系统电机泵出油口和箱体内部压力差作为动力源来驱动旁路油路循环,并将小通径的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串联在旁路油路中。有效的达到了齿轮箱磨损实时在线监测的目的,减少了安装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所带来的泄露点,节省了安装所需的材料及安装成本,同时又不影响齿轮箱主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润滑系统吸油管从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阀块连通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润滑系统过滤器;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出油三通接头和取油口螺母;阀块和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进油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取油口螺母安装至进油三通接头封闭进油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和润滑系统吸油管;出油三通接头连通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小于出油三通接头连通润滑系统吸油管和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进一步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出油口阀门;出油三通接头经由出油口阀门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进一步地,出油口阀门为球阀。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润滑系统吸油管从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阀块连通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润滑系统过滤器;阀块上设有用于取油的取油口;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和出油三通接头;进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进油第一接口、进油第二接口和进油第三接口;进油第一接口连通至取油口;进油第二接口连通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出油第一接口、出油第二接口和出油第三接口;出油第一接口连通至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出油第二接口连通至润滑系统吸油管;出油第三接口连通至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进一步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还包括取油口螺母;取油口螺母可拆卸安装至进油三通接头并封闭进油第三接口。进一步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出油口阀门;出油第一接口经由出油口阀门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进一步地,出油口阀门为球阀。进一步地,出油第三接口的面积小于出油第一接口和出油第二接口的面积。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润滑系统吸油管从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阀块连接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润滑系统过滤器;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出油三通接头和取油口螺母;阀块和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进油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取油口螺母安装至进油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和润滑系统吸油管。进一步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出油口阀门;出油三通接头安装至出油口阀门;出油三通接头经由出油口阀门连通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利用润滑系统电机泵和风电齿轮箱内部压力差作为动力源驱动旁路油路循环。并将小通经的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串联在旁路油路中。能够实现风电齿轮箱磨损实时在线监测的目的,相比传统方式并减小了安装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带来的泄露点,安装方式简单快捷,对齿轮箱及润滑系统改造影响小,节省了安装成本,同时又不影响风电齿轮箱的主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便于安装小通径的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节约传感器成本及提高测量精度。在原有取油口位置安装进油三通接头,并将取油口螺母安装至进油三通接头。不影响原有安装和使用。增加进油三通接头和出油三通接头,既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安装方式有实现了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出油三通接头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的进油三通接头的示意图。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100,风电齿轮箱10,润滑系统电机泵20,润滑系统吸油管30,润滑系统过滤器40,阀块50,进油三通接头60,进油第一接口61,进油第二接口62,进油第三接口63,出油三通接头70,出油第一接口71,出油第二接口72,出油第三接口73,出油口阀门8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介绍。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100,包括:风电齿轮箱10,润滑系统电机泵20、润滑系统吸油管30、润滑系统过滤器40和阀块50。润滑系统电机泵20经由润滑系统吸油管30从风电齿轮箱10的出油口吸油。阀块50连接润滑系统电机泵20和润滑系统过滤器40。阀块50连通润滑系统电机泵20和润滑系统过滤器40。阀块50上设有用于取油的取油口。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100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未示出)、进油三通接头60、出油三通接头70和取油口螺母(未示出)。阀块50和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进油三通接头60的两个接口。取油口螺母安装至进油三通接头60封闭进油三通接头60的另一接口。具体而言,进油三通接头60的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进油第一接口61、进油第二接口62和进油第三接口63。进油第一接口61连通至阀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从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所述阀块连通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所述润滑系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出油三通接头和取油口螺母;所述阀块和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油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所述取油口螺母安装至所述进油三通接头封闭所述进油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所述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和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所述出油三通接头连通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出油三通接头连通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和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从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所述阀块连通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所述润滑系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出油三通接头和取油口螺母;所述阀块和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进油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所述取油口螺母安装至所述进油三通接头封闭所述进油三通接头的另一接口;所述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和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所述出油三通接头连通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出油三通接头连通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和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的接口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出油口阀门;所述出油三通接头经由所述出油口阀门连通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阀门为球阀。4.一种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包括,风电齿轮箱,润滑系统电机泵、润滑系统吸油管、润滑系统过滤器和阀块;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经由所述润滑系统吸油管从所述风电齿轮箱的出油口吸油;所述阀块连通所述润滑系统电机泵和所述润滑系统过滤器;所述阀块上设有用于取油的取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齿轮箱用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安装结构还包括: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进油三通接头和出油三通接头;所述进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定义为进油第一接口、进油第二接口和进油第三接口;所述进油第一接口连通至所述取油口;所述进油第二接口连通所述金属磨损颗粒传感器的进油口;所述出油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辉李彦晨吴昊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