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包括架构本体、行走轮、支撑座及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构架本体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构架本体背向于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支撑座通过一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第一调节件上。使用时,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移动,使得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宽度,连接第一安装位与与之对应的第一调节位,进而将支撑座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调节件上。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准备匹配不同型号车辆的工艺转向架,有效降低检修成本。

Technological Bogies for Vehicle Maintenan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cess bogie used for vehicle maintenan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 walking wheel, a support seat and a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At least two wheels are spaced on the frame body, and at least two first mounting pedestals are spaced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wheels.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comprises a first adjusting member and a first connecting member. The first adjusting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rame body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walking wheel. Each suppor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adjusting member through a first connecting member. When in u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car body, the first connector moves relative to the first regulator, so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upports adapts to the width of the car body, connecting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osi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regulator position, and then fixing the support seat on the first regulator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or. At the same time, when repairing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s, it is not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process bogies matching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本技术涉及工艺转向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
技术介绍
在车辆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工艺转向架作为车辆的车体部分的承载设备,以方便车辆的检修。然而,传统的工艺转向架的尺寸固定,工艺转向架适应性差,一种工艺转向架只适用于一种型号的车辆车体。当需要检修多种型号的车辆车体,就需不同尺寸的工艺转向架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导致检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车体的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包括:架构本体;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至少两个支撑座,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背向于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所述支撑座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一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上述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移动。由于两个第一安装座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调节件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宽度,进而连接第一安装位与与之对应的一第一调节位,进而将支撑座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调节件上。由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距离适应车辆车体的宽度,使得支撑座对车体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车体的活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准备匹配不同型号车辆的工艺转向架,进而有效降低检修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能够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形成有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对应一所述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位为两个,一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另一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对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座对应一所述行走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调节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位,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安装位能够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调节位相对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锁紧件,单个所述第二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轮箱,所述轮箱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背向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侧,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轮箱内,并相对于所述轮箱可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垫板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轮箱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背向于所述垫板的一侧,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轮箱、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垫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上还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滑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及限位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限位安装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锁紧件,所述限位安装座包括安装板及立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三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工艺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构架本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第一连接件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第二安装座与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调节件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中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10,用于支撑车辆的车体部分,方便车体的搬运检修,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车辆车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避免配置不同型号的工艺转向架10,有效降低检修成本。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车辆为地铁车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辆还可以为火车、动车、高铁等。具体地,工艺转向架10包括构架本体100、至少两个行走轮、至少两个支撑座200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300。构架本体100用于承载行走轮、支撑座200及第一安装座300等零部件。具体地,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至少两个支撑座200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300沿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支撑座200对应通过一第一安装座300设置于构架本体100上。请一并参阅图2,构架本体100包括横梁110、第一侧梁120及第二侧梁130,横梁11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侧梁120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侧梁130上。横梁110、第一侧梁120及第二侧梁130形成“H”形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安装座300间隔设置于横梁110上,使得支撑座200对车体的支撑更加稳定,避免车体的晃动。进一步地,第一侧梁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本体;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至少两个支撑座,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背向于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所述支撑座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一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检修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本体;至少两个行走轮,间隔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至少两个支撑座,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及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调节件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背向于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每一所述支撑座通过一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行走轮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位,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一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安装位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能够所述第一调节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形成有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对应一所述第一固定位,每一所述第一调节位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之间的距离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位为两个,一所述第一安装位与所述第一调节位相对应连接,另一所述第一安装位能够与和该第一调节位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位对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工艺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行走轮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安装座对应一所述行走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调节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构架本体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邬宗颉陈选民李营陆超钟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