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1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桩体和下部桩体,所述下部桩体固定在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所述上部桩体的底面与所述下部桩体的顶面接触且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一体式结构的座桩改为分体式座桩,这样在上部桩体磨损到它的报废尺寸后,可以卸下螺栓仅更换被磨损的上部桩体,再用螺栓将更换后的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连接起来,拆装方便,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克服了修复费用较高而且修复周期很长容易造成轴承座的周转不灵影响现场生产的困难了。

A Separate Stake for Lower Bearing Base of Finishing M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lit pile for the lower bearing seat of a finishing mil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pile body and the lower pile body are included, the lower pile body is fixed in the seat pile hole of the lower bearing seat of the finishing mill,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pper pile body is in contact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ower pile body, and the upper pile body and the lower pile body are connected by bolts.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integral pile on the lower bearing seat of the existing finishing mill with the split pile, so that after the upper pile body is worn down to its scrap size, the bolt can be removed to replace only the worn upper pile body, and then the replaced upper pi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ile body by the bolt, which is convenient to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the operator, and overcomes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repair cost is high and the repair cycle is long.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bearing seat turnover failure, which will affect the fiel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
本技术涉及精轧机下轴承座
,特别涉及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
技术介绍
目前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一般都为一体式结构,座桩的下部插入到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这样的座桩结构存在如下不足:在轧辊吊运过程中,轧辊所产生出来的窜动使得四个座桩与垫块会产生摩擦造成座桩上部磨损,当座桩上部磨损到报废尺寸后就需要更换整个座桩,而更换整个座桩时,需要将座桩从下轴承座的座桩孔内拔出,更换新的座。由于座桩的重量较重,这样需要2个人配合操作,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如果座桩的下部与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之间出现磨损和锈蚀现象,再加上下轴承座的座桩孔和座桩下部出现变形的话,无法在现场更换新的座桩,需要将下轴承座搬离现场,造成生产停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精轧机下轴承座使用的一体式座桩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其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包括上部桩体和下部桩体,所述下部桩体固定在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所述上部桩体的底面与所述下部桩体的顶面接触且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桩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台阶通孔,在所述下部桩体的中心设置有一螺栓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上部桩体上的台阶通孔后旋入所述下部桩体上的螺栓孔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桩体的底面设置有一定位孔,在所述下部桩体的顶面设置有一定位圆台,所述定位圆台嵌入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之间定位连接。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的外形尺寸与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一体式结构的座桩外形尺寸一样,材质保持不变,只是将原有一体式结构的座桩分解成上部桩体和下部桩体,下部桩体埋在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上部桩体用螺栓与下部桩体连接。随着轧辊吊运过程中,轧辊所产生出来的窜动使得四个座桩的上部磨损到报废尺寸后,可以卸下螺栓只更换被磨损的上部桩体,再用螺栓将更换后的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连接起来,达到原来外委修复的效果。由于将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一体式结构的座桩改为本技术的分体式座桩,这样在上部桩体磨损到它的报废尺寸后,可以卸下螺栓仅更换被磨损的上部桩体,再用螺栓将更换后的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连接起来,拆装方便,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克服了修复费用较高而且修复周期很长容易造成轴承座的周转不灵影响现场生产的困难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分体式座桩安装到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式座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100一般为四个,安装精轧机下轴承座200上。参见图2,该分体式座桩100包括上部桩体110和下部桩体120,下部桩体120固定在精轧机下轴承座200上的座桩孔210内。在上部桩体110的中心设置有一台阶通孔111,在下部桩体120的中心设置有一螺栓孔121,在上部桩体110的底面设置有一定位孔112,在下部桩体120的顶面设置有一定位圆台122。当上部桩体110磨损到报废尺寸需要更换时,首先拆卸下螺栓130,卸下磨损的上部桩体110,将待装的上部桩体110洗净后安装到下部桩体120上,安装时,将下部桩体120上的定位圆台122嵌入上部桩体110上的定位孔112内,使上部桩体110的底面与下部桩体120的顶面之间接触并定位连接,然后将螺栓130穿过上部桩体110上的台阶通孔111后旋入下部桩体120上的螺栓孔121内并拧到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桩体和下部桩体,所述下部桩体固定在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所述上部桩体的底面与所述下部桩体的顶面接触且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桩体和下部桩体,所述下部桩体固定在精轧机下轴承座上的座桩孔内,所述上部桩体的底面与所述下部桩体的顶面接触且上部桩体与下部桩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轧机下轴承座用分体式座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桩体的中心设置有一台阶通孔,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德轧辊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