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权明专利>正文

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19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属于食用菌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废弃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再将混合粉末经过杀菌消毒后与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调节PH和湿度得到混合底物;然后将混合底物转入内层筒体中,经过接种后套上外层筒体,并盖合桶盖,即得到所述菌棒;通过菌筒的双层设计,方便了对香菇栽培周期中氧气需求量的调节,降低了在管理时的人工操作带入杂菌或抖动、晃动而影响菌丝的生长;再者,通过将菌棒分成两部分横放栽培,还方便了后期的采收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香菇的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中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香菇中的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可转变为维生素D,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还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中含有六大类的40多种酶;并且,香菇中所含有的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香菇的栽培大多是通过将接种后的菌棒套袋后堆放进行发菌,再根据香菇的生长状态划破袋子以增加氧气的输入;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而且反复的操作也容易使得杂菌进入而影响香菇的生长。再者,传统的香菇栽培过程中,待香菇菌丝长满整个菌棒后会将菌棒竖立起来进行栽培管理,通常都是将多个菌棒靠在一个横木上,操作不慎会使得菌棒倒下,不仅容易染上杂菌,也容易使得菌棒中的菌丝发生抖动而影响菌丝的进一步生长。还有,竖立起来进行栽培的菌棒中,子实体的生长方向多样,后期的采收需要人工采收,且需要采收的人员多次变换采摘的姿势来进行采收,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现提供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以废弃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再将混合粉末经过杀菌消毒后与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调节PH和湿度得到混合底物;然后将混合底物转入内层筒体中,经过接种后套上外层筒体,并盖合桶盖,即得到所述菌棒;通过菌筒的双层设计,方便了对香菇栽培周期中氧气需求量的调节,降低了在管理时的人工操作带入杂菌或抖动、晃动而影响菌丝的生长;再者,通过将菌棒分成两部分横放栽培,还方便了后期的采收工作。换言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混合粉碎成4~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20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5~6,相对湿度65~75%,得到混合底物。步骤三、再将所述混合底物转入内层筒体中,然后在所述内层筒体的接种孔中接入香菇菌种,套上外层筒体并盖上桶盖,即得到所述菌棒。其中,所述菌筒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中部的分隔栏,和连接筒体两端的筒盖;筒体,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桶状结构,所述筒体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其中,所述内层筒体由大小一致的两个中空半圆柱环组成,其中,两个中空半圆柱环任意相邻的一端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得内层筒体能够从中间分隔后拆分成两个半圆柱状的菌棒,采用拆分的方式代替传统香菇栽培后期中将香菇棒立起来栽培,能够有效的避免菌棒立不稳发生侧翻的问题;同时,方便了后期子实体长出后的管理以及最后的采收工作。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具有可容纳所述混合底物及所述香菇菌种的空间,所述内层筒体的表面均匀的开设有3~5个接种孔,所述内层筒体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层筒体套接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外部,所述外层筒体为密封设置;所述外层筒体套设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外部,一方面能够避免内层筒体不闭合而导致混合底物松散开,另一方面能够为早期香菇菌丝的生长提供较密闭的环境。分隔栏,其设置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所述分隔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层筒体任意不相连的半圆柱环的边沿,且能够将所述筒体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方便后期将菌棒拆分成两个半圆柱状的菌棒。筒盖,其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层筒体的两端,所述筒盖的中间设置有硅胶透气塞,所述硅胶透气塞通过贯穿其中的连接绳与所述桶盖连接,通过硅胶透气塞满足早期菌丝生长所需的微量通氧量,同时有效的避免杂菌的侵入。优选的是,所述混合粉末的比例为果枝70~80份、豆粕15~25份、玉米芯10~15份、红糖1~2份,为香菇菌种的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优选的是,所述内层菌筒横放后的上表面均匀的开设有3~5个接种孔,孔径1~2厘米,孔深1~2厘米。方便接入菌种,同时也方便菌种能够更好的长满整个菌棒。优选的是,所述外层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层筒体的直径3~5厘米,为早期香菇菌种的生长提供少量的氧气。优选的是,所述分隔栏的高度小于所述内层筒体的直径1~2厘米,使得被分隔栏所分隔的菌棒的两个部分能够更好的连接,便于菌种的生长繁殖能够充满整个菌棒。优选的是,所述分隔栏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使得所述内层筒体中所容纳的混合底物及香菇菌种能贯穿内层筒体的两部分,便于菌种的生长繁殖能够充满整个菌棒。优选的是,所述硅胶透气塞的直径大于桶盖直径的1/2,便于为菌筒内的香菇菌提供氧气。优选的是,所述内层筒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将所述内层筒体与所述外层筒体紧密连接。以避免所述内层筒体相对外层筒体滑动而影响菌种的生长。优选的是,所述内层筒体和所述外层筒体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查看香菇的生长状况,以及时调整通氧量。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以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为原料,为香菇的栽培提供了所需的养料,促使香菇快速生长且长得厚实。第二、香菇菌棒的发菌状态相对统一,方便香菇的栽培管理;且很少有杂菌污染,增大了香菇的产量。第三、方便根据香菇菌的生长状态,通过拆离外层菌筒增大氧气的供给,同时拆去外层菌筒不会直接接触到菌丝从而降低了对菌丝进一步生长的影响;再拆去内层菌筒将香菇菌棒拆分成两部分不仅能够更进一步扩大氧气的供给,并且能够避免传统栽培方法中将菌棒竖直起来容易倾倒的风险。第四、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菌筒为可反复使用的,降低了传统栽培方法中采用套袋的方式所造成的能源的消耗,也避免了袋子使用后垃圾处理的麻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菌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菌筒中内层菌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菌筒中内层菌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菌筒中分隔栏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筒,包括:筒体1、设置在所述筒体1中部的分隔栏2,和连接筒体1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混合粉碎成4~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20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5~6,相对湿度65~75%,得到混合底物;步骤三、再将所述混合底物转入内层筒体中,然后在所述内层筒体的接种孔中接入香菇菌种,套上外层筒体并盖上桶盖,即得到所述菌棒;其中,所述菌筒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中部的分隔栏,和连接筒体两端的筒盖;筒体,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桶状结构,所述筒体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其中,所述内层筒体由大小一致的两个中空半圆柱环组成,其中,两个中空半圆柱环任意相邻的一端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具有可容纳所述混合底物及所述香菇菌种的空间,所述内层筒体的表面均匀的开设有3~5个接种孔,所述内层筒体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层筒体套接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外部,所述外层筒体为密封设置;分隔栏,其设置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所述分隔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层筒体任意不相连的半圆柱环的边沿,且能够将所述筒体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筒盖,其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层筒体的两端,所述筒盖的中间设置有硅胶透气塞,所述硅胶透气塞通过贯穿其中的连接绳与所述桶盖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选取废弃的没有霉烂变质的果枝、豆粕、玉米芯、红糖混合粉碎成4~10目的粉末,得到混合粉末;步骤二、将所得的混合粉末摊开经过紫外线杀菌消毒15~20分钟,然后加入石膏粉、石灰粉和灭菌水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5~6,相对湿度65~75%,得到混合底物;步骤三、再将所述混合底物转入内层筒体中,然后在所述内层筒体的接种孔中接入香菇菌种,套上外层筒体并盖上桶盖,即得到所述菌棒;其中,所述菌筒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中部的分隔栏,和连接筒体两端的筒盖;筒体,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桶状结构,所述筒体包括内层筒体和外层筒体,其中,所述内层筒体由大小一致的两个中空半圆柱环组成,其中,两个中空半圆柱环任意相邻的一端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具有可容纳所述混合底物及所述香菇菌种的空间,所述内层筒体的表面均匀的开设有3~5个接种孔,所述内层筒体上还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外层筒体套接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外部,所述外层筒体为密封设置;分隔栏,其设置在所述内层筒体的内部,所述分隔栏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层筒体任意不相连的半圆柱环的边沿,且能够将所述筒体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筒盖,其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层筒体的两端,所述筒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权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