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55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该车门框架总成包括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內锁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和防撞钢梁,该车门框架总成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结构设计,省略车门框架的上边框,既能够减轻车门框架总成重量,又能够确保车门框架总成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车门采用纯钢框架形成,以确保强度,但是,这种车门框架总成重量大,对于新能源汽车无法满足轻量化的设计要求。新能源汽车的车身框架普遍采用铝型材结构以减轻车身重量,而汽车的车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抵御碰撞,因此,基于现有结构的车门框架总成,无论是纯钢结构车门还是铝型材框架车门都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及碰撞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该车门框架总成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结构设计,省略车门框架的上边框,既能够减轻车门框架总成重量,又能够确保车门框架总成的强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所述车门框架总成包括: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内水切铝型材沿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并排延伸;內锁加强钢板,所述內锁加强钢板的顶部与所述内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外锁铝型材,所述外锁铝型材的顶部与所述外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并且,所述外锁铝型材和所述內锁加强钢板对接固连;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连接在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前端;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前端连接在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下端,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和所述外锁铝型材之间;防撞钢梁,所述防撞钢梁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前端铝型材、后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段;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形成所述车门框架总成的上边框、并与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以及放置钢梁形成钢铝混合框架。可选地,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包括具有空腔的内型梁、设置在所述内型梁的上侧壁外表面的内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内型梁的空腔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内型梁的两端,所述内加强筋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由所述内型梁的上侧壁外表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可选地,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包括具有空腔的外型梁、设置在所述外型梁上侧壁外表面的外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外型梁的空腔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外型梁的两端,所述外加强筋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由所述外型梁的上侧壁外表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可选地,所述外型梁的空腔内具有倾斜连接在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的斜加强筋。可选地,所述车门框架总成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具有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和所述外连接板对接包覆在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和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连接区域。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倾斜连接在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前端和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下端之间、在所述车门框架的前下方形成缺角。可选地,所述防撞钢梁由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所述新能源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车门框架总成。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框架总成,该车门框架总成包括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內锁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和防撞钢梁,外水切铝型材和内水切铝型材沿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并排延伸;內锁加强钢板的顶部与内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外锁铝型材的顶部与外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并且,外锁铝型材和內锁加强钢板对接固连;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连接在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前端;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前端连接在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下端,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在内所加强钢板和外锁铝型材之间;防撞钢梁的前端固定在车门骨架前端铝型材、后端固定在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段;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形成车门框架总成的上边框、并与内所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以及放置钢梁形成钢铝混合框架。该车门框架总成采用钢铝混合材料,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结构设计,省略车门框架的上边框,既能够减轻车门框架总成重量,又能够确保车门框架总成的强度。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车门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内侧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外侧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后侧视图;图5为图1中内水切铝型材的断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外水切铝型材的断面示意图;图7为图1中内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外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车门框架总成;11内水切铝型材;111内型梁;112内加强筋;12外水切铝型材;121外型梁;122外加强筋;123斜加强筋;13內锁加强钢板;14外锁铝型材;15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16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17防撞钢梁;18连接组件;181内连接板;182外连接板;18a侧棱加强筋;18b面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兼顾车门框架总成抵御膨胀强度和轻量化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对车门框架总成进行优化设计,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和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均采用铝材质的型材,而內锁加强钢板和防撞钢梁均采用钢材质的型材,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铝型材和钢型材连接固定,形成钢铝混合的车门框架总成,从而既能够减轻车门框架总成重量,又能够确保车门框架总成的强度。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车门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内侧示意图;图3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外侧示意图;图4为图1中车门框架总成的后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前、后、上、下、内、外”均是以车门框架总成装设至车身后的位置为基准,“前”指的是沿车身的长度方向汽车的车头方向、“后”指的是沿车身的长度方向的车尾方向,“上”指的是沿车身的高度方向汽车的车顶方向、“下”指的是汽车的车底方向,“内”指的是朝向汽车车身的内部方向、“外”指的是朝向汽车车身的外部方向。这些方位词的使用仅是为了清楚表示技术方案,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框架总成10,该车门框架总成10包括内水切铝型材11、外水切铝型材12、內锁加强钢板13、外锁铝型材14、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15、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16和防撞钢梁17,外水切铝型材12和内水切铝型材11沿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并排延伸;內锁加强钢板13的顶部与内水切铝型材11的后端连接;外锁铝型材14的顶部与外水切铝型材12的后端连接,并且,外锁铝型材14和內锁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框架总成包括: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内水切铝型材沿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并排延伸;內锁加强钢板,所述內锁加强钢板的顶部与所述内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外锁铝型材,所述外锁铝型材的顶部与所述外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并且,所述外锁铝型材和所述內锁加强钢板对接固连;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连接在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前端;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前端连接在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下端,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和所述外锁铝型材之间;防撞钢梁,所述防撞钢梁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前端铝型材、后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段;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形成所述车门框架总成的上边框、并与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以及放置钢梁形成钢铝混合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框架总成包括:内水切铝型材;外水切铝型材,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内水切铝型材沿新能源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并排延伸;內锁加强钢板,所述內锁加强钢板的顶部与所述内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外锁铝型材,所述外锁铝型材的顶部与所述外水切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并且,所述外锁铝型材和所述內锁加强钢板对接固连;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连接在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外水切铝型材的前端;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前端连接在所述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下端,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和所述外锁铝型材之间;防撞钢梁,所述防撞钢梁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前端铝型材、后端固定在所述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的后段;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和所述外水切铝型材形成所述车门框架总成的上边框、并与所述内所加强钢板、外锁铝型材、车门骨架前段铝型材、车门骨架下后段铝型材以及放置钢梁形成钢铝混合框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切铝型材包括具有空腔的内型梁、设置在所述内型梁的上侧壁外表面的内加强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型梁的空腔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内型梁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