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11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能够降低作用在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碰撞负荷。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具有: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其沿着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30),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对于这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将电池壳体(3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的下方,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连结。

Bodywork lower structure of gantry c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wer structure of the body of a gantry car, which can reduce the collision load acting on the secondary battery for power use. The lower structure of the car body of the gantry car (1) has: a lower door sleeve component (21, door sleeve),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floor (Ve2) along the lower edge of the rear seat side entrance and exit (Ve1, vehicle opening); and a battery shell (30),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lower door sleeve component (21, door sleeve) in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and is arranged below the floor (Ve2), for such a gantry car body. The battery case (30) is superimposed at least part of the battery case (1) under the lower door sleeve component (21, door slee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oor sleeve component (21, doo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沿门板面使门滑动来开闭出入口的滑动门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如电动汽车那样以电力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中,以往的做法是将动力用二次电池配置在底板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将构成车辆的部件中作为重量较大的重量物的动力用二次电池配置在底板下,从而降低了车辆的重心,提升了行驶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01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的车体构造,在采用使门沿着门板面滑动来开闭出入口的滑动门的情况下,滑动门的门套部分被配置在相对于动力用二次电池在车宽方向上重合的部位。因此,在从外部碰撞滑动门的情况下,存在碰撞负荷经由门套部分作用于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前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作用在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碰撞负荷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门套,其沿着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其与该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该地板的下方,该电池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该门套的下方,并且与该门套连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降低作用在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碰撞负荷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的、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的、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侧门套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侧门套部件的要部放大立体图。标号说明1: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0:侧梁,21:门套(下侧门套部件),21a:门套主体,21d:门套罩,30:电池壳体,32:壳体侧架,34:壳体横梁,40:连结单元,42:加固支架,Ve1:车辆开口部(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2:地板。具体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Ve如图1所示,对于在侧面开口的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车辆开口部)的开闭采用了滑动门20。此外,车辆Ve是以电力为动力源的所谓的电动汽车,动力用二次电池Ba被设置在车辆Ve的底板下。本实施方式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具有被设置在这种车辆Ve的侧梁(sidesill)10上的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以及收纳动力用二次电池Ba的电池壳体30(参照图2)。于是,首先对设置有下侧门套部件21的侧梁1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侧梁10作为车辆Ve的强度部件,包括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的下缘部分在内,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在车辆Ve的整个侧部下缘部分的范围内。如图3、图4所示,侧梁10是通过将冲压成型的多个板状部件接合而构成的。并且,侧梁10具有侧梁外部件11、侧梁内部件12和侧梁加强件13,通过将这些部件接合起来,而构成了侧梁10。如图3、图4所示,侧梁外部件11与侧梁内部件12一起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筒形状,并且构成车辆Ve的侧部下缘部分的外形形状。此外,侧梁外部件11具有侧梁外部件主体11a、侧梁外部件上缘部11b和侧梁外部件下缘部11c。侧梁外部件主体11a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剖面大致コ字槽状的导轨形状。此外,在侧梁外部件主体11a的コ字槽形状的底部的与后述的下侧门套部件21重合的部位开设有由通孔构成的滑动孔11aa,以使得滑动门20前后滑动。侧梁外部件上缘部11b作为接合部而从侧梁外部件主体11a的コ字槽开口部的上缘部分向车辆上方延伸。侧梁外部件下缘部11c作为接合部而从侧梁外部件主体11a的コ字槽开口部的下缘部分向车辆下方延伸。如图3、图4所示,侧梁内部件12与地板Ve2的侧缘部分接合。此外,侧梁内部件12具有侧梁内部件主体12a、侧梁内部件上缘部12b和侧梁内部件下缘部12c。侧梁内部件主体12a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コ字槽形状。此外,侧梁内部件主体12a在コ字槽形状的底部的与下侧门套部件21重合的部位开设有由通孔构成的门套孔12aa。在门套孔12aa内贯穿插入并配置有构成下侧门套部件21的门套主体21a。侧梁内部件上缘部12b作为接合部而从侧梁内部件主体12a的コ字槽开口部的上缘部分向车辆上方延伸。侧梁内部件下缘部12c作为接合部而从侧梁内部件主体12a的コ字槽开口部的下缘部分向车辆下方延伸。关于侧梁内部件12和侧梁外部件11,侧梁内部件上缘部12b与侧梁外部件上缘部11b接合起来,并且侧梁内部件下缘部12c与侧梁外部件下缘部11c接合起来。由此,侧梁内部件12和侧梁外部件11形成侧梁10的筒形状。下面,对侧梁加强件13进行说明。如图3、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侧梁10的强度,在由侧梁外部件11和侧梁内部件12构成的侧梁10的筒形状内部,在整个车辆上下方向的范围内配置有侧梁加强件13。此外,如图5所示,侧梁加强件13不仅在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延伸,还在整个侧梁10的范围内延伸。并且,侧梁加强件13具有外侧加强件14、中央加强件15和内侧加强件16。外侧加强件14在侧梁10的筒形状内部的下侧门套部件21的下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外侧加强件14具有外侧加强件主体14a、外侧加强件上缘部14b和外侧加强件下缘部14c。外侧加强件主体14a具有向车内侧开口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剖面大致コ字槽状的导轨形状。并且,外侧加强件主体14a的コ字槽的底部分被配置为比下侧门套部件2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即,侧梁加强件13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为比下侧门套部件2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此外,如图5所示,外侧加强件主体14a的构成コ字槽的上板部14aa和下板部14ab由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呈波形的波形状板材构成。这样,通过将上板部14aa和下板部14ab构成为波板形状,相比平板形状的情况而言,能够承受较大的碰撞负荷。如图3、图4所示,外侧加强件上缘部14b从外侧加强件主体14a的コ字槽上侧开口缘向车辆上方延伸。并且,外侧加强件上缘部14b被设定为接合部,与中央加强件15、内侧加强件16的外缘部(内侧加强件外缘部16a)接合。此外,外侧加强件上缘部14b的与后述的门套主体21a重合的部位(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门套孔12aa重合的部位)被设定为外侧门套支承部14ba。如图3、图4所示,外侧门套支承部14ba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以外侧加强件14成为向车辆上方开口的大致コ字槽形状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包围门套主体21a的下侧且支承门套主体21a。并且,外侧门套支承部14ba与中央加强件15(中央门套支承部15ba)一起接合于内侧加强件16的车外侧缘部(内侧加强件外缘部16a)。外侧加强件下缘部14c从外侧加强件主体14a的コ字槽下侧开口缘向车辆下方延伸。并且,外侧加强件下缘部14c作为接合部接合于中央加强件15(下缘部上方接合点15ca)。中央加强件15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件构成,被设置为板面面对车宽方向,并且封闭外侧加强件14的コ字槽开口部分。此外,中央加强件15具有中央加强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门套,其沿着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其与该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该地板的下方,该电池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该门套的下方,并且与该门套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1 JP 2017-1416561.一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门套,其沿着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其与该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该地板的下方,该电池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该门套的下方,并且与该门套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在与所述门套重合的部位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壳体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隆川辺悟安井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