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作为抗真菌类药物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021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白薇在制备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增效剂、抗真菌生物被膜以及抗真菌菌丝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中药白薇开辟了新的用途,不仅本身具有抗真菌的作用,而且用于抗真菌药物的增效剂,不但能提高药物的抗真菌作用,而且在临床真菌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使抗真菌药物恢复对耐药真菌的作用,可降低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剂量,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并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地说,是白薇作为抗真菌类药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真菌感染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浅部真菌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发病率高,难根除。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是由以念珠菌、隐球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危害性大,病死率高。每年在世界范围内约130万人因严重真菌感染死亡。与危害严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相比,抗真菌药物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临床上抗菌药的滥用,真菌耐药性随之蔓延,且临床有效抗真菌的品种有限。真菌耐药性的一个原因是真菌在人体的生物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是一个微生物聚集群体,是微生物不可逆地与无活力物体或活组织表面接触,由自身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包裹着活菌细胞形成的微生态,其具有高度耐药性的特异表型。有研究报道,白念珠菌形成生物被膜后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下降几百倍,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下降几十倍。目前临床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被膜尚无理想对策。(参见;赵兰雪.抗白念珠茵生物被膜中药成分的筛选及机制研究[D].福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白薇作为抗真菌类药物的新用途

【技术保护点】
白薇在制备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增效剂、抗真菌生物被膜药物以及抗真菌菌丝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薇在制备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增效剂、抗真菌生物被膜药物以及抗真菌菌丝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薇为直立白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薇是经75%乙醇粗提,再通过二氯甲烷萃取,最后采用大孔树脂富集60%的乙醇溶液洗脱部位的馏分,得白薇活性成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薇活性成份,具体通过如下方法获得:1)75%乙醇粗提:白薇50g研磨成粉末,过20目筛,5倍量的75%乙醇50℃浸泡24h,超声提取30min,重复操作2次,合并2次提取液,离心取上清液,得终浓度为200mg生药/ml的提取液,置于4℃冰箱备用;2)二氯甲烷萃取:取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1000ml,减压回流干燥至无醇味得浸膏,将浸膏与等体积的水混悬,不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用等体积二氯甲烷萃取,将萃取液旋转蒸干至浸膏,保存到4℃冰箱备用;3)大孔树脂富集:将步骤2)制备的二氯甲烷浸膏,超声用水溶解,过D101大孔树脂,富集60%的乙醇溶液洗脱部位的馏分,旋干至浸膏,制得白薇活性成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中的抗真菌药物是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吴晶曹永兵姜远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