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25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钢筋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上模和下模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导向槽,上模两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的导向槽内,上模能够沿导向槽移动;上模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若干卡块,卡块上设置有卡槽,卡块能够沿滑槽移动;上模上设置有螺纹紧固件,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将钢筋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块的位置根据钢筋的间距来定,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钢筋。

A Double-Layer Adjustable Die for Prefabricated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adjustable die for prefabricated slabs,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and a lower die. The reinforcing ba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ain support frame and an auxiliary support frame; the main support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support frame are both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die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guide groove of the main support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support frame, and the upper die can move along the guide groove.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and a number of chucks are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A chuck is arranged on the chuck, and the chuck can move along the sliding groove; a thread fasten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and the reinforcing bar can be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rough the thread fastener. The position of the clamp block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pacing of reinforcing bars, and can adapt to reinforcing bars with different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
技术介绍
预制板就是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水泥板都是预制板。传统的预制板边模采用角钢开孔的方法,缺点是开孔后不能重复利用,假如开孔间距为200mm,当预制板钢筋间距为150mm时就不可重复利用,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预制板边模采用角钢开孔的方法,缺点是开孔后不能重复利用,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钢筋位于上模和下模之间,上模和下模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两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的导向槽内,上模能够沿导向槽移动;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若干卡块,卡块上设置有卡槽,卡块能够沿滑槽移动;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螺纹紧固件,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将钢筋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本技术中,将钢筋置于下模上,将上模沿主支撑架移动,调整上模的高度以及卡块的位置,卡块的位置根据钢筋的间距来定,使钢筋位于卡槽中,然后旋紧螺纹紧固件,使上模和下模将钢筋夹紧;通过调整卡块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钢筋。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架的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上模一端与滑动块相连,所述滑动块上贯穿旋合设置有螺杆,螺杆位于导向槽内,且一端位于主支撑架外;所述辅支撑架的导向槽内设置有辅助导向杆,辅助导向杆穿过上模远离滑动块的一端。通过旋转螺杆,可以调整滑动块的位置,即调整上模的高度,通过螺杆的设置,可以避免人工控制上模的提升或下降,省时省力且安全隐患较小。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位于主支撑架外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本领域常用的驱动装置,作用是带动螺杆的转动,实现上模高度调整的自动化。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顶杆,顶杆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上模相连接,液压伸缩杆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的液压缸内充入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由于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液压伸缩杆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容易控制,且液压伸缩杆以高压油气混合物为动力,在整个工作行程中支撑力是恒定的,并具有缓冲作用,液压伸缩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无需保养,可以使上模的上升和下降更加稳定,便于控制。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和上模之间设置有若干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可以随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而伸缩,对上模起到了辅助固定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拱形,拱形的高度不大于钢筋的尺寸,使卡块固定住钢筋,避免钢筋的转动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根据钢筋的间距调整卡块的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将钢筋置于下模上,将上模沿主支撑架移动,调整上模的高度以及卡块的位置,卡块的位置根据钢筋的间距来定,使钢筋位于卡槽中,然后旋紧螺纹紧固件,使上模和下模将钢筋夹紧,通过调整卡块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钢筋。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支撑架和辅支撑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上模,2-下模,3-钢筋,4-主支撑架,5-辅支撑架,6-刻度线,7-卡块,8-卡槽,9-螺纹紧固件,10-滑动块,11-螺杆,12-辅助导向杆,13-驱动装置,14-顶杆,15-液压伸缩杆,16-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钢筋3位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上模1和下模2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所述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1两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的导向槽内,上模1能够沿导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若干卡块7,卡块7上设置有卡槽8,卡块7能够沿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螺纹紧固件9,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9将钢筋3固定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在本技术中,将钢筋3置于下模2上,将上模1沿主支撑架4移动,调整上模1的高度以及卡块7的位置,卡块7的位置根据钢筋的间距来定,使钢筋3位于卡槽8中,然后旋紧螺纹紧固件9,使上模1和下模2将钢筋3夹紧;通过调整卡块7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间距的钢筋3。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主支撑架4的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10,上模1一端与滑动块10相连,所述滑动块10上贯穿旋合设置有螺杆11,螺杆11位于导向槽内,且一端位于主支撑架4外;所述辅支撑架5的导向槽内设置有辅助导向杆12,辅助导向杆12穿过上模1远离滑动块10的一端。通过旋转螺杆11,可以调整滑动块10的位置,即调整上模1的高度,通过螺杆11的设置,可以避免人工控制上模1的提升或下降,省时省力且安全隐患较小。螺杆11位于主支撑架4外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为本领域常用的驱动装置,作用是带动螺杆11的转动,实现上模1高度调整的自动化。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顶杆14,顶杆14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5,液压伸缩杆15另一端与所述上模1相连接,液压伸缩杆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的液压缸内充入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由于原理上的根本不同,液压伸缩杆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容易控制,且液压伸缩杆以高压油气混合物为动力,在整个工作行程中支撑力是恒定的,并具有缓冲作用,液压伸缩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无需保养,可以使上模1的上升和下降更加稳定,便于控制。顶杆14和上模1之间设置有若干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16,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16可以随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而伸缩,对上模1起到了辅助固定的作用;卡槽8为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钢筋(3)位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上模(1)和下模(2)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所述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1)两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的导向槽内,上模(1)能够沿导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若干卡块(7),卡块(7)上设置有卡槽(8),卡块(7)能够沿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螺纹紧固件(9),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9)将钢筋(3)固定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钢筋(3)位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上模(1)和下模(2)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所述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上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上模(1)两端分别位于主支撑架(4)和辅支撑架(5)的导向槽内,上模(1)能够沿导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若干卡块(7),卡块(7)上设置有卡槽(8),卡块(7)能够沿滑槽移动;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螺纹紧固件(9),且能够通过螺纹紧固件(9)将钢筋(3)固定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的双层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4)的导向槽内设置有滑动块(10),上模(1)一端与滑动块(10)相连,所述滑动块(10)上贯穿旋合设置有螺杆(11),螺杆(11)位于导向槽内,且一端位于主支撑架(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俊赵健何显松李昊罗刚邵晓峰刘汉坤杨洋张宇翔杨龙黄学超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城投建筑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城投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