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76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包括:模型支架以及设置于模型支架上的车辆模型、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车辆模型包括: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的车辆骨架以及可分离设置于车辆骨架的对应位置上的门槛以及侧裙,门槛以及侧裙与车辆骨架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用于驱动门槛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用于驱动侧裙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验证装置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对门槛以及侧裙的调节,进行上下车方便性试验,通过提高验证装置的兼容性,减小了成本投入,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并缩减研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其中,车辆上下车的方便性关乎用户对车辆舒适性的评价,因此对车辆上下车的方便性的验证是车辆开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当前车辆开发过程中会对上下车的方便性进行验证,但由于在验证过程中,不同车型之间的验证模型不能通用,需要针对每一车型单独进行模型制作,导致在资源、人力以及资金等方面消耗过多,大大增加了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用以解决当前在车辆开发中,为验证车辆的上下车方便性需要针对不同车型单独制作模型进行验证,造成的研发成本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包括:模型支架以及设置于模型支架上的车辆模型、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车辆模型包括: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的车辆骨架以及可分离设置于车辆骨架的对应位置上的门槛以及侧裙,门槛以及侧裙与车辆骨架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第一驱动机构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用于驱动门槛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用于驱动侧裙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车辆宽度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以及车辆的行驶方向。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报警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当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中的行程信息大于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所驱动的门槛和/或第二驱动机构所驱动的侧裙的行程余量时进行报警。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还包括:第一测量机构,用于测量门槛相对于模型支架上的第一参考点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距离;第二测量机构,用于测量侧裙相对于模型支架的第二参考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第二距离。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第一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门槛和第一参考点的其中一个上的第一标尺以及设置于门槛和第一参考点的其中另一个上的第一指针;其中,第一指针指向第一标尺上的刻度,当门槛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第一指针所指向的刻度顺序变化。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第二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侧裙和第二参考点的其中一个上的第二标尺以及设置于侧裙和第二参考点的其中另一个上的第二指针;其中,第二指针指向第二标尺上的刻度,当侧裙沿车辆宽度方向运动时,第二指针所指向的刻度顺序变化。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侧裙与模型支架间形成有一用于容纳电池组和/或电机组的容置空间。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或液压驱动机构。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验证装置,模型支架朝向地面一侧还设置有滚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进行测试的车辆模型设置于模型支架上,使车辆模型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距离,完全模拟真实车辆在地面上放置的状态。车辆模型的门槛以及侧裙设置在车辆骨架上的原有位置相对应,且与车辆骨架可分离设置,使得门槛以及侧裙能与车辆骨架产生相对位移,且由于车辆骨架分别与门槛以及侧裙间具有预设间隙,车辆骨架不会对门槛以及侧裙的移动产生影响。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的第一驱动机构与门槛连接,用于驱动门槛相对于模型支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即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对门槛相对于模型支架的底板或地面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门槛具有不同的高度来模拟不同车型上的门槛;固定于模型支架上的第二驱动机构与侧裙连接,用于驱动侧裙相对于模型支架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即通过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对侧裙相对于模型支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进行调整,使得侧裙与模型支架具有不同的距离来模拟不同车型上的侧裙;进而使得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对门槛以及侧裙的调节,模拟不同车型在进行上下车方便性试验时的结构特性,提高验证装置的兼容性。当不同车型的门槛或侧裙具有特殊结构时,也能只通过更换具有特殊结构门槛或侧裙后就能进行试验,大大减小了在资源、人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并缩减研发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的机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的机构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模型支架;101、滚动机构;2、汽车模型;201、门槛;202、侧裙;3、第一驱动机构;4、第二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包括:模型支架1以及设置于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模型、第一驱动机构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其中,车辆模型包括:固定于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骨架以及可分离设置于车辆骨架的对应位置上的门槛201以及侧裙202,门槛201以及侧裙202与车辆骨架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第一驱动机构3固定于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门槛201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4固定于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侧裙20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车辆宽度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以及车辆的行驶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进行测试的车辆模型设置于模型支架1上,使车辆模型相对于地面具有一定距离,完全模拟真实车辆在地面上放置的状态。车辆模型的门槛201以及侧裙202设置在车辆骨架上的原有位置相对应,且与车辆骨架可分离设置,使得门槛201以及侧裙202能与车辆骨架产生相对位移,且由于车辆骨架分别与门槛201以及侧裙202间具有预设间隙,车辆骨架不会对门槛201以及侧裙202的移动产生影响。固定于模型支架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3与门槛201连接,用于驱动门槛201相对于模型支架1沿竖直方向移动,即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支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模型、第一驱动机构(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其中,所述车辆模型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骨架以及可分离设置于所述车辆骨架的对应位置上的门槛(201)以及侧裙(202),所述门槛(201)以及所述侧裙(202)与所述车辆骨架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门槛(20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侧裙(20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以及车辆的行驶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上下车方便性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支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模型、第一驱动机构(3)以及第二驱动机构(4);其中,所述车辆模型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的车辆骨架以及可分离设置于所述车辆骨架的对应位置上的门槛(201)以及侧裙(202),所述门槛(201)以及所述侧裙(202)与所述车辆骨架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门槛(20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固定于所述模型支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侧裙(20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以及车辆的行驶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启动或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中的行程信息大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所驱动的所述门槛(20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所驱动的所述侧裙(202)的行程余量时进行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测量机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陈国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