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7897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耳鸣耳聋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黄荆子5~12g、蔓荆子5~12g、骨碎补15~26g、牛蒡子(炒)8~16g、生地10~35g、白蒺藜6~10g、葛根8~16g、麦冬(去心)6~16g、升麻3~16g、苍术(炒)3~12g、三七3~12g、面根藤10~35g、响铃草25~45g、茯苓15~26g、宽唇神香草3~12g、蒲公英15~35g、人参3~12g、丹参8~16g、当归6~18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Or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tinnitus and deafnes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urpose is for or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tinnitus and deafnes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innitus and deafness and provide, the drug components and quality ratio are as follows: 5 ~ 12g, Vitex trifolia 5 ~ 12g, 15 ~ 26G, Rhizoma Drynariae (fried burdock 8 ~ 16g), born 10 ~ 35g, baijili 6 ~ 10g, 8 ~ 16g, Radix Puerariae (Qu Xin) 6 ~ 16g, 3 ~ 16g, Rhizoma Cimicifugae (fried) 3 ~ 12g, 37 ~ 3 12g, some 10 ~ 35g, 25 ~ 45g, Fuling xianglingcao 15 ~ 26G wide, lip Hyssopus officinalis 3 ~ 12g, 15 ~ 35g, dandelion ginseng 3 ~ 12g, 8 ~ 16g, Salvia miltiorrhiza Angelica 6 ~ 18G; the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 specimen of th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耳鸣耳聋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耳聋,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耳鸣耳聋疾病普遍采用人工耳蜗、服用扩张血管类西药或中药、针灸及外用药物等综合疗法,但均没有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外用药有效成分挥发快,释放速度不好控制,而且操作过程复杂,从而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产品的成本较高,并且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耳鸣耳聋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耳鸣耳聋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以解决耳鸣耳聋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耳鸣耳聋。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5~12g、蔓荆子5~12g、骨碎补15~26g、牛蒡子(炒)8~16g、生地10~35g、白蒺藜6~10g、葛根8~16g、麦冬(去心)6~16g、升麻3~16g、苍术(炒)3~12g、三七3~12g、面根藤10~35g、响铃草25~45g、茯苓15~26g、宽唇神香草3~12g、蒲公英15~35g、人参3~12g、丹参8~16g、当归6~18g。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8~11g、蔓荆子8~11g、骨碎补18~23g、牛蒡子(炒)10~14g、生地11~30g、白蒺藜7~9g、葛根10~14g、麦冬(去心)8~14g、升麻6~14g、苍术(炒)6~11g、三七6~11g、面根藤11~30g、响铃草28~40g、茯苓18~23g、宽唇神香草6~11g、蒲公英17~30g、人参6~11g、丹参10~14g、当归8~15g。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10g、蔓荆子10g、骨碎补20g、牛蒡子(炒)12g、生地25g、白蒺藜8g、葛根12g、麦冬(去心)12g、升麻12g、苍术(炒)10g、三七10g、面根藤26g、响铃草35g、茯苓20g、宽唇神香草10g、蒲公英26g、人参10g、丹参12g、当归13g。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泡;B、将扎好口的药袋放入有盖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陈醋,密盖浸渍238小时,倾取上清液后;再加入适量陈醋,待浸渍至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后,再捞出盛装药物的布袋,合并浸出液,静置24小时后,过滤即得浸出药液150ml,分装密封备用。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浸出药液以每日二天服用,早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5毫升/次。28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显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黄荆子,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蔓荆子,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骨碎补,性味:苦、温,具有补肾、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等症;牛蒡子(炒),性味:辛苦、凉,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生地,性味:味甘、苦、微寒,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白蒺藜,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等症;葛根,性味:甘、辛、平,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麦冬(去心),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益胃清心的功效,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劳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升麻,性味:甘辛微苦、凉,具有升阳、发表、透疹、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苍术(炒),性味:辛、苦、温,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症;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面根藤,性味:甘微苦、平,具有健脾、利湿、调经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吐乳、疳积、五淋、带下月经不调、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响铃草,性味:苦微酸、寒,具有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宽唇神香草,性味: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表、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蒲公英,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人参,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治疗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丹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5~12g、蔓荆子5~12g、骨碎补15~26g、牛蒡子(炒)8~16g、生地10~35g、白蒺藜6~10g、葛根8~16g、麦冬(去心)6~16g、升麻3~16g、苍术(炒)3~12g、三七3~12g、面根藤10~35g、响铃草25~45g、茯苓15~26g、宽唇神香草3~12g、蒲公英15~35g、人参3~12g、丹参8~16g、当归6~18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5~12g、蔓荆子5~12g、骨碎补15~26g、牛蒡子(炒)8~16g、生地10~35g、白蒺藜6~10g、葛根8~16g、麦冬(去心)6~16g、升麻3~16g、苍术(炒)3~12g、三七3~12g、面根藤10~35g、响铃草25~45g、茯苓15~26g、宽唇神香草3~12g、蒲公英15~35g、人参3~12g、丹参8~16g、当归6~18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荆子8~11g、蔓荆子8~11g、骨碎补18~23g、牛蒡子(炒)10~14g、生地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