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279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包括进料箱,所述进料箱顶部设有气压箱,所述进料箱左侧设有纺纱箱,所述纺纱箱底部设有沉淀池,所述进料箱右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箱内设有第一张紧轮机构、纺纱线、涡流管,且所述涡流管设置于第一张紧轮左侧,所述涡流管下方还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箱内设有气压机,气压机右端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气压传感器、气压机,纺纱箱内设有纺纱罗拉、胶辊,且胶辊设置于纺织罗拉底部,纺纱线的左端分别连接牵引机、第二张紧轮机构,整体装置方便控制气压,纺纱效果好,提高了压辊的使用寿命,便于调节纱线的压力,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属于纺织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纺织设备的快速发展,进而催生了很多功能性面料的出现,涡流纺纱线是最近出现时间不长的一种纺织技术,制作效率高,工艺相对简单,为很多厂家所使用,涡流纺,是日本murata公司在喷气纺(MJS)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的适合纺纯棉的纺纱设备(MVS),从2013年12月起,中国工业和信息部规定的标准名称为喷气涡流纺,1957年德国的哥茨莱德首先设计专利技术了涡流纺纱,1975年之后我国开始研究,天津设计制造了TW-4型TW-5型,上海研制出了WF-2型,各国现在对其研究进展不大,主要原因是对涡流纺纱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与适纺范围较窄有关,在涡流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加捻借助气流完成,涡流纺纱纺纱器的结构简单,取消了高速回转的机件,借助高速回转的气流对动纱条实现加捻,但是涡流纺纱装置,涡流管负压较大,且产品牵引速度较慢,从而出现纱线较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包括进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顶部设有气压箱(2),所述进料箱(1)左侧设有纺纱箱(3),所述纺纱箱(3)底部设有沉淀池(4),所述进料箱(1)右侧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箱(1)内设有第一张紧轮机构(6)、纺纱线(7)、涡流管(8),且所述涡流管(8)设置于第一张紧轮机构(6)左侧,所述涡流管(8)下方还设有气压传感器(9),所述气压箱(2)内设有气压机(10),所述气压机(10)右端设有控制面板(11),且所述控制面板(11)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气压传感器(9)、气压机(10),所述纺纱箱内设有纺纱罗拉(12)、胶辊(13),且所述胶辊(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软型涡流纺纱线加工装置,包括进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顶部设有气压箱(2),所述进料箱(1)左侧设有纺纱箱(3),所述纺纱箱(3)底部设有沉淀池(4),所述进料箱(1)右侧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箱(1)内设有第一张紧轮机构(6)、纺纱线(7)、涡流管(8),且所述涡流管(8)设置于第一张紧轮机构(6)左侧,所述涡流管(8)下方还设有气压传感器(9),所述气压箱(2)内设有气压机(10),所述气压机(10)右端设有控制面板(11),且所述控制面板(11)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气压传感器(9)、气压机(10),所述纺纱箱内设有纺纱罗拉(12)、胶辊(13),且所述胶辊(13)设置于纺纱罗拉(12)底部,所述纺纱线(7)的左端分别连接牵引机(14)、第二张紧轮机构(15),且所述第二张紧轮机构(15)设置在牵引机(14)下方,所述纺纱箱(3)顶部还设有水泵(16),所述纺纱箱(3)顶部内壁还设有雾化喷头(17),所述沉淀池(4)内设有滤网(18),所述滤网(18)底部设有过滤纱布(19),且所述过滤纱布(19)设置在沉淀池(4)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张紧轮机构(6)由支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丞棋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斯苏州新型纺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