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油箱管路及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0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及机动车,涉及机动车配件的技术领域。机动车油箱管路包括U型车架、连通管和油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与第一纵向连接板相对的第二纵向连接板上;所述油管穿设在所述连通管内。解决了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需要绕过U字形的车架,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形成两个转角,导致燃油容易在转角的位置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纵向连接板上,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纵向连接板上,油管穿设在连通管内,燃油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确保燃油能够顺畅的流通。

Vehicle Fuel Tank Pipeline and Mot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pipeline and a motor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tor vehicle accessories. The fuel tank pipeline of a motor vehicle includes a U-frame, a connecting pipe and an oil pip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U-fram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late opposite the first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U-frame; the oil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pipe.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uel pipeline needs to bypass the U-shaped frame, and two corners are form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uel pipeline, which leads to the blockage of the fuel at the corners. Th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late. The oil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fuel will not be blocked,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flow of fu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油箱管路及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及机动车。
技术介绍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或者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机动车的结构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轮胎、动力等,其中,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者装载货物。机动车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扳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梁、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他们相连接的扳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上述现有技术中,在车底板的下部安装呈U字形的车架,燃油管路需要绕过U字形的车架,才能进行使用,从而确保油管内的燃油能够循环流动。但是,燃油管路绕过U字形车架时,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呈U字形,使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具有两个转角,导致燃油容易在转角的位置堵塞,影响燃油的正常循环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绕过U字形的车架,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形成两个转角,导致燃油容易在转角的位置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绕过U字形的车架,燃油管路的中间位置形成两个转角,导致燃油容易在转角的位置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包括U型车架、连通管和油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与第一纵向连接板相对的第二纵向连接板上;所述油管穿设在所述连通管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应。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通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盘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锁紧盘套接在所述连通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锁紧盘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紧盘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锁紧盘套接在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锁紧盘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锁紧组件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上;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件均布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相对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内壁连接有第一固定塞。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内壁连接有第二固定塞。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包括U型车架和所述的机动车油箱管路;所述机动车油箱管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的第一纵向连接板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利用第一纵向连接板、第二纵向连接板对所述连通管的两端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第二纵向连接板相对设置,以使所述连通管能够直接贯穿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第二纵向连接板,当所述油管穿设在所述连通管后,所述油管在横向位置不会出现转角的现象,从而避免了燃油在油管内堵塞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在车架连接上述的机动车油箱管路,油管内的燃油流通顺畅,不会出现堵塞,从而确保机动车能够稳定的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机动车油箱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机动车油箱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机动车油箱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U型车架;200-连通管;300-油管;400-第一锁紧组件;500-第二锁紧组件;101-第一纵向连接板;102-第二纵向连接板;103-第一连接孔;104-第二连接孔;201-第一固定塞;202-第二固定塞;401-第一锁紧盘;402-第一连接件;501-第二锁紧盘;502-第二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包括U型车架100、连通管200和油管300;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的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与第一纵向连接板101相对的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所述油管300穿设在所述连通管200内。在图1中,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为左侧连接板,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为右侧连接板。连通管200为金属管。连通管200的左端焊接在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连通管200的右端焊接在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油管300沿着连通管200的左端穿入,并沿着连通管200的右端穿出,以使油管300能够通过连通管200直接穿过U型车架100,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车架(100)、连通管(200)和油管(300);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的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与第一纵向连接板(101)相对的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所述油管(300)穿设在所述连通管(20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油箱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车架(100)、连通管(200)和油管(300);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的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U型车架(100)与第一纵向连接板(101)相对的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所述油管(300)穿设在所述连通管(2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油箱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3),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4);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103)内,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孔(10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油箱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3),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4);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3)相对应;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102)上,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4)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油箱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400)和第二锁紧组件(500);所述第一锁紧组件(4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通管(200)的一端,所述第一锁紧组件(40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101)上;所述第二锁紧组件(5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通管(20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500)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昊凌潘贵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福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