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丁腈橡胶:35~40%,聚氯乙烯10%~15%,补强填充剂28~38%,软化剂6~10%,防老剂1~2%,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臭氧性和热氧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丁腈橡胶(NBR)是由丙烯腈和丁二烯经乳液共聚合制备的一种高分子弹性体。NBR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耐溶剂性、耐磨性、耐水性、气密性以及黏合性等优点,并且具有加工性能良好和性价比高等优势;但其耐臭氧老化性、电绝性和耐热性等不理想,NBR的极性高,和聚氯乙烯的相容性能特别好,通过NBR和聚氯乙烯的并用可以提高混炼胶的耐臭氧性,耐油性等综合性能。然而橡塑合金胶的加工性能不佳。为提高NBR橡胶的综合性能,使其适应更苛刻的条件同时易于加工生产,需要对NBR橡胶进行合理的配方设计。NBR的应用范围很广,除用作胶管、密封圈、油封等与油和燃料油接触的部件外,还可用作炼钢胶辊、造纸胶辊和汽车用输油胶管和油封材料等。安全、节能和环保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汽车行业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限制也日益严格,对节能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发动机进气管的使用要求进一步提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幸存的各汽车生产厂家降低成本的措施使橡胶制品生产厂家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汽车用部件的高性能化在日益增强,对橡胶制品也进一步提出了高性能化、高品质化的要求。目前的汽车发动机进气管可能达不到汽车对燃油胶管在环保、节能、安全和经济性方面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橡胶企业必须开发高性能的产品,同时为降低成本对原料、加工、硫化成型和制品开发进行全面考虑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以上问题所作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及其制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按质量百分数,其组成成分如下:丁腈橡胶:35~40%,聚氯乙烯10~15%,补强填充剂28~38%,软化剂6~10%,防老剂1~2%,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优选的,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组成成分如下:丁腈橡胶:35%,聚氯乙烯15%,补强填充剂33%,软化剂8.5%,防老剂1.5%,配合剂4.5%,硫化促进剂2.5%。优选的,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组成部分如下:丁腈橡胶36.3%,聚氯乙烯15.5%,补强填充剂32.1%,软化剂7.7%,防老剂1.5%,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优选的,所述丁腈橡胶的牌号为NV5075。该牌号的NBR橡胶具有良好的耐臭氧性和加工性能,适合用于耐臭氧,燃料油及耐溶剂的汽车用品如油管、垫圈和油封等。优选的,所述补强填充剂为N550、白炭黑和煅烧高岭土的混合物。N550易分散,硫化胶的高温性能及导热性能良好,补强性能、弹性和复原性也较佳。白炭黑具有耐油、耐热、耐寒和耐撕裂等特性,可以赋予胶料高伸长率和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增加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制品与其他材料的粘合效果,改善制品的外观质量。煅烧高岭土可以降低制品的成本。优选的,所述软化剂为环保增塑剂。环保增塑剂具有低挥发,耐寒耐热性能好,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同时因分子量大,产品耐抽出性好,且无致癌物符合ROHS指标的环保要求。优选的,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4010NA以及防护蜡3509F的混合物。添加适量的防老剂,可以使产品达到热老化和臭氧老化的要求。优选的,所述配合剂为氧化锌、硬脂酸和操作助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硫化促进剂为硫磺和促进剂TT和CZ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的制备方法,根据配方的性能要求特点,制备步骤如下。(1)备料,根据配方整体和丁腈橡胶的混炼特性,备料顺序如下:丁腈橡胶→补强填充剂→防老剂、配合剂→软化剂→硫化促进剂;(2)第一道混炼,将丁腈橡胶和防老剂及配合剂先投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时间60s;先投入软化剂,再将补强填充剂一起投入到密炼机中,混炼80~100s后进行上顶栓清扫,最后再混炼50~70s后卸料出片,制成A炼胶备用;(3)第二道混炼,将A混炼胶加入硫化促进剂,混炼60~90秒,清扫后再次混炼30~60秒,保证混炼分散充分后下片备用。本专利技术采用NV5075为主胶,该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臭氧性和加工性能,且能保证胶料所需的基础物理性能。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最突出性能为耐油性能优异,耐臭氧性能优异,且符合高温注射模压硫化的工艺要求,适合用作发动机进气管,能够满足汽车对燃油胶管在环保、节能、安全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按质量百分数,其组成成分如下:丁腈橡胶:35~40%,聚氯乙烯10~15%,补强填充剂28~38%,软化剂6~10%,防老剂1~2%,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实施例1-3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1、备胶,根据表1的配比,依次把原材料称量准确,搁置备用。2、第一道混炼,将丁腈橡胶和防老剂及配合剂先投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时间60s;先投入软化剂,再将补强填充剂一起投入到密炼机中,混炼80~100s后进行上顶栓清扫,最后再混炼50~70s后卸料出片,制成A炼胶备用;3、第二道混炼,将A混炼胶加入硫化促进剂,混炼60~90秒,清扫后再次混炼30~60秒,保证混炼分散充分后下片完成制备。表1为实施例1~3中的成分按其质量百分数的配比。表1:表2实施例1-3的混炼时间表3为实施例1-3所制成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的性能参数。表3从表3可以看到,实施例3个配方均符合产品技术参数的要求,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品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和耐臭氧性,高温注射工艺性能上佳。其中,实施例3配方的性能最优,这是因为其含胶率适中,既符合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又具有较好的价格优势。本专利技术在满足其他物理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补强填充剂和软化剂的价格变化,合理选取最优性价比的配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以NV5075为主胶,耐油性能优异,耐臭氧性能优异,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保证了制品的使用寿命。又反复试验筛选出种类和含量比例范围最合适的防老剂、配合剂、促进剂等,使本专利技术具有优秀的综合物理性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其组成部分如下:丁腈橡胶35~40%,聚氯乙烯10~15%,补强填充剂28~38%,软化剂6~10%,防老剂1~2%,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其组成部分如下:丁腈橡胶35~40%,聚氯乙烯10~15%,补强填充剂28~38%,软化剂6~10%,防老剂1~2%,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其组成部分如下:丁腈橡胶35%,聚氯乙烯15%,补强填充剂33%,软化剂8.5%,防老剂1.5%,配合剂4.5%,硫化促进剂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其组成部分如下:丁腈橡胶36.3%,聚氯乙烯15.5%,补强填充剂32.1%,软化剂7.7%,防老剂1.5%,配合剂4.6%,硫化促进剂2.3%。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牌号为NV5075。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充剂为N550、白炭黑和煅烧高岭土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用NBR混炼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垒,周国荣,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冠联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