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及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89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及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属于轧钢设备维修维护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下接轴的支撑底座、用于支撑上接轴的两个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定位部、用于固定两个支撑杆并将两个定位部顶靠在上接轴上的锁紧机构及用于驱动支撑底座升降的升级机构,两个定位部相对设置时构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装置实现了上接轴和下接轴的依次支撑和固定,不需要采用吊装设备,支撑过程中不需要人员参与,操作简单且固定牢靠,支撑过程中上接轴和下接轴不会发生滑移,极大的减少了接轴支撑固定的操作时间,提高了支撑的可靠性,提高了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效率。

Joint Support Device of Finishing Mill and Replacement Method of Roll End Sleeve of Finishing Mil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joint support device of a finish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replacing the roller end sleeve of a finishing mill,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of rolling equipment. It includes a supporting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lower shaft, two supporting rods for supporting the upper shaft, a position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and putting the top of the two positioning parts on the upper shaft, and an upgrade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lifting of the supporting base. When the two positioning parts are set relative, a positioning area for accommodating the upper shaft is formed. The suppor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sequential support and fix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oupling shafts, does not need hoisting equipment, does not need personnel participation in the support proces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in operation, does not sl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coupling shafts during the support process, greatly reduce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fixed support of the coupling shafts,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upport and improves the roll of the finishing mill. Replacement efficiency of end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及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设备维修维护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及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精轧机辊端轴套,一端与轧辊连接,另一端与通过接轴夹紧装置与精轧机接轴连接,构成传动系统。辊端轴套与轧辊配合的扁口、定位套以及导向套等部位容易磨损,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更换辊端轴套时,需将辊端轴套与精轧机接轴脱开,此时接轴夹紧装置打开,使得精轧机接轴与辊端轴套连接的一端悬空,现有应用中,通常采用吊具及绳索进行精轧机接轴与辊端轴套连接端的固定和支撑,操作复杂且固定不牢靠,在辊端轴套更换过程中,全程需要吊具进行支撑,资源占用严重,且支撑过程中,接轴容易发生滑移,需要操作人员全程参与,极大地降低了辊端轴套的作业效率和精轧机检修维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滑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效率低、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支撑下接轴,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下接轴的定位槽;两个支撑杆,均铰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上接轴;定位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时构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锁紧机构,用于固定两个所述支撑杆并将两个所述定位部顶靠在上接轴上;及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升降所述支撑底座。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驱动杆,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铰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杆摆转至目标位置并固定;两个丝杠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铰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驱动杆摆转;丝杠,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杠滑块螺纹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丝杠滑块沿丝杠的轴线运动,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及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蜗杆,设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及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用于在所述蜗杆的驱动下旋转,所述丝杠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上且与所述蜗轮共轴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丝杠滑块滑动配合的滑道。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拉杆,用于贯穿两个所述支撑杆;及锁紧螺母,用于与所述拉杆的螺纹配合将两个所述支撑杆顶靠在上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第二端设有T形头,用于与所述T形头配合的支撑杆的外侧设有T形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支撑杆摆转角度的挡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定位区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两个支撑杆铰接在支撑底座上,均可以绕支撑底座摆转,支撑底座上设有定位槽,两个支撑杆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水平设置;两个支撑杆上均设有定位部,两个支撑杆竖直设立时,两个定位部相对设置构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实际应用中,将支撑底座置于下接轴下方,升降机构抬升,使下接轴顶靠在定位槽上,完成下接轴的固定和支撑;如需要进行上接轴的固定,摆转两个支撑杆至竖直位置,通过锁紧机构将支撑杆固定,此时两个支撑的定位部构成定位区,升降机构驱动支撑底座向上移动,使上接轴顶靠在定位部上,完成上接轴的支撑和固定;本装置通过锁紧机构、支撑底座及升降机构实现了精轧机的上接轴和下接轴的依次固定,实际应用中,上接轴和下接轴的辊端轴套的更换需要依次进行,故本装置可以满足辊端轴套更换时上接轴和下接轴的支撑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不需要采用吊车即可进行上接轴和下接轴的支撑和固定,极大的减少了接轴支撑固定的操作时间,且固定牢靠,实现了辊端轴套的快速更换,提高了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支撑底座放置在下接轴的正下方,使得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定位槽与下接轴在竖直方向对齐;抬升所述支撑底座,直至下接轴容置在所述定位槽内并顶靠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打开下接轴夹紧机构,取出下轧辊及套设在下轧辊上的下辊端轴套,完成下辊端轴套的更换;降低所述支撑底座直至所述定位槽与下接轴脱离;通过锁紧机构使两个支撑杆固定在竖直状态,形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抬升所述支撑底座,直至上接轴容置在所述定位区内并顶靠在所述支撑杆上;打开上接轴夹紧机构,取出上轧辊及套设在上轧辊上的上辊端轴套,完成上辊端轴套的更换。进一步地,完成上辊端轴套更换后,打开所述锁紧机构,使两个所述支撑杆处于水平状态,降低所述支撑底座,直至所述支撑底座脱离下接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锁紧机构调节两个支撑杆并将其固定在目标位置,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定位部相对设置形成定位区,锁紧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抬升支撑底座使得上接轴在该定位区内固定;然后可以打开上接轴锁紧装置,进行上辊端轴套的更换;然后操作锁紧机构使得两个支撑杆摆转并远离目标位置,然后抬升支撑底座,通过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定位槽进行下接轴的支撑和固定,然后可以打开下接轴夹紧机构,进行下辊端轴套的更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方法,通过支撑装置实现了上接轴和下接轴的依次支撑和固定,不需要采用吊装设备,支撑过程中不需要人员参与,操作简单且固定牢靠,支撑过程中上接轴和下接轴不会发生滑移,极大的减少了接轴支撑固定的操作时间,提高了支撑的可靠性,提高了精轧机辊端轴套更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1、精轧机;101、上接轴;102、下接轴;103、上辊端轴套;104、下辊端轴套;105、上接轴夹紧机构;106、下接轴夹紧机构;107、减速机;2、支撑底座;201、定位槽;202、销轴;3、支撑杆;301、定位部;4、锁紧机构;401、拉杆;402、锁紧螺母;403、T形头;404、驱动杆;405、丝杠;406、驱动组件;4061、电动推杆;4062、蜗杆;4063、蜗轮;407、丝杠滑块;5、升降机构;6、挡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5,精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下接轴102的支撑底座2、用于支撑上接轴的两个支撑杆3、设置在支撑杆3上的定位部301、及用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支撑下接轴,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下接轴的定位槽;两个支撑杆,均铰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上接轴;定位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时构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锁紧机构,用于固定两个所述支撑杆并将两个所述定位部顶靠在上接轴上;及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升降所述支撑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支撑下接轴,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下接轴的定位槽;两个支撑杆,均铰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上接轴;定位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上,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设置时构成用于容置上接轴的定位区;锁紧机构,用于固定两个所述支撑杆并将两个所述定位部顶靠在上接轴上;及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下方,用于升降所述支撑底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驱动杆,第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铰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杆摆转至目标位置并固定;两个丝杠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铰接,用于带动两个所述驱动杆摆转;丝杠,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杠滑块螺纹连接,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丝杠滑块沿丝杠的轴线运动,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及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蜗杆,设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及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用于在所述蜗杆的驱动下旋转,所述丝杠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上且与所述蜗轮共轴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丝杠滑块滑动配合的滑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接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全张丙南董大伟刘文杰刘凤宝巩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