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84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包括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所述防漏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防漏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底端贯穿防漏箱并延伸至防漏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油管技术领域。该新型防泄漏加油管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当渗出来的燃油过多时,浮块便会随着燃油上升进而触碰开关,不需要通过精密的检测装置检测燃油的体积变化,只需要通过物理运动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的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

A New Leakage-proof Fue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leak-proof refuelling pip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oil pipe, whose top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oil pipe, the outer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oil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leak-proof box,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leak-proof box is fixed with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pull rope, the top of the pull rope is fix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base are fix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Limit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leak-proof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oil tank, and the bottom of the oi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n oil intak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oil intake pipe runs through the leak-proof tank and extends to the inside of the leak-proof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oil filling pipe. The new leak-proof refueling pipe can touch the switch with the increase of fuel when the amount of oil leaking out is too much. It does not need to detect the volume change of fuel by a precise detection device. It only needs to realize automatic control by means of physical movemen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
本技术涉及加油管
,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
技术介绍
由于汽油蒸发量的规定严格,对低燃料透过性的要求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低燃料透过性被应用于汽车的加油管。包括已有的软管和与之连接一起的加油嘴,加油嘴是外部可适应各种管径,为插入方便而设计成锥形表面的插管,内部是由一个内管和在其上设置一个一边缘固定在插管和内管的结合处、其他部分可自由开起的起活塞作用的圆形软片,其中的软片直径大于内管的内径、小于内管的外径,且园形软片只有很小的一处边缘与插管和内管连接,而构成完整的汽车加油管。现有的加油管在两个油管的连接处通常都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很容易造成燃油的泄漏,为了减少泄漏常常需要工作人员去检修,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解决了现有的加油管在两个油管的连接处通常都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很容易造成燃油泄漏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包括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油管,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漏罩,所述第一油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所述防漏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防漏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底端贯穿防漏箱并延伸至防漏箱的内部,所述进油管的底端连通有吸油球,所述防漏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吸油球的底部连通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底端贯穿限位板并延伸至限位板的左侧,所述吸油管和进油管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防漏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防漏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防漏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柱。优选的,所述滑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左侧与吸油球的右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表面和第二凸块的表面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适配的通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防泄漏加油管,通过在防漏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防漏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底端贯穿防漏箱并延伸至防漏箱的内部,进油管的底端连通有吸油球,防漏箱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开关,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当渗出来的燃油过多时,浮块便会随着燃油上升进而触碰开关,不需要通过精密的检测装置检测燃油的体积变化,只需要通过物理运动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的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2)、该新型防泄漏加油管,通过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柱滑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左侧与吸油球的右侧活动连接,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的表面和第二凸块的表面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连接轴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适配的通孔,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电机与连接轴的配合,可以实现滑柱的往复运动,利用压板不停的挤压吸油球,从而使溢出的燃油装进油箱,避免了燃油的泄漏浪费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油管、2-防漏箱、3-底座、4-拉绳、5-浮块、6-限位板、7-油箱、8-进油管、9-吸油球、10-吸油管、11-单向阀、12-挡板、13-机箱、14-电机、15-转轴、16-转盘、17-第一凸块、18-支撑柱、19-通槽、20-滑柱、21-压板、22-第二凸块、23-连接轴、24-通孔、25-第二油管、26-开关、27-防漏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包括第一油管1,第一油管1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油管25,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5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漏罩27,第一油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2,防漏箱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箱13,机箱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远离电机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6,转盘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7,机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9,通槽1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柱20,滑柱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22,第一凸块17的表面和第二凸块22的表面通过连接轴23活动连接,连接轴23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凸块17和第二凸块22相适配的通孔24,滑柱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1,压板21的左侧与吸油球9的右侧活动连接,支撑柱18的底端与防漏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漏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4,拉绳4对浮块5起到牵引作用,拉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5,底座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对浮块5起到限位作用,防漏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7,油箱7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8,进油管8的底端贯穿防漏箱2并延伸至防漏箱2的内部,进油管8的底端连通有吸油球9,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开关26,开关2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与电机14串联,吸油球9的底部连通有吸油管10,吸油管10的底端贯穿限位板6并延伸至限位板6的左侧,吸油管10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1,单向阀11避免燃油回流,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与限位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2,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5是两根油管,连接处套设有防漏罩27。工作时,首先将第二油管25螺纹连接在第一油管1上,当燃油泄漏时会流进防漏箱2内,随着燃油泄漏增会带动浮块5上升,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会触碰开关26,进而启动电机14,电机14持续工作,并且防漏箱2上方的警示灯亮起,然后带动转轴15转动,再带动转盘1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块17转动,然后带动连接轴23左右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凸块22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滑柱20在通槽19内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压板21反复挤压吸油球9,燃油被吸进吸油球9内再被挤进油箱7内储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包括第一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油管(25),所述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5)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漏罩(27),所述第一油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2),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4),所述拉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5),所述底座(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防漏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7),所述油箱(7)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的底端贯穿防漏箱(2)并延伸至防漏箱(2)的内部,所述进油管(8)的底端连通有吸油球(9),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开关(26),所述吸油球(9)的底部连通有吸油管(10),所述吸油管(10)的底端贯穿限位板(6)并延伸至限位板(6)的左侧,所述吸油管(10)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1),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与限位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包括第一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油管(25),所述第一油管(1)和第二油管(25)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漏罩(27),所述第一油管(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2),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4),所述拉绳(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浮块(5),所述底座(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所述防漏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7),所述油箱(7)的底部连通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的底端贯穿防漏箱(2)并延伸至防漏箱(2)的内部,所述进油管(8)的底端连通有吸油球(9),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开关(26),所述吸油球(9)的底部连通有吸油管(10),所述吸油管(10)的底端贯穿限位板(6)并延伸至限位板(6)的左侧,所述吸油管(10)和进油管(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1),所述防漏箱(2)内腔的顶部且位于吸油球(9)与限位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泄漏加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双董湘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博元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