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供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一次管网、二次管网和热力站),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锅炉房、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和用气设备等。集中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现有医院、宾馆、洗浴中心以及家庭洗漱、洗碗、洗浴等生活热水供应方式仍然是集中热网和分户的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这类家电相结合的方式,适应我国居民部分时间(比如晚上)、集中使用等用热水特性及生活习惯。但是集中热网用来供应生活热水往往存在热源成本高、输送能耗高的问题;而分户式供热方式由于使用了大量一次能源燃气和高品质二次能源电力,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低。总体来说,现有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具有供热成本高、能耗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能够利用电厂余热以热交换的方式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第一蓄热装置和第一水热转换站,所述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成热网水,并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所述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所述第一蓄热装置的蓄热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蓄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第一蓄热装置和第一水热转换站,所述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成热网水,并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所述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所述第一蓄热装置的蓄热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蓄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进热水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一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二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进冷水口;所述蓄热出热水口还和所述第二进热水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还包括第四进冷水口和输出热网水的第四出热水口,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热水口与所述第四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第四进冷水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包括热水换热器、采暖换热器、第四出热水口和第四进冷水口,所述第二进热水口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发,郑忠海,张定旺,
申请(专利权)人: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