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电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47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电源开关,它包括上壳体(1)、支架组件(9)、下壳体(13),所述支架组件(9)设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13)之间,所述下壳体(13)底部设置有下壳体组件(14),所述下壳体(13)内部设置有铁芯(31)和线圈组件(15);该电磁电源开关还设置有线路板组件(2),所述线路板组件(2)设置于支架组件(9)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这种新型结构的电磁电源开关,内部通过一个线路板对电磁线圈进行控制,在电磁电源开关接通1S时间内,供电电压为24V,一旦电源开关吸合后,供电电压改为12V,相应的电流和功耗减少一半,温度也明显有下降,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电源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路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路的电磁电源开关。
技术介绍
电磁电源开关作为整个汽车电路的总开关,安装在汽车车身蓄电池旁边,用于实现对汽车整车电器电源电路的通断控制。电磁电源开关属于汽车电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开关器件,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工作。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196706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电磁电源开关,它由上壳体、下壳体、铁芯、漆包线、线圈架组件和动触片组件、静触片组件、导磁内壳体等构成,铁芯、线圈架组件和漆包线包围在导磁内壳体内部;该结构的电磁电源开关解决吸合电压过低或过高问题,避免因短路烧毁开关。公开号为CN203434091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一种双线圈电磁电源开关,该开关除了上壳体、下壳体、铁芯、漆包线、线圈架组件、动触片组件之外,还包括胶木支架、接触片组件等,其中,漆包线由粗、细两组线圈构成,两组线圈绕在线圈架组件上,粗线圈作为动铁芯吸合线圈,细线圈作为动铁芯吸合保持线圈;该结构的电磁电源开关具有节省电能的优点。目前,普通的电磁电源开关采用是电磁线圈式结构,通过线圈通电内部产生磁场,从而带动铁心向下吸合,实现触点的接通。因为是汽车上电源总开关,所以要求开关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触点接触力要大,所以要求电磁电源开关的线圈电流也要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大磁场。相应线圈电流也要够大,加上电源开关需要长时间工作(24小时甚至时间更长);往往因为线圈发热严重导致电磁线圈烧毁,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电源开关,内部通过一个线路板对电磁线圈进行控制,在电磁电源开关接通1S时间内,供电电压为24V,一旦电源开关吸合后,供电电压改为12V,相应的电流和功耗减少一半,温度也明显有下降,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电源开关包括上壳体、支架组件、下壳体;所述支架组件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下壳体组件,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铁芯和线圈组件;所述电磁电源开关还设置有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设置于支架组件上。优选的是,所述支架组件与下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三、导磁板和密封垫二,通过盘头螺钉组件二将下壳体、密封垫三、导磁板和密封垫二支架组件紧固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架组件与上壳体的紧固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铁芯上端设置有开口挡圈、胶木垫片一、压缩弹簧、绝缘套和静触块、塑料垫、动触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动触块和绝缘套、塑料垫一起装置于铁芯上,并通过开口挡圈、胶木垫片一、压缩弹簧固定在一起。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铁芯下端与下壳体内底部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回位弹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线圈组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胶木垫片三和胶木垫片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磁电源开关还包括接线片一和接线片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片一以注塑方式固定于支架组件中,其伸出端设置有六角螺栓组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片二以注塑方式固定于支架组件中,其伸出端设置有盘头螺钉组件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线路板组件通过盘头螺钉安装固定于支架组件上,外部输入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输出端与线圈组件的电磁线圈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PCB线路板和集成于PCB线路板的稳压集成块、复位三极管、P沟型MOS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压集成块的IN接线端分别连接外部输入电源和P沟型MOS管的电源端,IN接线端与外部输入电源端之间设置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容,IN接线端与P沟型MOS管的电源端之间设置有第三二极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压集成块的OUT端通过第三二极管接地,还通过第一电感、第一电阻连接复位三极管的VBB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压集成块的ST端设置由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构成的并联电路,并通过该并联电路连接复位三极管的GND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压集成块的GND端和ON/OFF端分别接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P沟型MOS管的OUT端通过第六二极管连接线路板组件输出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P沟型MOS管的VSS端与线路板组件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五二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一端接地,第五二极管还通过第四二极管连接稳压集成块的ST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P沟型MOS管的VIN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复位三极管的REST端。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结构的新型电磁电源开关,其内部通过一个线路板对电磁线圈进行控制,电磁电源开关接通后,三极管U2接通1S,大功率MOS管U2也导通1S,此时电磁线圈上输入电压为24V,1S时间过后,三极管U2输出端截止,MOS管U2也截止,此时电磁线圈上输入由集成块U1供电,供电电压为12V,实现电源开关线圈上高电压吸合,低电压维持。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电磁电源开关,在电磁电源开关接通1S时间内,供电电压为24V,一旦电源开关吸合后,供电电压改为12V,相应的电流和功耗减少一半,温度也明显有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电源开关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电源开关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电源开关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电源开关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线路板组件的电路结构图。附图标记:上壳体1,线路板组件2,盘头螺钉3,开口挡圈4,胶木垫片一5,压缩弹簧6,绝缘套7,密封垫一8,支架组件9,密封垫二10,导磁板11,密封垫三12,下壳体13,下壳体组件14,线圈组件15,接线片一16,六角螺栓组件17-20(包括六角螺栓、螺母、平垫片、弹簧垫片),接线片二21,盘头螺钉组件一22-24(包括盘头螺钉、平垫片、弹簧垫片),盘头螺钉组件二25-28(包括盘头螺钉、螺母、平垫片、弹簧垫片),胶木垫片二29,回位弹簧30,铁芯31,胶木垫片三32,静触块33,塑料垫34,动触块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克服电磁电源开关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磁电源开关,开关内部通过一个线路板对电磁线圈进行控制,在电磁电源开关接通1S时间内,供电电压为24V,一旦电源开关吸合后,供电电压改为12V,相应的电流和功耗减少一半,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电源开关,包括上壳体(1)、支架组件(9)、下壳体(13),所述支架组件(9)设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13)之间,所述下壳体(13)底部设置有下壳体组件(14),所述下壳体(13)内部设置有铁芯(31)和线圈组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源开关还设置有线路板组件(2),所述线路板组件(2)设置于支架组件(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电源开关,包括上壳体(1)、支架组件(9)、下壳体(13),所述支架组件(9)设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13)之间,所述下壳体(13)底部设置有下壳体组件(14),所述下壳体(13)内部设置有铁芯(31)和线圈组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电源开关还设置有线路板组件(2),所述线路板组件(2)设置于支架组件(9)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9)与下壳体(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三(12)、导磁板(11)和密封垫二(10),通过盘头螺钉组件二将下壳体(13)、密封垫三(12)、导磁板(11)和密封垫二(10)支架组件(9)紧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9)与上壳体(1)的紧固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一(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31)上端设置有开口挡圈(4)、胶木垫片一(5)、压缩弹簧(6)、绝缘套(7)和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华杨胜福毛传表叶晓娟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