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94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包括底板,两个所述方铁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仁,两个所述方铁之间放置有第四顶针板,所述第四顶针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顶针板,所述第三顶针板上端放置有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二顶针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中间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第三顶针板与第四顶针板中间固定连接有直顶镶件,所述扣机下端与第四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下端设有与第四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倒扣结构强脱的特点,解决了斜顶顶出脱倒扣出模困难的问题。

A double ejection inverted structure without inclined to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ulding mould, in particular to a double ejection and inversion structure without inclined top,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wo upper ends of the square iron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ear template through bolts, and the rear tem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rear mould kernel through bolts, and a fourth ejector plate is placed between the two square iron, and the fourth ejector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third through bolts. A second ejector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hird ejector plate, the second ejector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jector plate by bolts, the first ejector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jector plate, the third ejector plate and the fourth ejector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top insert, the lower end of the buckl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ejector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baffle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traight top insert. There is a limit plate fixed to the fourth thimb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feature of strong release of the product's inverted structure,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release of the inverted release die for oblique e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注塑成型模具行业不断的兴起,各种模具结构千变万化,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结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一种像图1所示产品,由于倒扣位置空间很小,使用目前的斜顶出倒扣的结构根本难以实现,从而使用到了本实用创新的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方铁,且两个所述方铁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方铁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仁,两个所述方铁之间放置有第四顶针板,所述第四顶针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顶针板,所述第三顶针板上端放置有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二顶针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中间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上方穿通后模板和后模仁,且与产品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三顶针板与第四顶针板中间固定连接有直顶镶件,所述直顶镶件上方穿通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后模板以及后模仁,且与产品底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顶针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扣机,所述扣机下端与第四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设有与第四顶针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底板中部位置设有KO顶棍,所述KO顶棍贯穿底板、第四顶针板与第三顶针板。优选的,所述直顶镶件的数目为两个。优选的,所述顶针数目为五个。优选的,所述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第三顶针板与第四顶针板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第一顶针板与第三顶针板体积相同,所述第二顶针板与第四顶针板体积相同。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塑胶产品本身固有的高强度及弹性特点,对产品的倒扣结构实现强脱,从而解决了斜顶顶出脱倒扣出模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第一次顶出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次顶出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后模板1、方铁2、底板3、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第三顶针板6、第四顶针板7、产品8、后模仁9、直顶镶件10、扣机11、挡板12、限位板13、KO顶棍14、顶针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包括底板3,底板3上侧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方铁2,且两个方铁2间隔设置,两个方铁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板1,后模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仁9,两个方铁2之间放置有第四顶针板7,第四顶针板7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顶针板6,第三顶针板6上端放置有第二顶针板5,第二顶针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板4,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第三顶针板6与第四顶针板7的横截面积相同,第一顶针板4与第三顶针板6体积相同,第二顶针板5与第四顶针板7体积相同,第一顶针板4与第二顶针板5中间固定连接有顶针15,顶针15数目为五个,顶针15上方穿通后模板1和后模仁9,且与产品8底部相抵接,第三顶针板6与第四顶针板7中间固定连接有直顶镶件10,直顶镶件10的数目为两个,直顶镶件10上方穿通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后模板1以及后模仁9,且与产品8底部面相抵接,第一顶针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扣机11,扣机11能够经受的拉力调至大于拉动第三顶针板6和第四顶针板7的拉力,扣机11下端与第四顶针板7固定连接,后模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下端设有与第四顶针板7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3,底板3中部位置设有KO顶棍14,KO顶棍14贯穿底板3、第四顶针板7与第三顶针板6。工作原理:产品注塑成型开模之后如图2所示,产品8留在后模仁9上表面,接着注塑机开始做顶出运动,由于KO顶棍14直顶在第二顶针板5底板,可知第一顶针板4和第二顶针板5最先受到顶出力,由于扣机11的拉动力,第三顶针板6和第四顶针板7也会因扣机11的拉动力跟随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一起作顶出运动,从而导致顶针15和直顶镶件10同时对产品8顶出,从而形成第一次顶出运动,当第一次顶出运动到达预定行程之后,限位板13会与挡板12相碰,第一次顶出结束,顶出效果如图3所示。当限位板13和挡板12相碰之后,由于受到限位板13阻力,扣机11会被强行拉开,第三顶针板6和第四顶针板7停止顶出运动,然而第一顶针4板和第二顶针板5因受KO14顶棍的顶出力继续向前顶出,这就形成了第二次顶出运动,由于固定在第一顶针板4和第二顶针板5之间的只有顶针15,同时由图3可知,在经过第一次顶出效果之后,产品8倒扣背后位置胶位已经脱离模仁型芯,在接下来的第二次顶出过程中,顶针15的顶出力会使产品8倒扣位置胶位强行向背部偏离,从而使倒扣在直顶镶件10上强脱出来,直至整个产品8从直顶镶件10上脱离出来,完成第二次顶出如4四所示。产品8顶出之后,模具合模继续进行下一次生产,一周期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侧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方铁(2),且两个所述方铁(2)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铁(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板(1),所述后模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仁(9),两个所述方铁(2)之间放置有第四顶针板(7),所述第四顶针板(7)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顶针板(6),所述第三顶针板(6)上端放置有第二顶针板(5),所述第二顶针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板(4),所述第一顶针板(4)与第二顶针板(5)中间固定连接有顶针(15),所述顶针(15)上方穿通后模板(1)和后模仁(9),且与产品(8)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三顶针板(6)与第四顶针板(7)中间固定连接有直顶镶件(10),所述直顶镶件(10)上方穿通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后模板(1)以及后模仁(9),且与产品(8)底部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顶针板(4)一侧固定连接有扣机(11),所述扣机(11)下端与第四顶针板(7)固定连接,所述后模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下端设有与第四顶针板(7)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3),所述底板(3)中部位置设有KO顶棍(14),所述KO顶棍(14)贯穿底板(3)、第四顶针板(7)与第三顶针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斜顶二次顶出倒扣结构,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上侧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方铁(2),且两个所述方铁(2)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铁(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板(1),所述后模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模仁(9),两个所述方铁(2)之间放置有第四顶针板(7),所述第四顶针板(7)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顶针板(6),所述第三顶针板(6)上端放置有第二顶针板(5),所述第二顶针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板(4),所述第一顶针板(4)与第二顶针板(5)中间固定连接有顶针(15),所述顶针(15)上方穿通后模板(1)和后模仁(9),且与产品(8)底部相抵接,所述第三顶针板(6)与第四顶针板(7)中间固定连接有直顶镶件(10),所述直顶镶件(10)上方穿通第一顶针板(4)、第二顶针板(5)、后模板(1)以及后模仁(9),且与产品(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思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丰顺塑胶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