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作为现有常见的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N-1)、多个行星齿轮(N-2)、行星架(N-3)及外圈(N-4);所述太阳齿轮(N-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架(N-3)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N-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架(N-3)上,各所述行星齿轮(N-2)沿所述太阳齿轮(N-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N-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N-4)的内齿与各所述行星齿轮(N-2)啮合连接;由于具有多种允许动力输入/输出,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等。而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以下工作模式:(1)动力从太阳齿轮(N-1)输入,从外圈(N-4)输出,行星架(N-3)通过机构锁死;(2)动力从太阳齿轮(N-1)输入,从行星架(N-3)输出,外圈(N-4)锁死;(3)动力从行星架(N-3)输入,从太阳齿轮(N-1)输出,外圈(N-4)锁死;(4)动力从行星架(N-3)输入,从外圈(N-4)输出,太阳齿轮锁死;(5)动力从外圈(N-4)输入,从行星架(N-3)输出,太阳齿轮锁死;(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多个行星齿轮(2)、行星架(3)及外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3)包括支承板(3‑1)、盘盖(3‑2)、第一轴承(3‑3)及多个定位柱(3‑4);所述太阳齿轮(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4)与所述太阳齿轮(1)同心设置,所述外圈(4)的内齿(4‑1)与各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盘盖(3‑2)与所述支承板(3‑1)相对固定;所述盘盖(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多个行星齿轮(2)、行星架(3)及外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3)包括支承板(3-1)、盘盖(3-2)、第一轴承(3-3)及多个定位柱(3-4);所述太阳齿轮(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4)与所述太阳齿轮(1)同心设置,所述外圈(4)的内齿(4-1)与各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盘盖(3-2)与所述支承板(3-1)相对固定;所述盘盖(3-2)内具有内壁环槽(3-21)且所述内壁环槽(3-21)间隙地套设在所述外圈(4)上;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内,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所述外圈(4)外侧壁中部设有外壁环槽(4-2);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且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4)包括相互间隔并同轴设置的两个子定位柱(3-41),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两侧壁上,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3)通过第一轴承轴(3-31)与所述盘盖(3-2)可转动连接;该第一轴承轴(3-31)上套设两个限位挡套(3-32),该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两侧并限制所述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所述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彤,马健,王灼亮,陶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