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英哲专利>正文

晴雨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30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晴雨篷结构,主要应用于一车体与一设置于该车体并可推开产生出入空间的车门构件之间,主要结构包括卷筒设备、第一固定件、遮蔽片体及第二固定件,卷筒设备具备伸缩轴心及连接伸缩轴心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有复数可附着于车体的第一固定件,遮蔽片体则卷附于伸缩轴心并由伸缩轴心改变遮蔽片体展开或卷缩,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车门构件以供遮蔽片体上的扣孔固定,因此当车门构件推开后则自动拉动遮蔽片体以供屏蔽出入空间,借以达到遮阳挡雨的效果。

Sunny awn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nshine awning structure, which is mainly applied between a car body and a door componen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car body and can push out and generate access space. The main structure includes a drum device, a first fixing part, a shielding sheet body and a second fixing part. The drum device has a telescopic axis and a fixing device connecting the telescopic axis, and the fix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 number of fixing devices which can be attached to the car body. The first fixing part, the shielding sheet is rolled on the telescopic axis and changed by the telescopic axis to expand or roll the shielding sheet. The second fixing part is set on the door component to fix the buttonholes on the shielding sheet. Therefore, when the door component is pushed open, the shielding sheet is automatically pulled to shield the access spac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un and rain shi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晴雨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晴雨篷,具体涉及一种晴雨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遇到下雨天时大多数人皆会选择开车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然而,在上下车时必须先开启车门再展开或收合雨伞,如此一来都还是会淋到身体,且雨水也会泼进车内而造成上下车的不便。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晴雨蓬结构,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雨天在上下车时,必须先开启车门再展开或收合雨伞,如此一来都还是会淋到身体,且雨水也会泼进车内而造成上下车的不便的问题。一种晴雨篷结构,应用于一车体与一设置于该车体并可推开产生出入空间的车门构件之间,包括一卷筒设备,其具备一伸缩轴心及一连接该伸缩轴心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设置复数可附着于该车体的第一固定件;一遮蔽片体,其界定一固定于该伸缩轴心的固定侧并卷附于伸缩轴心以及一自由侧,由该伸缩轴心改变该遮蔽片体展开或卷缩,该自由侧设置至少一扣孔;及至少一第二固定件,其设置于该车门构件,该第二固定件与该扣孔结合,使该车门构件推开后拉动该遮蔽片体以供屏蔽该出入空间。进一步,该第一固定件为吸盘、磁铁或挂勾。进一步,该第二固定件为吸盘、磁铁或挂勾。进一步,该车门构件包括一车门及一装设于该车门的窗体。进一步,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车门上。进一步,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窗体上。进一步,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固定件及该固定装置之间的第一缓冲件。进一步,该第一缓冲件为弹簧。进一步,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固定件与该扣孔之间的第二缓冲件。进一步,该第二缓冲件为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晴雨篷结构,包括卷筒设备、第一固定件、遮蔽片体及第二固定件,卷筒设备具备伸缩轴心及连接伸缩轴心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有复数可附着于车体的第一固定件,遮蔽片体则卷附于伸缩轴心并由伸缩轴心改变遮蔽片体展开或卷缩,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车门构件以供遮蔽片体上的扣孔固定,因此当车门构件推开后则自动拉动遮蔽片体以供屏蔽出入空间,借以达到遮阳挡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晴雨篷的展开收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辆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辆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辆的另一使用状态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晴雨篷的另一展开收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晴雨篷、10-卷筒设备、100-伸缩轴心、102-固定装置、11-第一固定件、12-遮蔽片体、120-固定侧、122-自由侧、124-扣孔、2-车体、3-车门构件、30-车门、32-窗体、4-出入空间、5-第一缓冲件、6-第二缓冲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一”、“两”、“上”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晴雨篷的展开收合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晴雨篷结构,应用于一车体与一设置于该车体并可推开产生出入空间的车门构件之间,晴雨篷1主要包括卷筒设备10、第一固定件11(可为吸盘、磁铁或挂勾)、遮蔽片体12及第二固定件13(可为吸盘、磁铁或挂勾),其中卷筒设备10具备伸缩轴心100及一连接伸缩轴心100的固定装置102,固定装置102设置复数可附着于车体的第一固定件11,遮蔽片体12则界定有固定侧120及自由侧122,固定侧120固定于伸缩轴心100让整体遮蔽片体12卷附于伸缩轴心100,由伸缩轴心100改变遮蔽片体12展开或卷缩,另外,自由侧122设置至少一扣孔124,扣孔124主要是让第二固定件13安装,以供第二固定件13设置于车门构件。一并参考图3、图4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晴雨篷应用于车辆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及另一使用状态俯视图。各图中可看出本技术主要是将晴雨篷1安装于车体2与车门构件3之间,车门构件3中包括有车门30及装设于车门30的窗体32,组装时可先将第二固定件13安装于车门30或是窗体32,本实施例是以第二固定件13安装于窗体32为例,而设置在固定装置102上的第一固定件11则被装设于车体2,由于当车门构件3打开时则会与车体2之间产生出入空间4,而车门构件3被打开的同时,窗体32上的第二固定件13也同步移动,进而拉动被固定在第二固定件13上的遮蔽片体12,此时遮蔽片体12则会屏蔽在出入空间4上方处,如此一来,利用遮蔽片体12屏蔽出入空间4上方处以达到遮阳挡雨的效果。另外图5则是利用两个晴雨篷1达到完全屏蔽出入空间4上方处以达到完全的遮阳挡雨的效果。除此之外,晴雨篷1展开后则在遮蔽片体12设置可伸缩的支撑片(图面未示),借以达到支撑遮蔽片体12避免展开过大而下沉。当关上车门构件3后出入空间4则消失,此时第二固定件13则会回到原始位置,而与第二固定件13固定的遮蔽片体12则会受到伸缩轴心100而收回,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晴雨篷1不仅在安装上十分便利且在使用时则可达到遮阳挡雨的效果。另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另一晴雨篷的展开收合示意图。主要是在第一固定件11与固定装置102之间装设第一缓冲件5(弹簧)以及在第二固定件13与扣孔124之间的第二缓冲件6(弹簧),本技术的晴雨篷1因可应用在任何一款车辆,由于绝大多数的车辆其车门开启均为弧线方式,而每一款车辆的车门开启角度均不相同,因此透过上述中的第一缓冲件5及第二缓冲件6可达到整体拉动时的缓冲效果借以提升整体拉动时的顺畅度。另请参考图7,为本技术晴雨篷应用于车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是将晴雨篷1安装于车体2与车门构件3之间,为了在雨天亦可方便使用,先将第二固定件13安装于窗体32内侧面,而设置在固定装置102上的第一固定件11则被装设于车体2内的车顶处,此时的第一固定件11可采用磁铁或是挂勾,当车门构件3打开时则会与车体2之间产生出入空间4,而车门构件3被打开的同时,窗体32上的第二固定件13也同步移动,进而拉动被固定在第二固定件13上的遮蔽片体12,此时遮蔽片体12则会屏蔽在出入空间4上方处,如此一来,当遇到下雨天时亦可利用遮蔽片体12屏蔽出入空间4上方处以达到挡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范围内,例如:对于构形或布置型态加以变换,对于各种变化,修饰与应用,所产生的等效作用,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晴雨篷结构,应用于一车体与一设置于该车体并可推开产生出入空间的车门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卷筒设备,其具备一伸缩轴心及一连接该伸缩轴心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设置复数可附着于该车体的第一固定件;一遮蔽片体,其界定一固定于该伸缩轴心的固定侧并卷附于伸缩轴心以及一自由侧,由该伸缩轴心改变该遮蔽片体展开或卷缩,该自由侧设置至少一扣孔;及至少一第二固定件,其设置于该车门构件,该第二固定件与该扣孔结合,使该车门构件推开后拉动该遮蔽片体以供屏蔽该出入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晴雨篷结构,应用于一车体与一设置于该车体并可推开产生出入空间的车门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卷筒设备,其具备一伸缩轴心及一连接该伸缩轴心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设置复数可附着于该车体的第一固定件;一遮蔽片体,其界定一固定于该伸缩轴心的固定侧并卷附于伸缩轴心以及一自由侧,由该伸缩轴心改变该遮蔽片体展开或卷缩,该自由侧设置至少一扣孔;及至少一第二固定件,其设置于该车门构件,该第二固定件与该扣孔结合,使该车门构件推开后拉动该遮蔽片体以供屏蔽该出入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为吸盘、磁铁或挂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晴雨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为吸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英哲
申请(专利权)人:高英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