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许多板片状的元件姿势一样地排列并利用带状的环带呈环状将其箍紧而构成的传动带。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无级变速器用的传动带。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传动带包括环状承载部件(带状的环带)以及多个横截构件(板片状的元件)。元件具有基座部以及两个支柱部。两个支柱部分别形成于基座部的轴向(宽度方向)的两端。在两个支柱部之间形成有用于组装配置环带的开口部以及座板面。元件沿环带的周向配置成一排。此外,元件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类型I和类型II)。类型I的元件在两个支柱部中的一第1支柱部形成有第1钩部。第1钩部自第1支柱部朝向元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延伸,供配置于座板面的环带卡定而防止元件自环带脱落。在另一第2支柱部形成有与第1钩部相比非常小的第2钩部。类型II的元件在两个支柱部中的另一第2支柱部形成有第1钩部。在一第1支柱部形成有与第1钩部相比非常小的第2钩部。即,类型II的元件与类型I的元件相比,第1支柱部与第2支柱部的位置关系相反。类型I的元件和类型II的元件交替地或者以随机的顺序排列。在元件的第1支柱部以及第2支柱部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的凸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带,通过排列许多板片状的元件,并利用带状的环带呈环状箍紧,构成所述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具有: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形成主体部分;座板面,所述座板面形成于所述基座部的上端并与所述环带的内周面接触;第1支柱部,所述第1支柱部在所述元件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基座部的一方第1端部以自所述基座部的上端立起的状态形成;第2支柱部,所述第2支柱部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基座部的另一方第2端部以自所述基座部的上端立起的状态形成;第1钩部,所述第1钩部自所述第1支柱部朝向所述元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延伸出去;以及第2钩部,所述第2钩部自所述第2支柱部朝向所述中心部延伸出去,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JP 2017-1906771.一种传动带,通过排列许多板片状的元件,并利用带状的环带呈环状箍紧,构成所述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具有: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形成主体部分;座板面,所述座板面形成于所述基座部的上端并与所述环带的内周面接触;第1支柱部,所述第1支柱部在所述元件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基座部的一方第1端部以自所述基座部的上端立起的状态形成;第2支柱部,所述第2支柱部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基座部的另一方第2端部以自所述基座部的上端立起的状态形成;第1钩部,所述第1钩部自所述第1支柱部朝向所述元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延伸出去;以及第2钩部,所述第2钩部自所述第2支柱部朝向所述中心部延伸出去,所述第1钩部的顶端部与所述第2钩部的顶端部之间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环带的宽度窄,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第1支柱部的根部的第1尺寸大于从所述中心部到所述第2支柱部的根部的第2尺寸,所述座板面和与所述座板面相对的所述第1钩部的下表面之间的第1间隔,大于所述座板面和与所述座板面相对的所述第2钩部的下表面之间的第2间隔,所述第2间隔大于所述环带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的从所述第1支柱部的根部到所述第2钩部的顶端部的第3尺寸大于所述环带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钩部的下表面、或者所述座板面的与所述第2钩部的下面相对的部分的至少任一处,形成供所述环带的边缘部嵌入并卡定的卡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