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669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液冷形式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电池组箱以及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水箱和一个电池组箱的结构,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加热元件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进行加热,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内部冷却水管从而将两个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液彼此循环输送,起到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组循环制冷的作用,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以及在电池组箱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加热和制冷相互独立,能够实现均衡维持锂电池温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热管理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冷。风冷热管理系统主要依靠空气在锂电池箱内流动,从而将锂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通常,风冷热管理系统造价低、易实现,但是空气与锂电池对流换热系数较低,冷却效果不理想,导致锂电池组的温度不均衡,影响锂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现有的液冷方式主要是将锂电池组整个浸入冷却槽内,冷却液在冷却槽内循环流动,电池组与冷却液直接接触,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液吸收,能够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冷却效果也好,但是,由于电池组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旦冷却液渗入电池组内,就有可能导致电池组发生短路等情况,风险较高。针对冷却液与电池组直接接触易发生短路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6935937A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在其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锂电池组、锂电池箱体、加热回路、散热回路、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通过在锂电池组内设置热管,并将热管的末端置于冷却槽内与冷却液导热接触,冷却槽内设置加热器,为了维持电池组所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水箱(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的第一制冷元件(14)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内的冷却液对外输出的第一液压泵(2);第二冷却水箱(13),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3)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的第二制冷元件(17)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3)内的冷却液对外输出的第二液压泵(16);电池组箱(8),用于存储锂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箱(8)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9),所述电池组箱(8)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冷却水管;控制单元,包括一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水箱(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的第一制冷元件(14)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冷却水箱(1)内的冷却液对外输出的第一液压泵(2);第二冷却水箱(13),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3)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的第二制冷元件(17)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冷却水箱(13)内的冷却液对外输出的第二液压泵(16);电池组箱(8),用于存储锂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箱(8)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组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9),所述电池组箱(8)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冷却水管;控制单元,包括一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的电池组箱(8)内且用于检测所述锂电池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控制主板与所述的第一液压泵(2)、所述的第二液压泵(16)、所述加热元件(9)、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信号连接;所述内部冷却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箱(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冷却水箱(13)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箱(1)、第一液压泵(2)、内部冷却水管、第二液压泵(16)、第二冷却水箱(13)依次相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箱(8)的外部设置有外部冷却水管(7),所述的外部冷却水管(7)和所述的内部冷却水管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袁元唐佳王珂刘泽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