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93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2:54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该集管包括平行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筒状流体歧管。第一和第二歧管中的每一个具有延伸穿过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管槽。集管的加厚壁部分具有基本三角形壁部分,并且由第一和第二流体歧管以及集管的平面外表面界定。孔口延伸穿过加厚壁部分,以提供第一和第二筒状流体歧管之间的流体连通通路。

Heat exchanger manifold

A header for a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first and second cylindrical fluid manifold extending parallel. Each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anifolds has a groove extending through the arc wall portion of the manifold. The thickened wall part of the header has a basic triangular wall part and is defin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fluid manifolds and the out-of-plane surface of the header. The orifice extends through the thickened wall portion to provide a fluid connection path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ylindrical fluid manifo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集管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6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53,618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热交换器用于将来自第一温度、即较高温度的一个流体流束的热能传递到第二温度、即较低温度的另一个流体流束。通常,这种热交换器用于通过将来自过程流体(例如油、冷却剂等)的热传递到被引导通过热交换器的冷空气流,而从过程流体去除废热。
技术介绍
在某些应用中,待冷却的过程流体仍处于比热交换器的周围环境的环境大气压力基本更大的操作压力下。结果,热交换器必需设计用以承受由于过程流体通过热交换器而产生的压力。这能够变得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热交换器用于大型系统和机械的情况下,例如用于建筑设备、农业机械等。随着机器或系统的尺寸增加,过程流体的流量也增加,从而需要更大的热交换器以适应热传递要求和流体流量。在一些特定类型的热交换器中,待冷却的流体被引导通过在两个箱或集管之间延伸的扁平管阵列。随着这种热交换器变大,它们可以具非常大的表面积暴露于过程流体的压力下,特别是在箱或集管的区域中,而作用在这些大表面上的流体压力会在换热器结构中引起破坏性的机械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包括:第一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多个管槽;第二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平行于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延伸,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多个管槽;加厚壁部分,所述加厚壁部分由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集管的平面外表面界定,所述加厚壁部分具有基本三角形的横截面;和延伸穿过所述加厚壁部分的孔口,所述孔口用以提供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之间的流体连通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3 US 62/353,618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包括:第一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多个管槽;第二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平行于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延伸,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多个管槽;加厚壁部分,所述加厚壁部分由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集管的平面外表面界定,所述加厚壁部分具有基本三角形的横截面;和延伸穿过所述加厚壁部分的孔口,所述孔口用以提供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之间的流体连通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还包括插塞,所述插塞插入到穿过所述平面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孔口的开口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管,其中所述插塞的一部分被钎焊到所述平面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管,还包括与所述插塞成一体的安装销,所述安装销在所述平面外表面的垂直方向上从所述集管向外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管,其中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中的一个的所述弧形壁部分限定所述集管的最小壁厚,并且其中所述插塞穿过所述开口的插入深度近似等于所述最小壁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还包括:第一安装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从所述集管延伸并限定第一安装平面;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凸缘;第二安装凸缘,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从所述集管延伸并限定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的第二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凸缘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平面和所述第二安装平面定向为垂直于所述集管的所述平面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其中所述加厚壁部分是第一加厚壁部分,所述集管还包括:第三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三筒状流体歧管平行于所述第一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延伸,所述第三筒状流体歧管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第三筒状流体歧管的弧形壁部分的多个管槽;和第二加厚壁部分,所述第二加厚壁部分由所述第三筒状流体歧管、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集管的所述平面外表面界定,所述第二加厚壁部分具有基本三角形的横截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管,其中所述孔口是第一孔口,所述集管还包括第二孔口,所述第二孔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加厚壁部分,以提供所述第三筒状流体歧管和所述第二筒状流体歧管之间的流体连通通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管,还包括:第一安装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从所述集管延伸,并且限定第一安装平面;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凸缘;第二安装凸缘,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从所述集管延伸,并且限定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的第二安装平面;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蒙·杰林斯基马修·赫尼格尔詹姆斯·普罗赫尼亚克约翰·克什彼得·科塔尔维韦克·谢帝大卫·科库特
申请(专利权)人:摩丁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