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板和具有该遮阳板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62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阳板和具有该遮阳板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具有适于与车辆本体转动连接的转动侧以及与所述转动侧相对的非转动侧;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设置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所述伸缩板与所述遮阳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伸缩板通过所述导轨组件可从所述非转动侧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被拉出;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所述伸缩板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的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具有改进的遮阳板结构,遮阳效果更加,进而增加了驾驶安全性。

Sunshade and vehicles with the sunshad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nshade plate and a vehicle with the sunshade plate.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utility model, the sun shade includes: a sun shade body, which has a rotating side suitable for rotating 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body and a non-rotating side opposite to the rotating side; a telescopic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un shade body, and a guide rail assembl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elescopic plate and the sun shade body, through which the telescopic plate passes. The guide rail assembly can be pulled out from the non-rotating side relative to the sun shade body, and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the expansion plate relative to the sun shade body.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vehicle has an improved sunshade structure, which has a better sunshade effect and thus increases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板和具有该遮阳板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遮阳板和具有该遮阳板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驾驶汽车遇到车辆前上方刺目的光线时,驾驶员会放下车辆顶棚上安装的普通遮阳板,但有时放下遮阳板以后依然挡不住所有的光线,由此增加了驾驶危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遮阳板,该遮阳板具有改良的遮光效果。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遮阳板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具有适于与车辆本体转动连接的转动侧以及与所述转动侧相对的非转动侧;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设置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所述伸缩板与所述遮阳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伸缩板通过所述导轨组件可从所述非转动侧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被拉出;定位结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所述伸缩板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的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具有改进的遮阳板结构,遮阳效果更加,进而增加了驾驶安全性。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伸缩板上,所述滑轨与所述导轨导向配合;其中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轨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定位结构为可发生形变的弹性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弹簧片包括:中间弧形隆起部和设置在所述中间弧形隆起部两端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槽,所述中间弧形隆起部可定位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槽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滑轨具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的两侧具有滑动板,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滑轨槽内且所述中间弧形隆起部突出所述滑动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滑轨上还相对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压板,两个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滑轨槽的一端,所述第一压板压抵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部,所述滑轨槽内还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压抵另一个所述安装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导轨组件为两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所述定位结构为多挡位定位结构,从而使得所述伸缩板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能够被定位在多个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遮阳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轨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轨组件的配合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轨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100。如图1所示,遮阳板100可以包括遮阳板本体1、伸缩板2、导轨组件(导轨3和滑轨4)和定位结构5。参考图1,遮阳板本体1一般通过转动方式转动连接在车辆本体的顶棚内饰上,驾驶员或副驾上的乘客通过向下翻转遮阳板本体1,可以使遮阳板本体1下翻至适于遮阳的遮阳位置,从而遮挡前方光线,遮阳板本体1利用转轴13与顶棚内饰连接,遮阳板本体1具有转轴13的一侧即为转动侧11,而与转轴13相对的另一侧,即与转动侧11相对的另一侧则为非转动侧12,非转动侧12还是遮阳板本体1下翻至遮阳位置时的下侧。结合图1,伸缩板2设置在遮阳板本体1上,伸缩板2与遮阳板本体1可以通过抽拉方式连接。例如,伸缩板2与遮阳板本体1之间可以设置有导轨组件,导轨组件可以包括固定在遮阳板本体1上的导轨3以及固定在伸缩板2上的滑轨4,导轨3与滑轨4之间可以设置有定位结构5,定位结构5用于定位保持伸缩板2和遮阳板本体1的相对位置。伸缩板2通过导轨组件可从非转动侧12相对遮阳板本体1被拉出。例如,在遮阳板本体1下翻至遮阳位置时,可以通过下拉伸缩板2,从而改变遮阳板100的上下宽度,这样遮阳面积成倍增加,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以及舒适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板100,通过在遮阳板本体1上设置可抽拉的伸缩板2,在使用遮阳板本体1时,可在遮阳板本体1的下部再拉出一节,使遮阳板100总面积向下伸长一段,遮挡住刺目的光线进入驾驶员的眼睛,防止发生危险。而且,导轨组件的设置使得抽拉更加顺畅,并且通过定位结构5的定位作用,稳定了伸缩板2与遮阳板本体1的相对位置。对于伸缩板2与遮阳板本体1的空间关系,可以采用内置式结构。具体而言,伸缩板2设置在遮阳板本体1的内部。这样,结构紧凑,而且伸缩板2采用隐藏式设计,节省了空间,同时也提升了观感品质。进一步,遮阳板本体1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开口位于非转动侧12,伸缩板2整体收容于容纳腔内且可从开口被拉出,也就是说,在该进一步实施例中,伸缩板2整体收容于遮阳板本体1内,这样实现全隐藏效果。而为了方便拉拽,伸缩板2可以连接有伸出容纳腔之外的拉手,通过操作拉手实现伸缩板2的伸出、缩回功能。这里,容纳腔可以一体形成在遮阳板本体1内,作为遮阳板本体1内的夹层收容空间。当然,为了更好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伸缩板2也可以大部分位于容纳腔内,而小部分从容纳腔的开口露出,这样通过直接拉拽伸缩板2而使更多的伸缩板2伸出或者缩回,该实施例相比上述实施,可以省略拉手,虽然隐藏效果略欠,但是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方便,成本更低。在另一些实施中,伸缩板2可以采用外置式伸缩板2,具体而言,伸缩板2设置在遮阳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方便,对原遮阳板本体1的改动有限,基本可以沿用原现有遮阳板结构,成本更低。进一步,遮阳板本体1可以具有遮光面15和非遮光面14,在遮阳板本体1下翻至遮阳位置时,其朝向太阳的前表面为遮光面15,背离太阳的后表面即为非遮光面14,该非遮光面14也是遮阳板本体1翻转至顶棚内饰时与顶棚内饰相接触的面,伸缩板2可以设置在非遮光面14上,这样在遮阳板100处于非使用状态下,外露的伸缩板2无法被观察到,具有较佳的隐藏效果。同时,可选地,伸缩板2上可以设置化妆镜。此外,对于伸缩板2而言,可以采用多级叠置式伸缩板2,以两级为例,两级伸缩板2可以具有两个伸出长度,即一级伸出长度和二级伸出长度,驾驶员或者副驾位上的乘客可根据太阳照射情况而选择使用一级伸出长度或者二级伸出长度,这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和便利性,而且通过采用叠置的形式,多级伸缩板2可以叠置成一个伸缩板2的宽度,占用空间更小。对于每相邻两级伸缩板2的连接方式,则可以采用转轴、铰链等多种连接结构,这里不作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导轨组件包括导轨3、滑轨4,导轨3固定在遮阳板本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具有适于与车辆本体转动连接的转动侧以及与所述转动侧相对的非转动侧;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设置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所述伸缩板与所述遮阳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伸缩板通过所述导轨组件可从所述非转动侧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被拉出;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伸缩板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板本体,所述遮阳板本体具有适于与车辆本体转动连接的转动侧以及与所述转动侧相对的非转动侧;伸缩板,所述伸缩板设置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所述伸缩板与所述遮阳板本体之间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伸缩板通过所述导轨组件可从所述非转动侧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被拉出;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伸缩板相对所述遮阳板本体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遮阳板本体上;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伸缩板上,所述滑轨与所述导轨导向配合;其中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可发生形变的弹性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包括:中间弧形隆起部和设置在所述中间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博李力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