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660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块、基座、旋转器、保护板、机械大臂、机械手腕,装夹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旋转变阻器、控制器、马达、启动触点、弹簧、电磁铁、旋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装夹装置,通过电路板控制电磁铁,使电磁铁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将启动触点向右吸附,使马达接通电源,通过马达启动将蜗杆旋转起来,通过蜗杆与齿轮相啮合,使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调节器,通过调节器调节旋转变阻器在通路中所接通的电阻,来调节电磁板产生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进行上下料,这样便可以更加稳定进行上下料,电磁力的力量足以抓取很重的物料。

An Automatic Loading and Loading Device for NC Lath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a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block, a base, a rotator, a protective plate, a mechanical arm and a mechanical wrist.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 circuit board, a rotary rheostat, a controller, a motor, a starting contact, a spring, an electromagnet and a rota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a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A clamping device is set up in the structure to control the electromagnet through the circuit board, so that the electromagnet produces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starting contact is absorbed to the right through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so that the motor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The worm is rotated through the motor starting, and meshed with the gear to make the gear rotate. The gear drives the regulator through the gear, and the rotary rheosta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regulator. Resistance, to regulate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generat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plate, through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o that more stable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force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enough to grab heavy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属于数控车床领域。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892612.7的一种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涉及数控车床领域,解决了现有数控车床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自动排列装置、上料摆动机械手、下料摆动机械手和控制系统,自动排列装置位于数控车床的进料位置,上料摆动机械手和下料摆动机械手分别位于数控车床的车床主轴两侧,上料摆动机械手通过电机和抓料气缸带动进行自动化的上料,将待加工的工件送入车床主轴进行装夹加工,下料摆动机械手通过气缸带动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自动下料,控制系统对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动作进行控制,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进行上下料时,一般采用抓手进行上下料,抓手对物料重力有一定限制,当物料过重时,容易导致物料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上下料时,一般采用抓手进行上下料,抓手对物料重力有一定限制,当物料过重时,容易导致物料掉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块、基座、旋转器、保护板、机械大臂、液压缸、机械小臂、挡板、装夹装置、机械手腕,所述支撑块上方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与旋转器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器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所述保护板设于机械大臂正面上,所述机械大臂上端与机械小臂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下端嵌入安装于机械大臂内,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蜗杆、齿轮、连接杆、调节器、电磁板、旋转变阻器、控制器、马达、启动触点、弹簧、电磁铁、旋转杆,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左端设有电磁铁,所述蜗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安装于调节器上,所述调节器上端面与控制器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板嵌入安装于外壳内,所述旋转变阻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嵌入安装于外壳内,所述马达右端安装有蜗杆,所述启动触点右端面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嵌入安装于外壳内,所述旋转杆外表面与外壳内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上端安装于机械小臂下方,所述机械小臂下端安装有机械手腕。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安装于装夹装置左端,所述装夹装置左端与机械手腕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下端与机械手腕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直径为4cm。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弹簧钢制成,具有弹性效果。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在结构上设置了装夹装置,通过电路板控制电磁铁,使电磁铁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将启动触点向右吸附,使马达接通电源,通过马达启动将蜗杆旋转起来,通过蜗杆与齿轮相啮合,使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调节器,通过调节器调节旋转变阻器在通路中所接通的电阻,来调节电磁板产生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进行上下料,这样便可以更加稳定进行上下料,电磁力的力量足以抓取很重的物料。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夹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块-1、基座-2、旋转器-3、保护板-4、机械大臂-5、液压缸-6、机械小臂-7、挡板-8、装夹装置-9、机械手腕-10、外壳-901、电路板-902、蜗杆-903、齿轮-904、连接杆-905、调节器-906、电磁板-907、旋转变阻器-908、控制器-909、马达-910、启动触点-911、弹簧-912、电磁铁-913、旋转杆-9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撑块1、基座2、旋转器3、保护板4、机械大臂5、液压缸6、机械小臂7、挡板8、装夹装置9、机械手腕10,所述支撑块1上方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表面与旋转器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器3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5,所述保护板4设于机械大臂5正面上,所述机械大臂5上端与机械小臂7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6下端嵌入安装于机械大臂5内,所述装夹装置9包括外壳901、电路板902、蜗杆903、齿轮904、连接杆905、调节器906、电磁板907、旋转变阻器908、控制器909、马达910、启动触点911、弹簧912、电磁铁913、旋转杆914,所述外壳901内安装有电路板902,所述电路板902左端设有电磁铁913,所述蜗杆903与齿轮904相啮合,所述齿轮904上安装有连接杆905,所述连接杆905上端安装于调节器906上,所述调节器906上端面与控制器909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板907嵌入安装于外壳内,所述901旋转变阻器908与控制器909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09嵌入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马达910右端安装有蜗杆903,所述启动触点911右端面安装有弹簧912,所述弹簧912嵌入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旋转杆914外表面与外壳901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液压缸6上端安装于机械小臂7下方,所述机械小臂7下端安装有机械手腕10,所述挡板8安装于装夹装置9左端,所述装夹装置9左端与机械手腕10相连接,所述旋转杆914下端与机械手腕10右端相连接,所述蜗杆903直径为4cm,所述旋转杆914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弹簧912为弹簧钢制成,具有弹性效果。本专利所说的弹簧912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所述电磁铁913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电路板902控制电磁铁913,使电磁铁913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将启动触点911向右吸附,使马达910接通电源,通过马达910启动将蜗杆903旋转起来,通过蜗杆903与齿轮904相啮合,使齿轮904旋转,通过齿轮904带动调节器906,通过调节器906调节旋转变阻器908在通路中所接通的电阻,来调节电磁板907产生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进行上下料。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上下料时,一般采用抓手进行上下料,抓手对物料重力有一定限制,当物料过重时,容易导致物料掉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结构上设置了装夹装置,通过电路板控制电磁铁,使电磁铁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将启动触点向右吸附,使马达接通电源,通过马达启动将蜗杆旋转起来,通过蜗杆与齿轮相啮合,使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调节器,通过调节器调节旋转变阻器在通路中所接通的电阻,来调节电磁板产生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进行上下料,这样便可以更加稳定进行上下料,电磁力的力量足以抓取很重的物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支撑块(1)、基座(2)、旋转器(3)、保护板(4)、机械大臂(5)、液压缸(6)、机械小臂(7)、挡板(8)、装夹装置(9)、机械手腕(10),所述支撑块(1)上方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表面与旋转器(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器(3)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5),所述保护板(4)设于机械大臂(5)正面上,所述机械大臂(5)上端与机械小臂(7)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6)下端嵌入安装于机械大臂(5)内,所述装夹装置(9)包括外壳(901)、电路板(902)、蜗杆(903)、齿轮(904)、连接杆(905)、调节器(906)、电磁板(907)、旋转变阻器(908)、控制器(909)、马达(910)、启动触点(911)、弹簧(912)、电磁铁(913)、旋转杆(914),所述外壳(901)内安装有电路板(902),所述电路板(902)左端设有电磁铁(913),所述蜗杆(903)与齿轮(904)相啮合,所述齿轮(904)上安装有连接杆(905),所述连接杆(905)上端安装于调节器(906)上,所述调节器(906)上端面与控制器(909)内表面相贴合,所述电磁板(907)嵌入安装于外壳内,所述(901)旋转变阻器(908)与控制器(909)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09)嵌入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马达(910)右端安装有蜗杆(903),所述启动触点(911)右端面安装有弹簧(912),所述弹簧(912)嵌入安装于外壳(901)内,所述旋转杆(914)外表面与外壳(901)内表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自动化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支撑块(1)、基座(2)、旋转器(3)、保护板(4)、机械大臂(5)、液压缸(6)、机械小臂(7)、挡板(8)、装夹装置(9)、机械手腕(10),所述支撑块(1)上方安装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表面与旋转器(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旋转器(3)上方安装有机械大臂(5),所述保护板(4)设于机械大臂(5)正面上,所述机械大臂(5)上端与机械小臂(7)上端相连接,所述液压缸(6)下端嵌入安装于机械大臂(5)内,所述装夹装置(9)包括外壳(901)、电路板(902)、蜗杆(903)、齿轮(904)、连接杆(905)、调节器(906)、电磁板(907)、旋转变阻器(908)、控制器(909)、马达(910)、启动触点(911)、弹簧(912)、电磁铁(913)、旋转杆(914),所述外壳(901)内安装有电路板(902),所述电路板(902)左端设有电磁铁(913),所述蜗杆(903)与齿轮(904)相啮合,所述齿轮(904)上安装有连接杆(905),所述连接杆(905)上端安装于调节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巍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利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