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991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包括按压钮和垂直固定在按压钮的轴心位置的基座,基座远离按压钮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基座的辐向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弹性自锁机构;弹性自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设置在凹槽的两侧壁上的铰接轴,第一锁舌的根部与第二锁舌的根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使第一锁舌与第二锁舌构成的V型夹角,且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始终保持将V型夹角撑开的运动趋势;第一锁舌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止挡,第二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止挡,基座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止挡。上述板件的紧固装置,对板件的紧固操作时,仅需按压操作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脱扣引起的连接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尤其涉及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柜,机箱中安装电气,电子元件越来越多,为了快速安装面板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使得可快速拆装面板的紧固装置在各种机柜、机箱的面板装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机柜、机箱中面板与机架连接用的紧固装置,通常是采用先将紧固装置固定在面板上,再通过紧固装置上所带有的螺钉将面板固定到机架上。这种紧固装置需要专门的铆装工具将紧固装置先铆接固定在面板上,并且传统螺栓紧固的效率也较低,增加装配工时。而另外一种方式是需要在金属板片形成的框架类零件-机架上制作螺纹孔,由于板片厚度的限制,螺纹的有效圈数较少,容易造成螺纹滑牙,从而导致连接失效。显然,目前的紧固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紧固操作效率低和连接容易失效的问题。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紧固件连接板件时,紧固操作效率低和连接容易失效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以提高紧固件的紧固操作效率,同时避免连接容易失效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包括按压钮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按压钮的轴心位置的基座,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按压钮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的辐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自锁机构;所述弹性自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的铰接轴,所述第一锁舌的根部与所述第二锁舌的根部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以使所述第一锁舌与所述第二锁舌构成的V型夹角,且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始终保持将所述V型夹角撑开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锁舌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止挡,所述第二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止挡,所述基座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止挡,当所述V型夹角撑开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止挡和所述第二限位止挡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止挡相抵,所述第一锁舌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的前端的距离大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的辐向尺寸,且所述V型夹角的开方向朝向所述按压钮一侧;当所述第一锁舌和所述第二锁舌受压致使所述V型夹角缩小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锁舌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的前端的距离小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的辐向尺寸。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套设有弹片,且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按压钮与所述弹性自锁机构之间。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按压钮与所述弹片之间。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套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所述弹片与所述弹性自锁机构之间。优选地,所述弹片为π型结构,且对应所述π型结构的两个斜边的边缘设置有卷边。优选地,所述基座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基座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对称面与所述基座的中心线重合。优选地,所述基座对应远离所述按压钮的一端设置有周向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一锁舌对应铰接位置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下凹结构,所述第二锁舌对应铰接的位置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下凹结构,所述扭簧位于所述第一下凹结构和所述第二下凹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一下凹结构、所述第二下凹结构和所述扭簧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锁舌和/或所述第二锁舌的非铰接位置的厚度相匹配。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板件的紧固装置,包括按压钮和垂直固定在按压钮的轴心位置的基座,基座远离按压钮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基座的辐向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弹性自锁机构;弹性自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设置在凹槽的两侧壁上的铰接轴,第一锁舌的根部与第二锁舌的根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使第一锁舌与第二锁舌构成的V型夹角,且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始终保持将V型夹角撑开的运动趋势;第一锁舌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止挡,第二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止挡,基座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止挡,当V型夹角撑开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限位止挡和第二限位止挡分别与第三限位止挡相抵,第一锁舌的前端与第二锁舌的前端的距离大于对应位置处的基座的辐向尺寸,且V型夹角的开方向朝向按压钮一侧;当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受压致使V型夹角缩小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一锁舌的前端与第二锁舌的前端的距离小于对应位置处的基座的辐向尺寸。上述板件的紧固装置,在固定两个板件时,仅需将基座对准两个板件上的紧固孔后,按动按压钮,此时弹性自锁机构上对应的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由于受到板件上紧固孔的挤压而收缩至凹槽的内部,进而基座能够穿过紧固孔,当弹性自锁机构完全穿过紧固孔后,受到的挤压力解除,此时受扭簧的回弹力的撑开作用,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所形成的V型夹角被撑开,这样两个板件对应紧固孔的一侧被按压钮限位,对应紧固孔的另一侧被弹性自锁机构限位,实现对板件的紧固操作,仅需按压操作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脱扣引起的连接失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斜向下观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斜向上观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自锁机构的爆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自锁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及板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及板件装配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及板件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矩形)及板件装配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斜向下观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斜向上观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及板件的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及板件的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基座横截面为圆形)及板件的装配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上图1-图21中,按压钮1、基座2、凹槽3、第一锁舌4、第二锁舌5、铰接轴6、扭簧7、第一限位止挡8、第二限位止挡9、弹片10、卷边11、第一下凹结构12、第二下凹结构13、板件14、紧固孔15、第三限位止挡16、第一阶梯17、第二阶梯1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以提高紧固件的紧固操作效率,同时避免连接容易失效的问题。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钮(1)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按压钮(1)的轴心位置的基座(2),所述基座(2)远离所述按压钮(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2)的辐向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弹性自锁机构;所述弹性自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舌(4)、第二锁舌(5)和设置在所述凹槽(3)的两侧壁上的铰接轴(6),所述第一锁舌(4)的根部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根部通过所述铰接轴(6)铰接以使所述第一锁舌(4)与所述第二锁舌(5)构成的V型夹角,且所述铰接轴(6)上套设有扭簧(7),所述扭簧(7)始终保持将所述V型夹角撑开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锁舌(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止挡(8),所述第二锁舌(5)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止挡(9),所述基座(2)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止挡(16),当所述V型夹角撑开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止挡(8)和所述第二限位止挡(9)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止挡(16)相抵,所述第一锁舌(4)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前端的距离大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2)的辐向尺寸,且所述V型夹角的开方向朝向所述按压钮(1)一侧;当所述第一锁舌(4)和所述第二锁舌(5)受压致使所述V型夹角缩小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锁舌(4)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前端的距离小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2)的辐向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钮(1)和垂直固定在所述按压钮(1)的轴心位置的基座(2),所述基座(2)远离所述按压钮(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2)的辐向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弹性自锁机构;所述弹性自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舌(4)、第二锁舌(5)和设置在所述凹槽(3)的两侧壁上的铰接轴(6),所述第一锁舌(4)的根部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根部通过所述铰接轴(6)铰接以使所述第一锁舌(4)与所述第二锁舌(5)构成的V型夹角,且所述铰接轴(6)上套设有扭簧(7),所述扭簧(7)始终保持将所述V型夹角撑开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锁舌(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止挡(8),所述第二锁舌(5)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止挡(9),所述基座(2)的末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止挡(16),当所述V型夹角撑开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止挡(8)和所述第二限位止挡(9)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止挡(16)相抵,所述第一锁舌(4)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前端的距离大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2)的辐向尺寸,且所述V型夹角的开方向朝向所述按压钮(1)一侧;当所述第一锁舌(4)和所述第二锁舌(5)受压致使所述V型夹角缩小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锁舌(4)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舌(5)的前端的距离小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基座(2)的辐向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还套设有弹片(10),且所述弹片(10)位于所述按压钮(1)与所述弹性自锁机构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还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按压钮(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杨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宸旭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