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021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P型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一层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2)在栅氧层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3)先通过一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源端和漏端的其中一端,进行第一次刻蚀,去除光刻胶,形成栅极的一半;4)再进行第二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另一端,再进行第二次刻蚀,去除光刻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步刻蚀的方法形成栅极,于现有技术的通过一步刻蚀形成栅极的方法相比,降低了单次刻蚀的清除率(clear ratio),对刻蚀来讲能够更稳定的控制栅极的形貌,从而达到稳定阈值电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LDMOS中的栅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基站等的大功率射频器件RFLD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包括如下结构:源极13、漏极14、栅极15、沟道16和基极、及法拉第屏蔽环17,详细结构见图1。器件位于在重掺杂基板11的生长的外延层12中,漏端14有一个较长的漂移区以得到所需的击穿电压,法拉第屏蔽环17由在漏端14加一层薄介质和金属板组成。沟道16由自对准栅极15源端边缘的P型离子注入,并通过长时间高温推进形成,其引出端在源的同一侧,器件的源和沟道要连接到重掺杂的基板上。沟道16的长短浓淡就决定了器件的阈值电压的高低。对于RFLDMOS器件来说,由于沟道16是通过自对准栅极15源端边缘注入形成,栅极15源端的形貌就大大影响了注入离子的多少,也就影响了器件的阈值电压,栅极15形貌的稳定性对器件阈值电压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RFLDMOS器件的栅极的清除率(clearratio)非常大,而且多晶硅栅极是一步法刻蚀出来的,对于刻蚀来讲,栅极的形貌就非常难稳定,存在wafertowafer和centertoedge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阈值电压也存在wafertowafer和centertoedge的差异。因此,如何在RFLDMOS制备中,稳定栅极的形貌,便成为本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以解决在RFLDMOS的制备工艺中,栅极形貌不稳定而导致RFLDMOS的阈值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其包括步骤:1)在P型轻掺杂外延上生长一层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2)在栅氧层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3)先通过一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源端和漏端的其中一端,进行第一次刻蚀,去除光刻胶,形成栅极的一半。4)再进行第二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另一端,再进行第二次刻蚀,去除光刻胶。这样就通过两步刻蚀形成了完整的栅极,而单次刻蚀时的清除率(clearratio)也得到了降低,有利于栅极形貌的稳定,进而提高了器件的阈值电压的稳定。优选地,该栅氧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器件需要进行调整,其形状也可以通过光刻刻蚀进行改变。优选地,该多晶硅栅的厚度为0.25~0.35μm,其可以根据器件的需要进行调整。进一步优选地,该多晶硅栅的厚度为0.3μm。优选地,对于漏端有厚栅氧而源端有薄栅氧的器件:其在步骤1)中,形成栅氧层后,对该栅氧层进行刻蚀,使源端部分的栅氧层的厚度降低形成薄栅氧;在刻蚀时,在源端保留一厚栅氧区,该厚栅氧区的栅氧不予刻蚀,其厚度保持不变。在步骤3)中,在多晶硅栅上进行第一次光刻和刻蚀,刻蚀器件栅极的源端一侧,且保留一条多晶硅虚拟线(dummy线);该虚拟线(dummy线)位于厚栅氧区,且长度比该厚栅氧区小;去除光刻胶;进一步优选地,该虚拟线(dummy线)的长度比该厚栅氧区的长度小0.2~0.4μm;更进一步优选地,该虚拟线(dummy线)的长度比该厚栅氧区的长度小0.3μm。在步骤4)中,在多晶硅栅上进行第二次光刻和刻蚀,在光刻中,不仅打开漏端,而且打开源端一侧的虚拟线(dummy线),且打开源端一侧的虚拟线(dummy线)时的打开长度比虚拟线(dummy线)大,如此,在刻蚀时,在形成栅极的漏端的同时,刻蚀除去虚拟线(dummy线),形成一个完整的栅极。进一步优选地,该打开长度每侧比虚拟线(dummy线)多出0.05~0.3μm。更进一步优选地,该打开长度每侧比虚拟线(dummy线)多出0.15μm。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采用两步刻蚀的方法形成栅极,于现有技术的通过一步刻蚀形成栅极的方法相比,降低了单次刻蚀的清除率(clearratio),对刻蚀来讲能够更稳定的控制栅极的形貌,从而达到稳定阈值电压的目的。同时,对于对于漏端有厚栅氧而源端有薄栅氧的器件,通过在源端引入虚拟线(dummy线)的中间工艺,进一步降低了源端在单次刻蚀时的清除率(clearratio),使刻蚀能够更稳定的控制栅极的形貌,从而使器件的阈值电压的稳定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RFLDMOS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1)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2)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步骤3)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步骤4)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步骤1)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步骤2)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步骤3)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步骤4)中光刻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步骤4)刻蚀、除光刻胶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图。在说明书附图中用到的符号的含义解释额如下:11重掺杂基板12外延层13源极14漏极15栅极16沟道17法拉第屏蔽环1重掺杂基板2型轻掺杂外延层3栅氧层31厚栅氧区4多晶硅栅41虚拟线(dummy线)5光刻胶6栅极L打开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审查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功效有更深入的了解,结合说明书附图,现采用具体实施方式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解释如下:实施例一: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P型轻掺杂外延层2上生长一层厚度为的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3,对该栅氧层的源端一侧进行刻蚀,使其厚度为形成薄栅氧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栅氧层3的厚度和形状可以根据器件的需要进行调整。2)在栅氧层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4,其厚度为0.3μm。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多晶硅栅4的厚度为0.25~0.35μm,其厚度可以根据器件的需要进行调整。3)在多晶硅栅4上进行第一次光刻,定义出器件的源端,进行第一次刻蚀,然后去除光刻胶5,如此,形成了栅极的一半。4)在多晶硅栅4上进行第二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漏端,进行第二次刻蚀,去除光刻胶5。这样,通过两步刻蚀的方法,刻蚀出完整的栅极6,其单次刻蚀时的清除率(clearratio)得到降低,栅极6形貌的稳定性提高,RFLDMOS的阈值电压的稳定性进而得到提高。实施例二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其中该RFLDMOS的漏端有厚栅氧而源端有薄栅氧,该工艺方法的步骤如下:1)在P型轻掺杂外延层2上生长一层厚度为的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3,对该栅氧层进行刻蚀,使源端部分的栅氧层的厚度为在刻蚀时,在源端保留一厚栅氧区31,该厚栅氧区31的栅氧不予刻蚀,其厚度依旧为2)在栅氧层3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4,其厚度为0.3μm。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多晶硅栅4的厚度为0.25~0.35μm,可以根据器件的需要进行调整。3)在多晶硅栅4上进行第一次光刻和刻蚀,刻蚀器件栅极的源端一侧,且保留一条多晶硅虚拟线(dummy线)41;该虚拟线(dummy线)41位于厚栅氧区31,且长度比该厚栅氧区31小0.3μm;去除光刻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虚拟线(dummy线)41的长度比该厚栅氧区31的长度小0.2~0.4μm。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虚拟线(dummy线)41的长度不小于0.5μm。4)在多晶硅栅4上进行第二次光刻和刻蚀,在光刻中,不仅打开漏端,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P型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一层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通过光刻刻蚀使该RFLDMOS的漏端有厚栅氧而源端有薄栅氧;2)在栅氧层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3)先通过第一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源端,进行第一次刻蚀,该第一次光刻、刻蚀在器件栅极源端一侧进行;在第一次光刻、第一次刻蚀时,器件栅极源端一侧保留一条多晶硅虚拟线;该虚拟线位于该厚栅氧区,且长度比该厚栅氧区小;去除光刻胶,形成栅极的一半;4)再进行第二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另一端,再进行第二次刻蚀,在光刻中,不仅打开漏端,而且打开虚拟线;去除光刻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P型轻掺杂外延层上生长一层栅氧化硅形成栅氧层;通过光刻刻蚀使该RFLDMOS的漏端有厚栅氧而源端有薄栅氧;2)在栅氧层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3)先通过第一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源端,进行第一次刻蚀,该第一次光刻、刻蚀在器件栅极源端一侧进行;在第一次光刻、第一次刻蚀时,器件栅极源端一侧保留一条多晶硅虚拟线;该虚拟线位于该厚栅氧区,且长度比该厚栅氧区小;去除光刻胶,形成栅极的一半;4)再进行第二次光刻,定义出器件栅极的另一端,再进行第二次刻蚀,在光刻中,不仅打开漏端,而且打开虚拟线;去除光刻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LDMOS工艺中稳定栅极形貌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多晶硅栅的厚度为0.25~0.35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