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及其后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及其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利用钢丝绒等细纤维元件的多孔结构使尿素液滴在钢丝绒的内部发生充分的破碎和接触,从而减小尿素结晶风险的技术方案。由于钢丝绒结构蓬松,为了固定该钢丝绒,往往设置金属条支架,每根金属条的两端焊接于混合管的管壁上。由于混合器工作在温度变化大、气体流动速度高的环境下,金属条在这样的热和力的冲击下极易发生断裂。与此同时,每根金属条和混合管的接触点小,这么小的焊接点难以长时间保证焊接的有效性,因此金属条很容易发生断裂、脱落,从而导致混合器失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以及具有该混合装置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包括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管体中且用以将排气与尿素液滴进行混合的细纤维元件,所述管体具有内壁以及由所述内壁围成的内腔体,其中所述细纤维元件用以供所述排气以及所述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包括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管体中且用以将排气与尿素液滴进行混合的细纤维元件,所述管体具有内壁以及由所述内壁围成的内腔体,其中所述细纤维元件用以供所述排气以及所述尿素液滴穿过,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尿素液滴的破碎以及蒸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细纤维元件容纳在所述内腔体中的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包括网面以及自所述网面向上一体折弯形成的固定条,所述网面与所述固定条共同形成了容纳所述细纤维元件的收容空间,所述网面支撑所述细纤维元件,所述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管体的所述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包括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管体中且用以将排气与尿素液滴进行混合的细纤维元件,所述管体具有内壁以及由所述内壁围成的内腔体,其中所述细纤维元件用以供所述排气以及所述尿素液滴穿过,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尿素液滴的破碎以及蒸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细纤维元件容纳在所述内腔体中的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包括网面以及自所述网面向上一体折弯形成的固定条,所述网面与所述固定条共同形成了容纳所述细纤维元件的收容空间,所述网面支撑所述细纤维元件,所述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管体的所述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是由若干经纬交错的金属条形成的,所述固定条是自每一个金属条的两端折弯形成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所述细纤维元件以及所述支撑网通过钎焊工艺焊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