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562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及汽车,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包括压溃盖板、弱化盖板成以及护罩总成。仪表台上开设有安装孔,压溃盖板包括板体,板体的缘侧部设有多个安装耳,各安装耳卡接于仪表台内,板体穿过安装孔且置于仪表台外,弱化盖板包括水平板以及竖直板,水平板的一长边侧部卡接于护罩总成,其另一长边侧部置于板体上,两竖直板置于护罩总成上,且均开设有弱化结构。在护罩总成受到挤压时,水平板抵靠于板体,使得其从安装孔处脱出,同时,竖直板的弱化结构处发生形变,使得竖直板沿垂直挤压方向向外张开。该转向管柱压溃机构易于发生形变,能够给驾驶人员余留更多的缓冲空间,保证其人身安全。

Steering Pipe Column Crushing Mechanism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provides a steering column crushing mechanism and an automobile. The steering column crushing mechanism includes crushing cover plate, weakening cover plate and shield assembly. Instal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and the crushing cover plate includes the panel body. The edge side of the pan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stallation ears. Each installation ear clip is connected to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The panel body passes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hole and is placed outside the instrument platform. The weakening cover plate includes the horizontal board and the vertical board. One long side of the horizontal board is clamped to the cover assembly, the other long side is placed on the panel body, and the two vertical boards are placed on the cover assembl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l have weakening structures. When the shield assembly is extruded,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propped against the plate body, which makes it detach from the installation hole. At the same time, the weakening structure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deformed, which makes the vertical plate open outward along the vertical extrusion direction. The steering string crushing mechanism is prone to deformation, which can leave more buffer space for drivers and ensure their personal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及具有该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对驾驶人员造成主要威胁的是汽车方向盘和转向柱。车辆受正面撞击时的能量使其前部发生塑形变形,位于车辆前部的转向柱与转向轴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后,即朝向驾驶人员胸部方向运动,这是首次碰撞,该种碰撞的能量是通过转向柱向前段的转向下轴总成吸能式结构予以吸收,防止或减少其直接作用于驾驶员身上,造成人身伤害。另一方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驾驶人员受惯性的影响有冲向方向盘的运动,称作二次碰撞。驾驶人员自身的运动能一部分由汽车安全约束装置、气囊等加以吸收,另一部分会直接传递给方向盘和转向柱系统。这部分能量也要通过方向盘及转向柱系统予以吸收,以防止超出人体承受能力而伤害驾驶员。这种除了能满足转向柱常规的功能外,并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防止或减少碰撞能量伤害驾驶员的转向柱称为吸能式转向柱。目前,传统的转向管柱大多采用金属结构塑性形变吸能,由于工艺、制造以及转向管柱受力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存在转向管柱吸能不充分、压溃力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亟需解决现有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存在塑性形变不充分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压溃机构,旨在解决现有转向管柱的吸能机构存在塑性形变不充分所导致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安装于仪表台上,所述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包括压溃盖板、弱化盖板成以及护罩总成,所述仪表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溃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缘侧部设有多个安装耳,各所述安装耳卡接于所述仪表台内,所述板体穿过所述安装孔且置于所述仪表台外,所述弱化盖板包括水平板以及由所述水平板的两短边侧部向外延伸且垂直连接于对应所述水平板的两竖直板,所述水平板的一长边侧部卡接于所述护罩总成,所述水平板的另一长边侧部置于所述板体上,两所述竖直板置于所述护罩总成上,两所述竖直板上均开设有弱化结构,所述水平板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抵靠于所述板体以使所述板体于所述安装孔处朝向所述仪表台内脱出,以及所述弱化结构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发生形变以使两所述竖直板沿垂直挤压方向相背离地运动。具体地,各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仪表台上沿挤压方向凸伸形成多个卡接臂,各所述卡接臂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接孔内。进一步地,所述仪表台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接臂相邻设置的定型柱,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定型孔,各所述定型柱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型孔内。具体地,所述护罩总成包括下护罩以及连接于所述下护罩的上护罩,所述上护罩包括水平罩体以及两垂直连接于所述水平罩体的竖直罩体,所述水平板卡接于所述水平罩体,两所述竖直板置于对应的所述竖直罩体上。具体地,所述水平罩体水平向外凸伸形成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两个开孔,所述水平板上设有两个卡接柱,各所述卡接柱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开孔。优选地,所述竖直罩体包括连接于所述水平罩体的竖直部以及由所述竖直部朝所述挤压方向凸伸形成水平部,所述竖直板于所述水平板卡接于所述安装架时沿所述竖直部上滑动且抵靠于所述水平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部上设有导向凸骨,所述竖直板上设有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于所述竖直板在所述竖直部上滑动时卡接于所述导向凸骨。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部上设有限位凸骨,所述竖直板上设有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于所述竖直板置于所述水平部上时卡接于所述限位凸骨。具体地,所述弱化结构为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道,各所述凹槽道包括沿垂直于挤压方向布设的竖直段、沿朝向所述板体方向布设的水平段以及弧形段,所述水平段通过所述弧形段过渡连接所述竖直段,并且,各所述凹槽道的所述水平段靠近于所述水平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汽车车头收到撞击时,驾驶人员在惯性作用下朝向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并对其进行挤压。当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受到挤压时,压溃盖板的板体在弱化盖板的水平板的抵顶作用下从安装孔处脱落,为护罩总成继续前移提供空间余量。随着挤压进程的不断进行,弱化盖板的水平板和两竖直板进行前移抵靠于仪表台上,由于在竖直板上开设有弱化结构,使得竖直板的弱化结构处优先发生形变而易于压缩,受挤压后两竖直板沿垂直挤压方向相背离地运动,使得护罩总成能够继续沿挤压方向压缩,为驾驶人员余留更多的缓冲空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易于发生形变,能够在车辆发生撞击时给驾驶人员余留更多的缓冲空间,保证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本技术的汽车,在具有上述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基础上,当汽车出现撞击时,转向管柱的压溃量更大,增大驾驶人员的安全距离,能够更好地保证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压溃盖板与仪表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弱化盖板与上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的弱化盖板与上护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安装于仪表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包括压溃盖板、弱化盖板成以及护罩总成,所述仪表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溃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缘侧部设有多个安装耳,各所述安装耳卡接于所述仪表台内,所述板体穿过所述安装孔且置于所述仪表台外,所述弱化盖板包括水平板以及由所述水平板的两短边侧部向外延伸且垂直连接于对应所述水平板的两竖直板,所述水平板的一长边侧部卡接于所述护罩总成,所述水平板的另一长边侧部置于所述板体上,两所述竖直板置于所述护罩总成上,两所述竖直板上均开设有弱化结构,所述水平板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抵靠于所述板体以使所述板体于所述安装孔处朝向所述仪表台内脱出,以及所述弱化结构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发生形变以使两所述竖直板沿垂直挤压方向相背离地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安装于仪表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包括压溃盖板、弱化盖板成以及护罩总成,所述仪表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溃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缘侧部设有多个安装耳,各所述安装耳卡接于所述仪表台内,所述板体穿过所述安装孔且置于所述仪表台外,所述弱化盖板包括水平板以及由所述水平板的两短边侧部向外延伸且垂直连接于对应所述水平板的两竖直板,所述水平板的一长边侧部卡接于所述护罩总成,所述水平板的另一长边侧部置于所述板体上,两所述竖直板置于所述护罩总成上,两所述竖直板上均开设有弱化结构,所述水平板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抵靠于所述板体以使所述板体于所述安装孔处朝向所述仪表台内脱出,以及所述弱化结构于所述护罩总成挤压时发生形变以使两所述竖直板沿垂直挤压方向相背离地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仪表台上沿挤压方向凸伸形成多个卡接臂,各所述卡接臂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台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接臂相邻设置的定型柱,所述安装耳上开设有定型孔,各所述定型柱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定型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压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总成包括下护罩以及连接于所述下护罩的上护罩,所述上护罩包括水平罩体以及两垂直连接于所述水平罩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君君单丰武姜筱华蔡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