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珍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094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食珍笋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清洗、护色、发酵、煮制和冷冻、拌料、包装。通过复配的护色剂配方设计、发酵及煮制冷冻的集合,以获得一种无加工有害物物质残留,最大限度保护鲜笋营养,长时间存放后口感保持脆嫩且色泽如初的竹笋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食珍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副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笋食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笋是营养丰富同时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用佳品,它色香味俱佳,鲜爽可口,深受欢迎。被誉为“寒士山珍”,有“无笋不成席”之说。竹笋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竹笋还含大量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去积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减肥的好食品。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胀、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中医记载,冬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七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能。因而竹笋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竹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作为蔬菜食用,食用方法复杂,不便于经常食用,在副食品加工领域方面研究较少。竹笋含水量多且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因此这种食物不仅止渴还有助于人们抑制饥饿感,可作为旅游的佐肴佳品,以应付人们在户外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口渴与饥饿问题。竹笋是一种比较容易氧化的食材,在保质期的中、后期(甚至是前期),笋制品、笋罐头内的竹笋常出现氧化变色(褐变、发暗)以及常产生哈喇味,进而影响产品的卖相、容易令人误解为产品已发生变质;为此,目前很多笋制品、笋罐头多会在制作的过程中添加护色剂,以对减少变色、异味等情况发生,延长保质期。然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护色剂的使用量通常都偏大,既提高生产成本,也导致了产品更大概率地存在安食品全隐患,难以消除消费者的食用顾虑,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为了让竹笋保持鲜笋的牙黄本色,人们常常采用硫磺熏制竹笋。而这样会造成竹笋中硫磺的残留量很高,因此会有很大的酸味,目前的脱硫工艺不能将竹笋中的硫磺完全清除,残留硫磺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在对竹笋进行加工时候,通常会加入较多的食盐进行腌制,腌制竹笋的过程中大量放盐,并不且腌制时间较长,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而且盐分中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杂质,可能产生如亚硝酸胺等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珍笋及其制备方法,以获得一种物加工有害物物质残留,最大限度保护鲜笋营养,长时间存放后口感保持脆嫩且色泽如初的竹笋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即食珍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选取新鲜竹笋,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2)护色:将切好的竹笋浸泡在护色剂溶液中进行护色,所述护色剂有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茶多酚3-5%、柠檬酸钠1.5~3.5%、番木瓜蛋白酶(papain)10-16%、菠萝蛋白酶(Bromelain)14-20%、β-环状糊精7~9%,余量为水;(3)发酵:将护色后的竹笋沥水后按照鲜竹笋:水质量比为1:(1-1.5)的重量比将鲜竹笋浸泡在水中,在常温下密封自然发酵4-6天后,发酵后将竹笋捞起沥干;(4)煮制和冷冻:将发酵后竹笋在高压锅中高压煮熟后,然后取出放入冷冻室冷冻;(5)拌料:将煮熟的竹笋与调味酱料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调味浆料由以下质量份组成:10-20份菜籽油,10-20份大豆油,10-20份花生油,1-3份芝麻油,1-3份花椒油,5-10份泡椒,1-3份食盐,0.5-1份大蒜汁;(6)包装:将拌料后的竹笋包装后高温杀菌即得。进一步地,步骤(1)将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的竹笋中,直径较大和肉质较老的根部用切刀切口,从而在后续步骤中更容易煮制,和与调味料充分接触。进一步地,步骤(2)中护色剂的添质量为竹笋质量的5-15%。进一步地,步骤(2)中护色剂溶液中护色剂与水的质量比我1:(50-100),护色剂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浸没竹笋为限。进一步地,步骤(2)护色剂中还含有2.5-5.5%的半胱氨酸。进一步地,步骤(2)中护色浸泡的时间为2-4小时。进一步地,步骤(3)发酵时,在浸泡竹笋的水中添加竹笋质量5-10%的乳酸菌。进一步地,步骤(4)煮制前向水中添加竹笋质量0.5-1.5%的香叶、0.5-1.5%的八角,0.5-1.5%的陈皮,0.5-1.5%的姜与水中进行煮制。进一步地,步骤(4)中,煮制捞出沥水后于-10-0℃冷冻处理0.5-2小时。进一步地,步骤(6)高温杀菌是将竹笋装入真空密封袋或做成罐头,真空密封,装笼后于高温杀菌锅中灭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具有一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竹笋清洗和切分后首先采用护色剂进行护色处理,通过复配的护色剂的配方设计,使竹笋在后续步骤中能保持新鲜竹笋本色,效地改善竹笋的抗氧化性,保证前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的抗氧化护色,防止竹笋变色、变味的情况发生,护色稳定,能够长时间保持竹笋的原有颜色,进而使得产品的货架期延长至一年以上。2.本专利技术通过乳酸菌发酵,不经能使竹笋中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提升竹笋口感,消除涩味,减小纤维的糙口感。3.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温高压煮制竹笋,然后迅速在低温下冷冻,赋予竹笋鲜嫩珍脆的口感,同时有助于保持竹笋本色。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煮制过程中添加各种香辛料,赋予竹笋不同的风味。5.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适用硫磺,不适用化学护色剂,产品无有害物质残留,最大限度保护鲜笋营养,长时间存放后口感保持脆嫩且色泽如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实施例1(1)选取新鲜竹笋,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直径较大和肉质较老的根部用切刀切口,从而在后续步骤中更容易煮制,和与调味料充分接触;(2)护色:将切好的竹笋浸泡在护色剂溶液中进行护色浸泡的时间为2小时;所述护色剂有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茶多酚5%、柠檬酸钠3%、番木瓜蛋白酶(papain)16%、菠萝蛋白酶(Bromelain)19%、β-环状糊精8.5%,4%的半胱氨酸,余量为水;护色剂的添质量为竹笋质量的10%;护色剂与水的质量比我1:(50-100),护色剂溶液的用量以完全浸没竹笋为限;(3)发酵:将护色后的竹笋沥水后按照鲜竹笋:水质量比为1:1的重量比将鲜竹笋浸泡在水中,在浸泡竹笋的水中添加竹笋质量10%的乳酸菌,在常温下密封自然发酵4天后,发酵后将竹笋捞起沥干;(4)煮制和冷冻:将发酵后竹笋在高压锅中高压煮熟,煮制前向水中添加竹笋质量0.5%的香叶、1%的八角,1.5%的陈皮,1%的姜与水中进行煮制,煮制捞出沥水后于-10℃冷冻处理1小时;(5)拌料:将煮熟的竹笋与调味酱料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调味浆料由以下质量份组成:20份菜籽油,15份大豆油,17份花生油,3份芝麻油,2份花椒油,5份泡椒,1份食盐,1份大蒜汁;(6)包装:将拌料后的竹笋装入真空密封袋或做成罐头,真空密封,装笼后于高温杀菌锅中灭菌。制备得的产品竹笋保持新鲜竹笋色泽,且保质1年以上不变色,口感珍脆,健康营养。实施例2(1)选取新鲜竹笋,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直径较大和肉质较老的根部用切刀切口,从而在后续步骤中更容易煮制,和与调味料充分接触;(2)护色:将切好的竹笋浸泡在护色剂溶液中进行护色浸泡的时间为3小时;所述护色剂有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茶多酚4%、柠檬酸钠2%、番木瓜蛋白酶(papain)12%、菠萝蛋白酶(Bromelain)14%、β-环状糊精8%,3%的半胱氨酸,余量为水;护色剂的添质量为竹笋质量的15%;护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珍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选取新鲜竹笋,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2)护色:将切好的竹笋浸泡在护色剂溶液中进行护色浸泡2‑4小时,所述护色剂有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茶多酚3‑5%、柠檬酸钠1.5~3.5%、番木瓜蛋白酶(papain)10‑16%、菠萝蛋白酶(Bromelain)14‑20%、β‑环状糊精7~9%,余量为水;(3)发酵:将护色后的竹笋沥水后按照鲜竹笋:水质量比为1:(1‑1.5)的重量比将鲜竹笋浸泡在水中,在常温下密封自然发酵4‑6天后,发酵后将竹笋捞起沥干;(4)煮制和冷冻:将发酵后竹笋在高压锅中高压煮熟后,然后取出放入冷冻室冷冻;(5)拌料:将煮熟的竹笋与调味酱料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调味浆料由以下质量份组成:10‑20份菜籽油,10‑20份大豆油,10‑20份花生油,1‑3份芝麻油,1‑3份花椒油,5‑10份泡椒,1‑3份食盐,0.5‑1份大蒜汁;(6)包装:将拌料后的竹笋包装后高温杀菌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珍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选取新鲜竹笋,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2)护色:将切好的竹笋浸泡在护色剂溶液中进行护色浸泡2-4小时,所述护色剂有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组成:茶多酚3-5%、柠檬酸钠1.5~3.5%、番木瓜蛋白酶(papain)10-16%、菠萝蛋白酶(Bromelain)14-20%、β-环状糊精7~9%,余量为水;(3)发酵:将护色后的竹笋沥水后按照鲜竹笋:水质量比为1:(1-1.5)的重量比将鲜竹笋浸泡在水中,在常温下密封自然发酵4-6天后,发酵后将竹笋捞起沥干;(4)煮制和冷冻:将发酵后竹笋在高压锅中高压煮熟后,然后取出放入冷冻室冷冻;(5)拌料:将煮熟的竹笋与调味酱料充分混合均匀,所述调味浆料由以下质量份组成:10-20份菜籽油,10-20份大豆油,10-20份花生油,1-3份芝麻油,1-3份花椒油,5-10份泡椒,1-3份食盐,0.5-1份大蒜汁;(6)包装:将拌料后的竹笋包装后高温杀菌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即食珍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去除笋衣和笋底的粗老部分的竹笋中,直径较大和肉质较老的根部用切刀切口,从而在后续步骤中更容易煮制,和与调味料充分接触。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峨边五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