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递送生物分子以诱导耐受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39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通过使含有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来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或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其中该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使得抗原和/或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细胞,从而产生致耐受性和/或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该致耐受性和/或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递送至个体,并且对该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和/或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biomolecules to induce toleran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inducing or inhibi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to an antigen by making the cell suspension containing an immune cell deform the cell through a constriction region, thereby causing disturbance of the cell, allowing antigens and/or tolerance factors to enter the cell, thereby producing tolerant and/or immunosuppressive immune cells. In some implementations, tolerant and/or immunosuppressive immune cells are delivered to individual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ntigen induces tolerance to the antigen and/or inhibits the immune response to the anti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细胞内递送生物分子以诱导耐受性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331,384的优先权,将其通过引用以其全文特此结合。
本公开文本总体上涉及通过使细胞悬浮液通过使细胞变形的缩窄部将化合物递送至细胞来阻抑免疫应答或诱导耐受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不希望的免疫应答促成自身免疫、移植排斥、过敏和抗药物应答。当生物体产生抗自身应答时,自身免疫就会发生,通常是由于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失调。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例如I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多发性硬化症。在接受生物体中移植供体器官后的致病性免疫应答可导致移植物排斥并降低患者存活。此外,针对食物和环境抗原的不需要的免疫应答驱动过敏性疾病,诸如哮喘、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因此,建立对抗原的免疫耐受性的方法是大量治疗性开发的热点。目前的细胞内递送方法在调节细胞表型或功能以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方面是无效的。因此,存在对如下的尚未满足的需求:可以将抗原和致耐受性因子加载到细胞的细胞质中并且驱动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应答以用于治疗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和移植排斥的致病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内递送技术。描述使用微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该免疫细胞是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并且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03 US 62/331,3841.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该免疫细胞是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并且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2.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和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包含该抗原的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3.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该免疫细胞是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并且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4.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和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包含该抗原的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5.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该抗原的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并且其中通过使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通过缩窄部将该抗原引入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中,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进入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6.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该抗原和致耐受性因子的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并且其中通过使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通过缩窄部将该抗原和该致耐受性因子引入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中,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和该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7.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该抗原的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并且其中通过使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通过缩窄部将该抗原引入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中,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进入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8.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包含该抗原和致耐受性因子的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该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并且其中通过使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通过缩窄部将该抗原和该致耐受性因子引入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中,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和该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9.一种用于产生致耐受性免疫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10.一种用于产生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11.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致耐受性因子和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12.权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中,使该免疫细胞进一步通过第二缩窄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从而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13.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14.一种产生包含抗原的致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的方法,其中使致耐受性抗原呈递细胞通过缩窄部,并且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抗原呈递细胞。15.一种产生包含抗原的免疫抑制性抗原呈递细胞的方法,其中使免疫抑制性抗原呈递细胞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抗原呈递细胞。16.一种用于将产生致耐受性表型的致耐受性因子递送至免疫细胞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该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免疫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致耐受性因子可以进入该细胞;并且使所述细胞悬浮液与该致耐受性因子接触,其中该致耐受性因子抑制免疫刺激剂的表达和/或活性、增强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抑制炎性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和/或增强抗炎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17.一种用于将抗原递送至致耐受性免疫细胞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可以进入该细胞;并且使所述细胞悬浮液与该抗原接触。18.一种用于将产生免疫抑制性表型的致耐受性因子递送至免疫细胞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该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免疫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致耐受性因子可以进入该细胞;并且使所述细胞悬浮液与该致耐受性因子接触,其中该致耐受性因子抑制免疫刺激剂的表达和/或活性、增强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抑制炎性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和/或增强抗炎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19.一种用于将抗原递送至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包含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该抗原可以进入该细胞;并且使所述细胞悬浮液与该抗原接触。20.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方法,其包括:a.使包含第一免疫细胞的第一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b.使包含第二免疫细胞的第二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并且c.将该第一免疫细胞和该第二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免疫细胞或所述第二免疫细胞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免疫细胞在该第一免疫细胞上赋予免疫抑制性表型,从而产生免疫抑制性第一免疫细胞,并且其中所述免疫抑制性第一免疫细胞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23.一种用于在个体中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的方法,其包括:a.使包含第一免疫细胞的第一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抗原进入该免疫细胞,b.使包含第二免疫细胞的第二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致耐受性因子进入该免疫细胞,从而产生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并且c.将该第一免疫细胞和该第二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对所述抗原的呈递阻抑了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免疫细胞或所述第二免疫细胞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免疫细胞在该第一免疫细胞上赋予致耐受性表型,从而产生致耐受性第一免疫细胞,并且其中所述致耐受性第一免疫细胞对所述抗原的呈递诱导了对该抗原的耐受性。26.权利要求20-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该第一免疫细胞和该第二免疫细胞同时引入该个体中。27.权利要求20-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该第一免疫细胞和该第二免疫细胞依序引入该个体中。28.权利要求1、2、5、6、9、11-14、16、17和23-2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并未与佐剂接触。29.权利要求3、4、7、8、10-13、15、18-22、26和2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或其前体并未与佐剂接触。30.权利要求28或29的方法,其中,该佐剂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组成:TLR3和RLR配体、TLR4配体、TLR5配体、TLR7/8配体、TLR9配体、NOD2配体、明矾、油包水乳剂、rhIL-2、抗-CD40、CD40L、IL-12和环状二核苷酸。31.权利要求1、2、5、6、9、11-14、16、17和23-2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的非致耐受性前体相比,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包括降低的提供一种或多种共刺激信号的能力。32.权利要求3、4、7、8、10-13、15、18-22、26、27和2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的非免疫抑制性前体相比,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包括降低的提供一种或多种共刺激信号的能力。33.权利要求31或32的方法,其中,该一种或多种共刺激信号由选自下组的分子介导,该组由以下组成:CD40、CD80、CD86、CD54、CD83、CD79和ICOS配体。34.权利要求1、2、5、6、9、11-14、16、17、23-28和3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的非致耐受性前体相比,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包括降低的提供一种或多种炎性信号的能力。35.权利要求3、4、7、8、10-13、15、18-22、26、27、29和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与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的非免疫抑制性前体相比,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包括降低的提供一种或多种炎性信号的能力。36.权利要求34或35的方法,其中,该一种或多种炎性信号由选自下组的分子介导,该组由以下组成:白介素-1(IL-1)、IL-12、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IRF)、以及与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相关联的分子。37.权利要求2、4、6、8-11、16、18、20和2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致耐受性因子抑制免疫刺激剂的表达和/或活性、增强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抑制炎性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和/或增强抗炎分子的表达和/或活性。38.权利要求1、2、5、6、11-14、17、23-28和3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抗原由该致耐受性免疫细胞呈递。39.权利要求3、4、7、8、11-13、15、19-22、26、27、29和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抗原由该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呈递。40.权利要求2、6、9、11-13、16、23-28和3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诱导了对至少一种其他抗原的耐受性。41.权利要求4、8、10-13、18、20-22、26、27、29和3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阻抑了对至少一种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42.权利要求1-8、11、12、14、15、17、19和20-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种另外的抗原引入该细胞中。43.权利要求2、4、6、8、9-11、16、18、20和2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种另外的致耐受性因子引入该细胞中。44.一种用于在个体中阻抑免疫应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使包含免疫细胞的细胞悬浮液通过缩窄部,其中所述缩窄部使该细胞变形,引起该细胞的扰动,这样使得与该细胞接触的编码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的化合物进入该免疫细胞;并且b.将该免疫细胞引入该个体中,其中表达了所述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并且其中所述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结合游离的炎性细胞因子。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包括非功能性细胞因子受体。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非功能性细胞因子受体缺乏细胞质信号传导结构域。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包含裂解靶细胞因子的蛋白水解位点。4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包括抗细胞因子抗体。49.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非功能性细胞因子结合蛋白包括抗细胞因子B细胞受体。50.权利要求1-7和20-4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来自该个体。51.权利要求1-7和20-4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来自不同的个体。52.权利要求1-5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缩窄部包含在微流体通道内。53.权利要求1-5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缩窄部是孔或被包含在孔内。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孔被包含在表面中。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表面是过滤器。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表面是膜。57.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缩窄部尺寸为该免疫细胞的直径的函数。58.权利要求1-5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缩窄部尺寸为细胞直径的约20%、约30%、约40%、约50%、约60%、约70%、约80%、约90%或约99%。59.权利要求1-5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通道包括约10μm的缩窄部长度和约4μm的缩窄部宽度。60.权利要求1-5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孔尺寸为约0.4μm、约3μm、约4μm、约5μm、约8μm、约10μm、约12μm或约14μm。61.权利要求1-6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约-5℃与约45℃之间进行。62.权利要求1-4、9、10和16-6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混合的细胞群。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是全血。64.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外周血单核细胞。65.权利要求1-4、9、10和16-6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纯化的细胞群。66.权利要求1-4、9、10和16-6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哺乳动物细胞。67.权利要求1-4、9、10和16-6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括猴子、小鼠、狗、猫、马、大鼠、绵羊、山羊、猪或兔细胞。68.权利要求1-4、9、10和16-6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人细胞。69.权利要求1-4、9、10和16-6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非哺乳动物细胞。70.权利要求1-4、9、10、16-65和6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细胞悬浮液包含细菌、酵母、鸡、青蛙、昆虫、鱼或线虫细胞。71.权利要求1-13和16-6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是哺乳动物细胞。72.权利要求1-13、16-68和7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是猴、小鼠、狗、猫、马、大鼠、绵羊、山羊、猪或兔细胞。73.权利要求1-13、16-68和7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是人细胞。74.权利要求1-13和16-7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先天性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或肥大细胞。75.权利要求14、15和50-7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抗原呈递细胞是哺乳动物细胞。76.权利要求14、15和50-7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抗原呈递细胞是猴、小鼠、狗、猫、马、大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拉夫黑德J·B·吉尔伯特H·伯恩斯坦A·R·沙雷F·摩尔
申请(专利权)人:SQZ生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