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体支点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航天
,具体而言,涉及弹体支点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导弹的外形通常为一个长度较长的圆柱体,在放置、运输导弹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支点进行放置或者吊装,因此这就需要确定一组支点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会造成导弹某处的弯矩或剪力过大而引起损坏,而要实现此判断,需要计算出在某种确定支点位置状态下各支点处支反力的大小;但实际弹体通常是由多个舱段组成,各个舱段由于其具体结构功能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质量,因此对其支反力的计算属于一个静不定的问题。现阶段,在需要对多组支点位置是否合适进行判断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每一种情况列一组方程,重复工作量很大,而且对于不同的导弹方程都需要重列,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弹体支点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对导弹运输或放置过程中不同的支点设置方式进行判定,通用性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体支点判定方法,可应用于导弹,包括:获取输入的导弹的多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最后一段舱段的终止坐标、所述多个舱段中各舱段的重力均布载荷q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体支点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导弹,包括:获取输入的导弹的多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最后一段舱段的终止坐标、所述多个舱段中各舱段的重力均布载荷qi、各舱段的弯曲刚度(EI)i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弹上的多个支点的位置坐标zj,并将所述导弹划分为若干个微段,每个微段的长度为d,其中,每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每个支点的位置坐标zj能被d整除,i=1,2,3,…,n,j=1,2,3,…,m,n为舱段数目,m为支点数目;根据每个微段的挠度方程以及支点位置处挠度为零所列出的第一方程组,以及根据所述导弹上受到的合力为零以及合力矩为零所列出的第二方程组,计算获得所述导弹上支点处的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体支点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导弹,包括:获取输入的导弹的多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最后一段舱段的终止坐标、所述多个舱段中各舱段的重力均布载荷qi、各舱段的弯曲刚度(EI)i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弹上的多个支点的位置坐标zj,并将所述导弹划分为若干个微段,每个微段的长度为d,其中,每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每个支点的位置坐标zj能被d整除,i=1,2,3,…,n,j=1,2,3,…,m,n为舱段数目,m为支点数目;根据每个微段的挠度方程以及支点位置处挠度为零所列出的第一方程组,以及根据所述导弹上受到的合力为零以及合力矩为零所列出的第二方程组,计算获得所述导弹上支点处的m个支反力的大小;根据所述m个支反力的大小判断输入的所述多个支点的位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微段的挠度方程以及支点位置处挠度为零所列出的第一方程组,以及根据所述导弹上受到的合力为零以及合力矩为零所列出的第二方程组,计算获得所述导弹上支点处的m个支反力的大小,包括:根据每个微段的合力、弯矩获得每个微段的挠度方程w(x),以及根据支点处的挠度为零,获得第一方程组:Fl(k)=(qk)i*d,Fl(zk)=(qk)i*d+Fwj,w(zj)=0,其中,Fl(k)为第k个微段的合力,(qk)i为第k个微段所在舱段对应的重力均布载荷,zk为每个支点位置对应的微段序号,Fwj为支点处的支反力,Mk为第k个微段上的弯矩,xl(p)为第p个微段的起始坐标,(EIk)i为第k个微段所在舱段对应的弯曲刚度,C和D为积分常数,k=1,2,3,…,s,s为微段数目;以及根据所述导弹上受到的合力为零以及合力矩为零,获得第二方程组:求解所述第一方程组和第二方程组,获得m个支反力Fwj。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支反力的大小判断输入的所述多个支点的位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所述m个支反力的大小获得每个舱段的剪力以及弯矩大小,并判断每个舱段上的最大应力是否小于所述舱段对应的许用应力;若是,则输入的所述多个支点的位置符合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m个支反力的大小判断输入的所述多个支点的位置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根据所述m个支反力的大小获得每个舱段上的转角以及挠度,并判断所述每个舱段上的转角以及挠度是否小于每个舱段对应的允许最大转角以及允许最大挠度;若是,则输入的所述多个支点的位置符合条件。5.一种弹体支点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导弹的多个舱段的起始坐标xi、最后一段舱段的终止坐标、所述多个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天,王睿青,李晓刚,刘家欣,郝大千,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