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青林专利>正文

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2264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教练车可行驶更远的行程,除可进行桩训外,还可针对驾训科目二进行实训。且在实训中可实现变速行驶,更加与实际驾驶情形相吻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培训的实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培训 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二、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720128817. 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由于其滑轮 组和配重均是装设在立柱内,立柱的高度有限,钢丝绳长度受到立柱的限制,只能伸缩较短 的距离,致使该装置只能是主要针对桩训进行实训,无法满足其他的训练项目。且原车是 采用电瓶驱动,只能恒速运动,培训人员与实际驾驶经常变速行驶相差较大,训练效果不理术g;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除可进行桩训,还可对驾驶 培训科目二其他项目进行实训,还能变速实训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 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 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 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 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 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技术的教练车可行驶更远的行程,除可进 行桩训外,还可针对驾训科目二中的直角转弯、限速通过限宽门、侧方停车位、通过连续障 碍、通过单边桥、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百米加减挡、起伏路驾驶、曲线行驶进行实 训。且在实训中可实现变速行驶,更加与实际驾驶情形相吻合,对培训人员是一种非常好的 培训方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例1、顶滑轮;2、上滑轮;3、摆臂滑轮;4、摆臂;5、前滑轮,6、空心轴,7、钢丝绳, 8、中滑轮,9、下滑轮,10、下滑轮组,11、转轴,12、立柱,13、上滑轮组。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12,装设在立柱12 内的上滑轮组13、下滑轮组10,与立柱12活络连接的摆臂4,装设在立柱12外的配电箱,以 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12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12内上端 固定有上滑轮组13,在上滑轮组13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10,立柱12底面固定有下滑轮9, 立柱12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1,立柱12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2和中滑轮8,在 立柱12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4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11活络连接。摆臂4由两条 L形槽钢组成,其前部为水平臂,后部为斜臂,水平臂与斜臂间夹角为0-180度,最好是150 度。斜臂后端与支点活络连接,在两斜臂间装设有摆臂滑轮3,水平臂前端装设有竖向的空心轴6。在下滑轮组10下端至摆臂4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7,该钢丝绳7 —端固定在 下滑轮组10下端,再依次绕过下滑轮9、中滑轮8和上滑轮2,最后与摆臂4的水平臂后部 连接。顶滑轮1、上滑轮2、中滑轮8、下滑轮9、前滑轮5和摆臂滑轮3均为定滑轮。上滑轮 组13和下滑轮组10上的钢丝绳7缠绕方式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 2”的驾训遥控电 动练习装置中的上滑轮组和下滑轮组的钢丝绳缠绕方式相同,钢丝绳7最后由立柱12顶部 穿出,分别绕过顶滑轮1和前滑轮5,最后穿过空心轴6与教练车连接。在空心轴6下端装 设的钢丝限位板、限位滑轮,直至与教练车连接的万向球、车顶轴承,这些结构均与专利号 为“200720128817. 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相同部位的结构相同。在立柱外固定有配 电箱和碰触开关,配电箱电缆与教练车的连接方式也与专利号为“200720128817. 2”的驾训 遥控电动练习装置相同部位的结构相同。在本技术中的配电箱内,在电动机和交流接 触器间装设有变频器,变频器与装设在滑油器上的转动变阻器电路连接,其余电路与专利 号为“200720128817. 2”的驾训遥控电动练习装置中的配电箱内电路相同。当教练车向远处行进时,牵动钢丝绳7,从而带动下滑轮组10向上运动,缠绕在上 滑轮组13和下滑轮组10间的钢丝绳7放出。此时,下滑轮组10牵动其下端的钢丝绳7,从 而拉动摆臂4向上转动。当教练车由远返回时,与教练车相连的钢丝绳7松弛,这时的摆臂 4依靠自身重量向下转动,从而拉动与其连接的钢丝绳7,带动下滑轮组10向下运动,上滑 轮组13和下滑轮组10间的钢丝绳7拉紧缩回。通过加装的变频器和转动变阻器,交流接 触器先给变频器一个电流信号,变频器则根据电流信号改变转动变阻器的阻值,随后根据 转动变阻器返回的电流信号,驱动电动机可做出变速转动,从而使得教练车可变速行进。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权利要求一种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其特征在于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摆臂由两条L 形槽钢组成,其前部为水平臂,后部为斜臂,水平臂与斜臂间夹角为0-180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臂与斜 臂间夹角为150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斜臂后端与 支点活络连接,在两斜臂间装设有摆臂滑轮,水平臂前端装设有竖向的空心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滑轮组下 端连接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下滑轮组下端,再依次绕过下滑轮、中滑轮和上滑轮,最后与摆 臂的水平臂后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滑轮、上滑 轮、中滑轮、下滑轮、前滑轮和摆臂滑轮均为定滑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电箱内的 电动机和交流接触器间装设有变频器,变频器与装设在滑油器上的转动变阻器电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本技术的教练车可行驶更远的行程,除可进行桩训外,还可针对驾训科目二进行实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培训科目二电动遥控实训装置,由立柱,装设在立柱内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与立柱活络连接的摆臂,装设在立柱外的配电箱,以及与配电箱电路连接的教练车,立柱竖直的固定在地面,其内为空腔,在立柱内上端固定有上滑轮组,在上滑轮组下端连接有下滑轮组,其特征在于:立柱底面固定有下滑轮,立柱上端面装设有顶滑轮,立柱侧壁上部和中部分别装设上滑轮和中滑轮,在立柱后端面中部装设有支点,摆臂后端与支点通过转轴活络连接,在下滑轮组下端至摆臂的水平臂间连接有钢丝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青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