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68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和门轴,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门板和门轴的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其中,上门转臂与门板顶部的连接处具有上铰接点,下门转臂与门板底部的连接处具有下铰接点,上门转臂和/或下门转臂构造成在门板相对门轴转动时使上铰接点和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而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客车车型中,前围圆基调造型的公交车的前围造型从A柱向后曲线延伸,此种造型的车型采用内摆门结构时,门轴如果是单根垂直设计的,就会与前围造型干涉,从而需要采用三连杆形式调整门轴进行定位以避开前顶。经长期的市场问题调研,发现使用三连杆门轴的内摆门拐臂与门板连接处产生断裂故障的频率较高。通过对门板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在乘客门板开启过程中,门轴上下转臂与门板的铰接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增加,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门板的约束不适应门板的运行工况,最终容易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而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的问题。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所述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和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板和所述门轴的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其中,所述上门转臂与所述门板顶部的连接处具有上铰接点,所述下门转臂与所述门板底部的连接处具有下铰接点,所述上门转臂和/或所述下门转臂构造成在所述门板相对所述门轴转动时使所述上铰接点和所述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门板的顶部具有一支座,所述上门转臂固定于所述支座处,所述上门转臂通过所述支座与所述门板顶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设置一支撑轴,所述上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垂直交叉连接,使所述上门转臂通过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支座连接;其中,所述上铰接点为所述上门转臂与所述支撑轴的交叉点,所述上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垂直,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具有弹簧结构,且所述弹簧结构位于所述上门转臂端部的上方;其中,所述弹簧结构构造成在所述门板被开启时被挤压以使所述支撑轴向下运动,从而使所述上铰接点向下移动一所述预设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具有两个端部,其中一个端部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为限位端,用于使所述弹簧结构限于所述上门转臂的端部和所述限位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距离为2-10mm。进一步地,所述门板的底部具有一底部支座,所述下门转臂固定于所述底部支座处,使所述下门转臂通过所述底部支座与所述门板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座上设置有底部支撑轴,所述下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撑轴垂直交叉连接,使所述下门转臂通过所述底部支撑轴与所述底部支座连接;其中,所述下铰接点为所述下门转臂与所述底部支撑轴的交叉点,所述下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垂直,且所述底部支撑轴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结构为螺旋弹簧,其在所述门板被开启时被挤压以使所述上铰接点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且在所述门板被关闭时复位以使所述上铰接点恢复至所述门板闭合时的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和门轴,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的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车门的门板和门轴通过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上门转臂和/或下门转臂在门板相对门轴转动时可以使得上门转臂与门板顶部连接处的上铰接点和下门转臂与门板底部连接处的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因此,通过预设距离的限定可以使得上门转臂或下门转臂在门板被开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同时,上铰接点和下铰接点距离缩短(如上铰接点下降),而不会使得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产生硬性变形,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而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的问题。其次,由于上门转臂的端部与支座上的支撑轴垂直交叉连接,其中,支撑轴具有弹簧结构,而通过弹簧结构的设置可以在门板被开启的过程中,通过弹簧结构的挤压使得支撑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上铰接点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不会使得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产生硬性变形。再者,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上下颠簸,通过弹簧结构的设置,上、下铰接点会通过弹簧结构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减小对上、下门转臂的硬性冲击。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门板与车辆门轴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图4是图3的示意性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般,在比较时尚造型(如A柱双向弯曲)的城市客车上,前内摆门轴通常为三段式结构。而目前采用的三段式门轴结构在乘客门板开启过程中,门轴的上下转臂与门板的铰接点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增加,使得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致门板约束不适应门板的运行工况,从而容易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以门下转臂固定点垂直方向高度位置不变为例,可结合图1进行说明,经过计算,常规产品(比如乘客门骨架洞口高2100mm)门轴上转臂固定点会下降3mm-5mm,即门板未被开启时的上转臂固定点111与门板未被开启时的上转臂固定点111’之间的距离B’可以为3mm-5mm,上转臂相对下转臂倾斜角度达到1.34°左右。如此,长期运行过程中,门板对门轴拐臂的硬性施加1.34°倾斜角度及负载力,会造成乘客门总成中强度刚度较低的铝门板、门转臂的连接点处变形及疲劳断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200和门轴100,调节装置可包括用于连接门板和门轴的上门转臂10和下门转臂20。其中,上门转臂10与门板200顶部的连接处具有上铰接点11,下门转臂20与门板200底部的连接处具有下铰接点21,上门转臂10和/或下门转臂20可构造成在门板200相对门轴100转动时使上铰接点11和下铰接点21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B,如图4所示。车辆的门板200和门轴100通过上门转臂10和下门转臂20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上门转臂和/或下门转臂在门板相对门轴转动时可以使得上门转臂10与门板顶部连接处的上铰接点11和下门转臂20与门板底部连接处的下铰接点21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因此,通过预设距离B的大小限定可以使得上门转臂10或下门转臂20在门板被开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同时,上铰接点11和下铰接点21距离缩短(如上铰接点下降),而不会使得上门转臂10和下门转臂20产生硬性变形,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板的转臂铰接点被强制拉伸而导致门板变形、脱焊至断裂或转臂变形、局部疲劳断裂的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门板200的顶部可具有一支座2,上门转臂10固定于支座2处,以使得上门转臂10通过支座2实现与门板200顶部的连接。支座2上可设置一支撑轴3,上门转臂10的端部与支撑轴3垂直交叉连接,以使得上门转臂10通过支撑轴3与支座2连接。其中,上铰接点11可以为上门转臂10与支撑轴3的交叉点,上门转臂10的端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所述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和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板和所述门轴的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其中,所述上门转臂与所述门板顶部的连接处具有上铰接点,所述下门转臂与所述门板底部的连接处具有下铰接点,所述上门转臂和/或所述下门转臂构造成在所述门板相对所述门轴转动时使所述上铰接点和所述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调节装置,所述车辆的车门包括门板和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板和所述门轴的上门转臂和下门转臂,其中,所述上门转臂与所述门板顶部的连接处具有上铰接点,所述下门转臂与所述门板底部的连接处具有下铰接点,所述上门转臂和/或所述下门转臂构造成在所述门板相对所述门轴转动时使所述上铰接点和所述下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一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顶部具有一支座,所述上门转臂固定于所述支座处,所述上门转臂通过所述支座与所述门板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置一支撑轴,所述上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支撑轴垂直交叉连接,使所述上门转臂通过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支座连接;其中,所述上铰接点为所述上门转臂与所述支撑轴的交叉点,所述上门转臂的端部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垂直,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车辆的高相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具有弹簧结构,且所述弹簧结构位于所述上门转臂端部的上方;其中,所述弹簧结构构造成在所述门板被开启时被挤压以使所述支撑轴向下运动,从而使所述上铰接点向下移动一所述预设距离。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张祥宇魏杰汪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