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蕨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094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食蕨菜及其制备方法,该即食蕨菜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蕨菜50~70份、白砂糖1~5份、芝麻油0.5~4份、红油1~15份、红辣椒0~7份、料酒1~4份、麻椒油0~4份、食醋1~6份、天然调味剂1~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采收和预处理;(2)干燥处理;(3)保鲜护色处理;(4)调味料配制;(5)腌渍入味;(6)包装杀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即食蕨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特别是具有较好的爽脆口感,同时通过微波和保鲜液的处理,能够最大的程度的避免营养流失,绿色健康,老少皆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食蕨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即食蕨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蕨菜(Pteridiumaquilinum)属凤尾蕨科(Pteridaceae)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蕨,俗称蕨儿菜、龙须菜等等,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及华中各省区。蕨菜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干蕨菜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或粗纤维;鲜蕨还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4.4%),其次为天冬氨酸(1.7%)和亮氨酸(1.5%)以及维生素C等。特别的是,蕨菜中含有的γ-氨基丁酸(约0.24%)是一种神经传导的化学物质,是在人脑能量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活性氨基酸,具有激活脑内葡萄糖代谢,促乙酰胆碱合成,降血氨、抗惊厥,恢复脑细胞功能及安神降压的作用。蕨菜还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等功效,治疗感冒发热、痢疾、黄疸、高血压、头晕失眠、风湿等症。同时,蕨菜因吃起来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素有“山菜之王”之称,自古以来被作为蔬菜和度荒食品。现今,蕨菜作为一种热销的产品,但在蕨菜腌制过程中,蕨菜常常由于干燥过久造成失水过多,其会颜色变深,且带有异味,很难引发人们的食用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蕨菜,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食蕨菜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蕨菜50~70份、白砂糖1~5份、芝麻油0.5~4份、红油1~15份、红辣椒0~7份、 料酒1~4份、麻椒油0~4份、食醋1~6份、天然调味剂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蕨菜,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食蕨菜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蕨菜50~70份、白砂糖1~5份、芝麻油0.5~4份、红油1~15份、红辣椒0~7份、料酒1~4份、麻椒油0~4份、食醋1~6份、天然调味剂1~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蕨菜,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食蕨菜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下述组分:蕨菜54~62份、白砂糖2~3份、芝麻油1~2份、红油5~12份、红辣椒2~6份、料酒2~3份、麻椒油2~3份、食醋2~4份、天然调味剂1.3~2.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蕨菜,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调味剂为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菊苣叶、枸杞叶、银杏叶、桑叶、牛至叶、荆芥叶、绿茶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即食蕨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1)采收和预处理:采取新鲜健康的蕨菜,其后选择嫩茎部分进行切段处理,其后将嫩茎用清水清洗,再用乙醇或醋酸浸泡16~32h后取出自然沥干;(2)干燥处理:将沥干后的蕨菜于温度45~55℃、真空度0.015~0.03MPa条件下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干燥后快速冷却;(3)保鲜护色处理:将上述冷却后的蕨菜加入由水、氨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峨边五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