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青林专利>正文

润滑油增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54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增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至少一个芯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芯体包含过滤层和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超滤层,所述超滤层包括多孔中空纤维,其空腔中及表面上负载有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效器中的芯体包括过滤层和超滤层,润滑油通过超滤层可以过滤掉大于0.08μm的颗粒杂质。作为一种超滤介质,多孔中空纤维具有半透膜性质,流入到多孔中空纤维中的润滑油会与其空腔中存储的添加剂混合,该添加剂可以中和润滑油中的酸质,去除润滑油中的各种氧化物,使润滑油表现出更高的清洁性、稳定性和润滑性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增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润滑油增效器。
技术介绍
润滑油通常是用基础原料和多种添加剂组合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传统的基础原料是来自原油的碳氢化合物,同时越来越多的合成基础原料,例如聚α-烯烃(PAO)、合成酯和相关的合成物例如烷基萘、烷基苯之类的,被用来制造润滑油。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金属屑、不全燃烧产物、酸质物、氧化物、胶质、润滑油变质产物等的不断积累,造成润滑油品质和性能逐渐降低,影响润滑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润滑油增效解决方案。一种润滑油增效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至少一个芯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芯体包括过滤层和超滤层,所述超滤层包括多孔中空纤维,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及表面负载有添加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体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安装有至少一根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了若干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多孔中空纤维上的孔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纤维的直径为1μm-1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剂包括可溶组分和不可溶的颗粒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溶组分包含摩擦改进剂、抗氧化剂、清洁剂、分散剂、抗腐蚀剂、抗酸剂、抗磨剂和泡沫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溶组分负载在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可溶的颗粒组分包含固体润滑剂和金属磨损修复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可溶的颗粒组分的粒径为1-500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的所述不可溶的颗粒组分位于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另一部分的所述不可溶的颗粒组分负载在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外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散热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铝合金外壳。本专利技术的增效器中的芯体包括过滤层和超滤层,润滑油通过超滤层可以过滤掉大于0.08μm的颗粒杂质。此外,作为一种超滤介质,多孔中空纤维具有半透膜性质,当润滑油流入到多孔中空纤维时,会与其空腔中存储的添加剂混合,该添加剂可以中和润滑油中的酸质,去除润滑油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氧化产物,提高润滑油的清洁性、稳定性和润滑性等性能,进一步减少摩擦。并使经过增效器的润滑油可以修复金属,以提高发动机的各部件的契合度,使燃油燃烧充分,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动力、节省燃油和减少尾气排放。最后,受损的润滑油经过增效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润滑油增效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润滑油增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a)-(b)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孔中空纤维的SEM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外壳,2芯体,21过滤层,22超滤层,3导管,31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润滑油增效器,包括:外壳1,外壳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该外壳1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至少一个芯体2,位于上述第一空腔内,芯体2包括过滤层21和位于过滤层21下方的超滤层22,该超滤层22包括多孔中空纤维,该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及表面负载有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增效器中的芯体包括过滤层和超滤层,润滑油通过超滤层可以过滤掉大于0.08μm的颗粒杂质。此外,作为一种超滤介质,多孔中空纤维具有半透膜性质,当润滑油流入到多孔中空纤维时,会与其空腔中存储的添加剂混合,该添加剂可以中和润滑油中的酸质,去除润滑油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氧化产物,提高润滑油的清洁性、稳定性和润滑性等性能,进一步减少摩擦。并使经过增效器的润滑油可以修复金属,以提高发动机的各部件的契合度,使燃油燃烧充分,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动力、节省燃油和减少尾气排放。最后,受损的润滑油经过增效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修复。在本实施例中,芯体2中具有一个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中安装有一根导管3,该导管3上开设了5、6、7、8、9或10个导流孔31,导流孔31与多孔中空纤维上的孔道连通。该导管3的上部封闭,下端具有开口,上述的导流孔31位于开口端,该开口与出油口连通,通过导管3上的导流孔,可以控制润滑油的流量。进一步地,在开口端设有三对导流孔31,第一对导流孔31距开口末端1cm,三对导流孔31每对间隔1cm且错开分布。如图3中的(a)所示,多孔中空纤维的纤维的直径为但不限于1μm、10μm、20μm、5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900μm、1000μm、10mm、添加剂的可溶组分负载在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在润滑油的带动下,通过具有半透膜性质的多孔中空纤维进入到流体中与润滑油作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应用场景中,润滑油可以替换成汽油、柴油等,同样也会使汽油、柴油等具有较好的性能。如图3中的(b)所示,多孔中空纤维的孔道孔径但不限于为10-120nm。进一步地,孔道孔径优选为80-100nm,这样可以使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含有20-70个碳,其分子量在250-1000Da,平均分子量在600Da,而含有80个碳以上的大分子可溶性杂质无法通过大分子可溶性杂质无法通过。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孔中空纤维的孔道孔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工处理,得到所需的孔径大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添加剂以润滑油为溶剂来划分,可以包括可溶组分和不可溶的颗粒组分。为了能够更好地装载或填充,可溶组分负载在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与一种可作为载体的粘稠介质混合,形成一种浓缩的胶状物。当润滑油进入空腔中时,位于空腔内的可溶组分会与流体混合,改善润滑油的性能。不可溶的颗粒组分有一部分负载在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另一部分的不可溶的颗粒组分负载在多孔中空纤维的外表面上,该外部的不可溶的颗粒组分可以直接进入润滑油,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实现金属自修复和机油自修复,从而快速提高润滑油的性能。进一步的,可溶组分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摩擦改进剂、抗氧化剂、清洁剂、分散剂、抗酸剂、抗腐蚀剂、抗磨剂和泡沫抑制剂的一种或几种。上述不可溶的颗粒组分中包括金属自修复剂和固体润滑剂等。通过这些添加剂分散于润滑油中,中和润滑油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增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至少一个芯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芯体包括过滤层和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超滤层,所述超滤层包括多孔中空纤维,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及表面负载有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0 CN 20181027616641.一种润滑油增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进油口和至少一个出油口;至少一个芯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芯体包括过滤层和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超滤层,所述超滤层包括多孔中空纤维,所述多孔中空纤维的空腔中及表面负载有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增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安装有至少一根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了若干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多孔中空纤维上的孔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增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可溶组分和不可溶的颗粒组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增效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林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青林杨海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