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41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能量效率良好地进行动臂等支承构件的动作(特别是下降动作)的液压回路。液压回路(10)包括:选择阀(40),其与头侧室(84)连通,根据来自头侧室(84)的工作油的压力切换油路(11);以及连络路径(23),其使头侧室(84)与杆侧室(83)连通。在来自头侧室(84)的工作油的压力为切换压力以上时,选择阀(40)阻断液压源(12)与杆侧室(83)之间的连通。

Hydraulic circu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ydraulic circuit capable of performing the action (especially the descending action) of the supporting member such as the boom with good energy efficiency. The hydraulic circuit (10) comprises a selection valve (40),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side chamber (84), an oil circuit (11) is switched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of the working oil from the head side chamber (84), and a connecting path (23), which connects the head side chamber (84) with the rod side chamber (83). When the pressure of the working oil from the head side chamber (84) is above the switching pressure, the selection valve (40) block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ydraulic source (12) and the rod side chamber (8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回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回路。
技术介绍
液压挖掘机的动臂在重力的影响下大致沿着铅垂方向上下驱动。考虑到这样的动臂的驱动特性,作为与动臂驱动用的液压缸连接的液压回路,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液压回路。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建筑机械的节能装置中,设有用于控制压力油向动臂缸的供给的控制阀(换向阀),并且在与油箱连通的油路设有负控制节流件,在比负控制节流件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在该节能装置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检测到的负控制压力,控制驱动液压泵的发动机的转速,实现节能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液压挖掘机的动臂的下降再生回路中,在方向控制阀的动臂下降位置且动臂底侧的油箱返回油路设有节流件,并且在通往动臂杆侧的供给油路设有节流件。并且,设有使油箱返回油路与供给油路连通的再生油路,在该再生油路安装有单向阀。采用该再生回路,在动臂下降动作时,来自动臂底侧的返回油能够利用节流件提高压力之后经由再生油路向动臂杆侧返回,因此能够减少来自液压泵的供给油。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液压回路中,在抵抗动臂下降的力未发挥作用的状态下使动臂下降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切换阀打开第一中心旁通油路以减少第一液压泵的喷出量,并且来自伸长侧油室的排出油经由再生回路向缸缩小侧油室供给。另一方面,在抵抗动臂下降的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切换阀关闭第一中心旁通油路以增大泵喷出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301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08931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472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的以往的液压回路中,设法抑制了在动臂的下降动作时由液压源(液压泵)供给来的工作油的供给量等,但对于结构的简单化、低成本化及节能化,还具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在如例如专利文献1的节能装置那样基于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液压泵的工作油的输出的装置中,必须设置传感器,因此装置结构复杂化并且成本升高。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再生回路中,即使在如例如在铲斗处于空中的状态下使动臂下降的情况那样能够利用自重使动臂下降的情况下,也从液压泵向动臂缸(特别是动臂杆侧)供给油。像这样从液压泵向动臂缸供给原本不需要的工作油会造成能量损失,因此不一定能谋求最佳的节能化。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液压回路中,也是,在抵抗动臂下降的力未发挥作用的状态下使动臂下降的情况下,来自液压泵的压力油供给至动臂缸,造成能量损失。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能量效率良好地进行动臂等支承构件的动作(特别是下降动作)的液压回路。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液压回路,该液压回路与液压源和液压缸连接,该液压源用于向油路供给工作油,该液压缸具有用于支承沿着铅垂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的活塞杆、头侧室以及杆侧室,其中,该液压回路包括:选择阀,其与头侧室连通,根据来自头侧室的工作油的压力切换油路;以及连络路径,其使头侧室与杆侧室连通,在来自头侧室的工作油的压力为切换压力以上时,选择阀阻断液压源与杆侧室之间的连通。也可以是,在来自头侧室的工作油的压力低于切换压力时,选择阀使液压源与杆侧室连通。也可以是,连络路径使头侧室与油箱通路连通,杆侧室与油箱通路连通,经由油箱通路及连络路径与头侧室连通。也可以是,在来自头侧室的工作油的压力为切换压力以上时,选择阀使液压源与旁通通路连通。也可以是,液压源是根据旁通通路的工作油的压力改变工作油的供给量的负控制式液压泵。也可以是,液压回路还包括换向阀,该换向阀用于切换液压源与液压缸之间的油路,选择阀设在换向阀的内部。也可以是,支承构件是动臂。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能量效率良好地进行动臂等支承构件的动作(特别是下降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液压回路的回路结构例的回路图,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中立位置且斗杆用换向阀配置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图2是表示液压回路的回路结构例的回路图,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且斗杆用换向阀配置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图示了动臂处于空中状态的情况。图3是表示液压回路的回路结构例的回路图,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且斗杆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的状态。图4是表示液压回路的回路结构例的回路图,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且斗杆用换向阀配置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图示了动臂处于接地状态的情况。图5是表示动臂用换向阀及选择阀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动臂处于接地状态且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图6是表示动臂用换向阀及选择阀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动臂处于空中状态且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的状态。图7是表示动臂用换向阀及选择阀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动臂处于接地状态且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的状态。图8是表示动臂用换向阀及选择阀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配置于正向驱动位置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液压回路;11、油路;11a、主油路;11b、分支油路;11c、分支油路;12、液压源;13、调节器;14、油箱;21、油箱通路;22、旁通通路;22a、第1旁通通路;22b、第2旁通油路;23、连络路径;24、负控制油路;30、动臂用换向阀;31、斗杆用换向阀;40、选择阀;41、止回阀;42、节流件;43、管路安全补给阀;44、排出控制阀;45、压力控制阀;50、滑阀芯;51、主体部;52、油箱连通路;53、第1致动器通路;54、第1上游侧卸载通路;55、第1下游侧卸载通路;56、第2上游侧卸载通路;57、第2下游侧卸载通路;58、桥通路;59、第2致动器通路;60、切换弹簧;70、液压挖掘机;71、动臂;72、斗杆;73、铲斗;74、动臂用液压缸;75、斗杆用液压缸;75a、活塞杆;75b、杆侧室;75c、头侧室;76、铲斗用液压缸;81、活塞杆;81a、活塞部;81b、杆部;82、缸体;83、杆侧室;84、头侧室;a、正向驱动位置;b、中立位置;c、反向驱动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各附图所示的要素可能包括尺寸和比例等与实际的尺寸和比例等不同地示出的要素。以下,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特别是动臂)的驱动控制用液压回路的情况。其中,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适用于液压缸的驱动控制用液压回路,该液压缸具有用于支承除动臂以外的沿着铅垂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的活塞杆,本专利技术的适应对象并不限定于动臂的驱动控制用液压回路。图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压回路10的回路结构例的回路图。图1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30配置于中立位置b且斗杆用换向阀31配置于中立位置b的状态。图2和图4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30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c且斗杆用换向阀31配置于中立位置b的状态,图2图示了动臂71处于与铲斗73及斗杆72一起离开地面的状态(以下也称作“空中状态”)的情况,图4图示了动臂71处于经由铲斗73及斗杆72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以下也称作“接地状态”)的情况。图3图示了动臂用换向阀30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c且斗杆用换向阀31配置于反向驱动位置c的状态。另外,在图1~图4中,油路结构以回路图的形态示出,而液压挖掘机70(特别是动臂71、斗杆72及铲斗73等)以外观图的形态示出。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回路,该液压回路与液压源和液压缸连接,该液压源用于向油路供给工作油,该液压缸具有用于支承沿着铅垂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的活塞杆、头侧室以及杆侧室,其中,该液压回路包括:选择阀,其与所述头侧室连通,根据来自所述头侧室的所述工作油的压力切换所述油路;以及连络路径,其使所述头侧室与所述杆侧室连通,在来自所述头侧室的所述工作油的压力为切换压力以上时,所述选择阀阻断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杆侧室之间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13 JP 2017-1760151.一种液压回路,该液压回路与液压源和液压缸连接,该液压源用于向油路供给工作油,该液压缸具有用于支承沿着铅垂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的活塞杆、头侧室以及杆侧室,其中,该液压回路包括:选择阀,其与所述头侧室连通,根据来自所述头侧室的所述工作油的压力切换所述油路;以及连络路径,其使所述头侧室与所述杆侧室连通,在来自所述头侧室的所述工作油的压力为切换压力以上时,所述选择阀阻断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杆侧室之间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回路,其中,在来自所述头侧室的所述工作油的压力低于所述切换压力时,所述选择阀使所述液压源与所述杆侧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仁后藤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