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压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9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压铸机,包括底座,底座顶端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的一侧设有加压座,加压座的内部设有与液压缸相配合的加压室,加压室内部设有与液压缸相配合的推进杆,推进杆的一端设有推进塞,加压室的顶端设有与加压座相配合的进料斗,加压座远离液压缸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远离加压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模座,固定模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加压室相配合的浇道,固定模座远离支撑座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模座,凹模座远离固定模座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推动座,推动座远离凹模座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底座、液压缸、加压座、浇道和支撑座,进而让设备更加稳定,实用。

A Horizontal Die Cas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rizontal die cas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hydraulic cylinder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 pressure seat on one sid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 pressure chamber matched wit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 push rod matched wit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 the pressure chamber, a push plug at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and a feed hopper matched with the pressure seat at the top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The side of the pressure base far from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seat,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seat far from the pressur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die bas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xed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unner matching with the pressure chamber, the side of the fixed die base far from the suppor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die base matching with it, and the side of the concave die base far from the fixed di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seat matching with it, and the driving seat is far from the concave die base.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eat.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as follows: by setting the base, hydraulic cylinder, pressure seat, runner and support seat, the equipment can be more stab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压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卧式压铸机。
技术介绍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根据专利号为CN105251963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漏斗压铸机,通过设置漏斗,并通过压头来控制熔融金属液的下落,压铸整个铸件时间变短,生产效率提高,同时省去了人工,节约了劳动资源,该装置却没有很好的行程推动和行程调节能力,容易对模腔表面进行损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卧式压铸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压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的一侧设有加压座,所述加压座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相配合的加压室,所述加压室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相配合的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一端设有推进塞,所述加压室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加压座相配合的进料斗,所述加压座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加压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模座,所述固定模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加压室相配合的浇道,所述固定模座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模座,所述凹模座远离所述固定模座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推动座,所述推动座远离所述凹模座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推动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推动座的一侧设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动机构相配合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泵远离所述液压杆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液压罐,所述液压罐与所述液压泵之间设有传输管,所述液压罐远离所述液压泵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控制台。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中心板,所述中心板的两端分别均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远离所述中心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板的一端设有支撑连板,所述支撑连板的两端分别均设有与所述推动座和所述固定座相配合的固定连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连板与所述固定连板之间设有固定轴销,所述支撑连板底端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板之间设有关节销。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座和所述固定座外设有移动防护罩,所述移动防护罩与所述底座支架设有移动槽。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活动撑杆,所述活动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调节轴环。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顶部与所述加压座之间设有进料环。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防震调节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底座、液压缸、加压座、浇道和支撑座,从而使设备在压铸时,整体流动特别稳定,增加操作空间,和在压铸工程中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连动机构、控制台、液压泵、液压罐和液压杆,从而使设备有更好的压铸行程的调节,并且有更高的推进稳定性和传动力,并且连动机构可以在放置设备出现卡死和急停的状况,并且使设备运行有更好的保护,进而让设备更加稳定,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压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压铸机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压铸机的连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液压缸;3、加压座;4、加压室;5、推进杆;6、推进塞;7、进料斗;8、支撑座;9、固定模座;10、浇道;11、凹模座;12、推动座;13、固定座;14、连动机构;15、液压泵;16、液压杆;17、液压罐;18、传输管;19、控制台;20、中心板;21、第一连板;22、第二连板;23、支撑连板;24、固定连板;25、固定轴销;26、关节销;27、移动防护罩;28、移动槽;29、活动撑杆;30、调节轴环;31、进料环;32、防震调节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压铸机。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压铸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的一侧设有加压座3,所述加压座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加压室4,所述加压室4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推进杆5,所述推进杆5的一端设有推进塞6,所述加压室4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加压座3相配合的进料斗7,所述加压座3远离所述液压缸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远离所述加压座3的一侧设有固定模座9,所述固定模座9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加压室4相配合的浇道10,所述固定模座9远离所述支撑座8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模座11,所述凹模座11远离所述固定模座9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推动座12,所述推动座12远离所述凹模座1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13,所述推动座12与所述固定座13之间设有连动机构14,所述固定座13远离所述推动座12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动机构14相配合的液压杆16,所述液压泵15远离所述液压杆16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液压罐17,所述液压罐17与所述液压泵15之间设有传输管18,所述液压罐17远离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控制台19。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座1、液压缸2、加压座3、浇道10和支撑座8,从而使设备在压铸时,整体流动特别稳定,增加操作空间,和在压铸工程中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连动机构14、控制台19、液压泵15、液压罐17和液压杆16,从而使设备有更好的压铸行程的调节,并且有更高的推进稳定性和传动力,并且连动机构14可以在放置设备出现卡死和急停的状况,并且使设备运行有更好的保护,进而让设备更加稳定,实用。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所述连动机构14包括中心板20,所述中心板20的两端分别均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连板21,所述第一连板21远离所述中心板2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板22,所述第二连板22远离所述第一连板21的一端设有支撑连板23,所述支撑连板23的两端分别均设有与所述推动座12和所述固定座13相配合的固定连板24,所述支撑连板23与所述固定连板24之间设有固定轴销25,所述支撑连板23底端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板22之间设有关节销26。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板20随着液压杆16的推动和收回,中心板20带动第一连板21运动,在第一连板21随中心板20运动到一定行程后,第二连板22带动支撑连板23开始向中心板20处回收,固定连板24同时旋转从而形成收缩折叠的现象,同理,当中心板20随液压杆16推动时,会慢慢展开,整个过程中运动会安全平稳,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各个组件的安装位置和长度来调节推动和收回的距离。实施例三:如图1-3所示,所述推动座12和所述固定座13外设有移动防护罩27,所述移动防护罩27与所述底座1支架设有移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的一侧设有加压座(3),所述加压座(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加压室(4),所述加压室(4)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推进杆(5),所述推进杆(5)的一端设有推进塞(6),所述加压室(4)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加压座(3)相配合的进料斗(7),所述加压座(3)远离所述液压缸(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远离所述加压座(3)的一侧设有固定模座(9),所述固定模座(9)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加压室(4)相配合的浇道(10),所述固定模座(9)远离所述支撑座(8)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模座(11),所述凹模座(11)远离所述固定模座(9)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推动座(12),所述推动座(12)远离所述凹模座(1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13),所述推动座(12)与所述固定座(13)之间设有连动机构(14),所述固定座(13)远离所述推动座(12)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动机构(14)相配合的液压杆(16),所述液压泵(15)远离所述液压杆(16)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液压罐(17),所述液压罐(17)与所述液压泵(15)之间设有传输管(18),所述液压罐(17)远离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控制台(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压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设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的一侧设有加压座(3),所述加压座(3)的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加压室(4),所述加压室(4)内部设有与所述液压缸(2)相配合的推进杆(5),所述推进杆(5)的一端设有推进塞(6),所述加压室(4)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加压座(3)相配合的进料斗(7),所述加压座(3)远离所述液压缸(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远离所述加压座(3)的一侧设有固定模座(9),所述固定模座(9)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加压室(4)相配合的浇道(10),所述固定模座(9)远离所述支撑座(8)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凹模座(11),所述凹模座(11)远离所述固定模座(9)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推动座(12),所述推动座(12)远离所述凹模座(1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13),所述推动座(12)与所述固定座(13)之间设有连动机构(14),所述固定座(13)远离所述推动座(12)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连动机构(14)相配合的液压杆(16),所述液压泵(15)远离所述液压杆(16)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液压罐(17),所述液压罐(17)与所述液压泵(15)之间设有传输管(18),所述液压罐(17)远离所述液压泵(15)的一侧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隆华压铸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