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23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3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1~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7d~20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菌丝生长的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

A Test Method for Mycelial Growth of Fungi in Plant Ste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st method for mycelial growth of fungi in plant stalks, (1) taking a glass tube with a diameter of 10 mm to 50 mm, and opening an air vent every 3 mm to 5 mm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glass tube to control the diameter of the air vent below 0.2 mm; (2) sealing the bottom of the glass tube with a filter mesh, the diameter of the filter mesh is 0.2 mm to 0.3 mm, putting the bottom of the glass tube into a culture dish and culturing it. Pour the culture medium into the dish; (3) Pour the glass beads with a diameter of 0.4mm-0.5mm into the glass tube; (4) Pour the transparent nutrient solution inoculated with hyphae into the glass tube filled with glass beads, and pour it every 20h-30h for 1-2 times continuously; (5) Put the glass tube together with the culture dish into the culture room for 7d-20d; (6) Observe and record the growth of hyphae in the glass tube and obtain the bacteria. The pattern of silk grow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mycelial growth of fungi when fungi cause stem fungal disease of Gramineae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茎秆模拟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科研中,往往需要模拟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的生长情况,以了解真菌病害在禾本科植物茎秆中的生长情况。但是,现有技术还缺少植物茎秆中研究真菌菌丝生长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的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3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1~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7d~20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菌丝生长的模式。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玻璃管的长度为10cm~20mm。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过滤网通过皮筋固定的方式封住玻璃管底部。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倒入玻璃珠后通过震动方式进行玻璃珠的混匀。其中,所述的步骤(4)的培养室为植物生长环境模拟培养室。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用玻璃珠模拟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的环境,了解真菌菌丝是横向或者竖向生长,是单根或者多根生长,是穿过玻璃珠缝隙或者包裹玻璃珠生长,对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提供解决思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模拟镰刀菌在小麦茎秆引起赤霉病:(1)取直径为25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5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镰刀菌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12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镰刀菌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镰刀菌引起赤霉病时在小麦茎秆内部的菌丝生长的模式。实施例2:模拟香柱菌在羊茅草茎秆引起香柱病:(1)取直径为1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1mm;(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香柱菌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7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香柱菌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香柱菌引起香柱病时在羊茅草茎秆内部的菌丝生长的模式。实施例3:模拟香柱菌在鹅观草引起香柱病:(1)取直径为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3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香柱菌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3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20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香柱菌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香柱菌引起香柱病时在鹅观草茎秆内部的菌丝生长的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3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1~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7d~20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菌丝生长的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4)向充满玻璃珠的玻璃管中倒入接种有菌丝的透明营养液,每隔20h~30h倾倒一次,连续倾倒1~2次;(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7d~20d;(6)观察记录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斌孙晓哲魏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胜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